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默默地看着老王里里外外忙忙碌碌的身影,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微笑,偶尔,他不时地回头看看妹妹,微微上翘的嘴角,就像弯起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忽然间让妹妹有一种很别样的感受。
在这之前,原本妹妹打算起身去帮助老王做点什么,毕竟刘家有着良好的家风,而自己又是个女孩子,去帮助老王做点什么这本身也是妹妹很乐意去做的一件事。可小刘立刻按住了妹妹,并轻轻地摇了摇头。
妹妹看着小刘微微浅笑的脸,略微思量了一下,这才发现,此时此刻,哥哥的眼神里竟然有着同老王一模一样的神情:既安详,又幸福,其中还有一种历经岁月洗礼后终究归于平静的祥和与满足感。
这让妹妹很是感慨,原来人与人之间,一旦走入了对方的内心世界,心意相通心领神会,就连笑容、神情、神态、秉性,或许也会渐渐地相似起来吧……就像大家常说的,夫妻之间一旦生活久了,也会越来越像……
而且,妹妹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原来故事,不单可以听,还可以看。
而这看也听故事的另外一种很好的方式。
就像现在,看着老王忙忙碌碌的身影和他一脸微笑的表情,这不正等同于他在讲述当下的心情,当下的感受,或者是对从前生活的一种对比吗?
而这种对比,不但能充分体现出主人公在面临种种的生活境遇之后,所背负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映照出过去与现在、社会与生活、生活与生命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
这不正是小刘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期望所在吗?
等小刘和妹妹在品味中慢慢回过神来,老王已经坐在土炕上,又开始招呼两人吃年糕了。
小刘和妹妹分别拿起一块年糕放进嘴里,老王微笑地看着他们,并不说话,三个人就那么静静地任时间流逝着……
过了一会儿,小刘率先吃完了手里的年糕,抹了抹嘴说,那就讲讲吧,老王。
老王不说话,嘿嘿嘿直笑。
这年过得好吧?小刘笑着问。
好,好,咋能不好哩。老王还是一个劲儿地笑着,嘴角依旧流下了一道又一道口水。
说说看,怎么个好法?
显然小刘已经习惯了,并没有提醒老王,因为在他看来,这口水就跟老王的微笑眼泪眼屎一样,都是这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后,在小刘一再地追问与引导下,老王喝了一口水,终于开始讲述起这几天来的经历了。
我呀,这一辈子算是知足了。这是老王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我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有机会跟娘一起过个年……我高兴,我娘也高兴,高兴的两个人都哭上了,呵呵,他们全家都不敢相信,也不能理解。小刘干部,你能理解吗?
能,小刘打心底里能理解这份感情,说的很认真。
那天呀,我娘就当着大伙儿的面讲起了之前的经历,介绍我,也介绍以前的日子……说我可聪明了,手艺也不赖,小小年纪就撑起了四个人的家,还懂事,真是让人心疼,所以这辈子都牵挂着我……老王说话间,眼睛里开始噙满了泪水。
老王接着又说,你是不知道哩,小刘干部,我娘已经是四世同堂了,大年初一那天,满屋子里都坐满了人,有我那个弟弟一家人,有他的儿子儿媳妇,还有一个小孙子……可你猜怎么着,她老人家整整一天都始终握着我的手,就连小孙子也没这待遇哩,除了吃饭上厕所,半刻也不让我离开,用她的话说,就是我离开她已经太久了,这好不容易回到她身边,可不能再离开了,半会儿也不行……
这时候,老王已经泪流满面了,可脸上还是挂着满满的幸福,继续说,那天,还算是早上,没到中午的时候,我当着所有人的面,给我娘磕头了,整整磕了三个响头,祝我娘高寿、健康……起先,他儿子说不必了,现在早就不兴这个了,大家伙看着也觉得奇怪……可我不肯,这咋行哩,这是给我娘磕头,又不是别人,再说,我和我娘都错过五十多年了五十多年呐……老王用一只手掌比划着,眼泪流得更凶了,然后他接着说,五十多年没有见过我娘了,这头是必须要磕的……
你知道吗,小刘干部,别看我娘是参加过革命的军人,不信这些,可那天,她也说,想让我给她磕头,她想哩……,然后,我就给我娘磕头了,刚磕完,她就又哭上了,搂着我,我们两个人一起哭……
这时候,小刘和妹妹也双双流下泪来,认真地听着老王饱含深情的诉说。
那天,我磕完了头之后,整个屋子就再也没人说话了,都是眼泪巴巴的……说真的,就算他们笑话,我也不在乎。小刘干部,你说是不是,我不求他们能理解,我只要我能理解,我娘能理解就够了……毕竟,这是我金山银山也换不回来的娘啊……
说话间,老王抹了一把老泪纵横的脸,接着说,那几天,从大年三十儿一直到我回来,所有人对我都很好,就连小孩子,也把我当成了吴家人,伯伯爷爷的叫个没完……
那,你那个弟弟对你好吗?小刘插了一嘴。
当然好哩,人家可是文化人,一家人都对我有礼貌,只是没我娘那么亲。
哦,小刘便不再说什么。
老王接着说,等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你知道吗,我娘还是不愿意撒手,我也不愿意。最后,她老人家就让人在她的床边支了个小床,我就睡在那,我娘一晚上都攥着我的手……哎,小刘干部呀……
小刘一听,是一声叹息,以为会是什么不好的事,心里微微一紧。
可老王说,你是不知道哩,睡在娘的旁边,那感觉有多踏实……我已经很久没有睡过那么踏实的觉了……这辈子,我都知足了。
小刘望着老王幸福又略带些酸楚的表情,心里泛起一阵阵心疼。而旁边的妹妹,却不停地用纸巾擦着眼泪。小刘伸出手,轻轻地抚了抚妹妹的后背,接着又引导老王继续往下说。
那然后呢,你们就是聊天