众所周知,天寒山脉一年四季处于严寒之中,常年冰雪覆盖,温度极低,常人根本难以生存。
所以刘老二觉得很是天方夜谭,不敢置信的问道:“少侠,你难道以前真就住在天寒山脉之中?那里可是绝地啊!”
顾晚风依旧认真点头道:“是的伯父,我在那住了十七年。”
刘老二还没说话,刘杜鹃便抢着道:“天寒山脉那么冷的地方,我可没听说有谁能在那生存的,你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不论是刘老二,还是刘杜鹃,他们都是朴素善良的农民,远离暴乱,过着最平凡的日子。在这个被遗弃的小镇上,始终保持着最纯真的本性。
所以对顾晚风的话,他们都毫无保留的相信了,并不觉得顾晚风会欺骗他们。
同样,顾晚风也的确不会欺骗他们。
顾晚风对于他们的疑问,只能摇头回答道:“可能是体质原因吧,从我有意识开始,就生活在山中了。我一直和老酒……我师父生活在一起,不过如今我师父不知去向,我也只能下山了。”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没有任何假话。
看着顾晚风那诚挚的眼神,刘老二点了点头道:“虽然我没读过几年书,但我也知道,这世上奇异的事情最多,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能在天寒山脉活下来虽然很奇怪,但也并非不可能。既然如此,少侠也别睡在外面了,天挺冷的,就先在我这里住一晚吧。明天之后,何去何从你再自己考虑。”
顾晚风一听有地方住了,便开心也感谢道:“那就多谢老伯了,叨扰了。”
刘老二看着顾晚风的模样就感到亲切,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如沐春风吧。
毕竟顾晚风的模样的确令人讨喜,他便笑道:“我叫刘老二,以后,你就叫我二叔吧,亲切。大家都这么叫我。”
顾晚风点头道:“好的二叔。”
刘杜鹃也开口说道:“我叫刘杜鹃,杜鹃花的杜鹃,记住了吗?”
顾晚风点头:“记住了,姑娘叫刘杜鹃,杜鹃花的杜鹃。”
刘杜鹃开心的笑道:“记住就好。对了,顾晚风,你是不是江湖侠士?”
顾晚风一愣,随即摇头道:“我不是。”
刘杜鹃有些失望的说道:“那你拿着剑干嘛,我以为你是李叔口中的那些江湖侠士呢。听说他们都是仗剑行走江湖,可威风了。”
顾晚风看了看手中的锈剑,笑道:“我的确不是侠士,我只是一个剑客,一个练剑的剑客。”
刘杜鹃是认准了侠士,至于剑客是何物,她可没听李叔说过,所以她也没有上心,失望的说道:“唔……算了,既然不是侠士那就算了。”
顾晚风耸了耸肩,也不知道作何回答。
江湖侠士?离青阳说过,书中也看过。
这些侠士可以是剑客,也可以是普通人,可以是书生秀才,也可以是王佐士兵。
不惜身,不惜财,做常人所不敢做之事。
上忧国,下忧民。见义勇为,道铲不平,都是侠士。
只要有着一颗向善的心,一颗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心,便都可称之为侠士。
顾晚风知道,自己还没去过江湖,也没见过江湖,还算不得侠士。但他同样知道,自己是一个剑客,一个堂堂正正的剑客。当然,也能算个书生,毕竟他是真正寒窗苦读十数年。
随着刘老二和刘杜鹃的脚步,走进了这黄泥搭起的低矮围墙内,进入屋内。
刘老二家里很朴素,地方也不大,但也有一间空房给顾晚风休息,这件房也是平时邻里之间来做客用的,今晚就让顾晚风住下了。
至于刘老二的妻子刘婶,听他说已经早早休息了。
顾晚风也不敢有太大动静,蹑手蹑脚的更衣上床,床虽不大但足够顾晚风作息了。
躺上床没多久,顾晚风困意便又席卷而来,很快沉入梦乡。
此时屋外晚风轻抚,夜色微凉。
大秦灭四国,归一统,如今已有十三年的时间。
不过秦归海此人打仗是好手,可真当了皇帝,治国却是一塌糊涂。
他本人崇尚武力,便以武治国,反而将文人地位弄得低下。
不论什么事情,皆是以武力镇压,不服者便杀。
可以说,把杀伐果断同样的放进了治国之中。
虽然他依旧执行了大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但科举却也分为文科、武科。
两科之争,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因为秦大帝崇尚武力,那么武科的地位自然要比文科高上许多。
穷学文,富学武,平凡人是接触不到武功的,而且练武需要药膳,需要很多食物来配合,更需要武功秘籍,内功心法。
除非天生根骨好,这样才能有加入江湖门派的机会。
而只有根骨极佳的天才,才能加入江湖中的五大门派,成为外门弟子。
所以练武,对穷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他们连温饱都做不到,又哪有多余的资金用来练武。
唯一的出路便是寒窗苦读,期待能从科举进入朝廷,堪任大用。
可惜,如今的文举人和武举人的地位差距太大。哪怕中榜,却依旧不会获得重用。
文人的地位,在秦朝算是越来越低。哪怕是那些大儒和大学士们,对此也毫无办法。
秦大帝是何人?杀伐果断,意志坚定的人。有大毅力、大恐怖,倒也不是没有学士提出抗议。
但结局和当初秦归海对待武林中人的态度并无不同,读书人大多数都有风骨,但秦归海最不信的就是风骨。
若说世间有风骨,秦归海便要斩断这世间一切风骨。
他不允许任何人在他面前有风骨之说,因为他认为风骨便是反骨,极其偏执。
霸道、杀伐、果断、狠辣这些无一不展现在秦归海的身上,也因为如此他才能练就破海刀法,统一五国完成壮举。
他虽然还没做出焚书坑儒这等大恐怖的事情,但如若这些读书人依旧继续反抗,秦归海也未必不会这般选择。
所以最后这些读书人也放弃和秦归海的理论抗议,默认接受了这个事实。
毕竟读书人大多数不会武,只是文人,风骨再高,脊梁再挺,都不如一刀锋利。
当代大儒宋之傅乃是真正顶天立地的读书人,学习儒家之道,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何为大儒?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
要说这世上有风骨之人,大儒宋之傅必是其中之一。
可就算如此,他反对秦归海以武治国的时候,秦归海依旧不留情面。
先是罢免了宋之傅的太师职位,随后又是欲将其赶出国都汴梁。
宋之傅毕竟是大儒,是读书人的标志和方向,他不能低头也不会低头。
于是他手持佩剑,身穿儒服,站在汴京的皇城之下,以死相谏。
最终秦归海依旧没能改变心意,反而是让宋之傅自刎在了皇城之下。
那一天,全国读书人放声大哭,大儒逝世本就是读书人的大憾,更何况还是被逼自刎而死。
可以说,秦归海做的总总事迹,都是属于他的决断,没人能够改变他的决定。
虽说他也恢复了寒门科举,也同意创建了许多寒门学院,但秦归海心中真正崇尚的依旧是武力。
如果没有武力,他也不会一统江山,创建了当今的大秦帝国。
只能说,单单以武治国这方面,算是本末倒置了。武是立国之本没错,可完全用武力去镇压,真的能够令人折服吗?
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大势,也是大道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百姓遭到朝廷的压迫,不能真正的安居乐业,生活在水深火热和担惊受怕之中,早晚会出问题。
可惜秦归海不懂,或者他也许懂,但却依旧执着的认为武力能镇压一切反抗。
毕竟文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而外患则是不停的骚扰着大秦的边疆地带,战乱从未停止。
统一的,不过是中原大陆罢了。
是好是坏如今无人知晓,压迫和反抗短时间内被压了下来,却也成为了一个暗中的刺。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根刺就能彻底的扎破大秦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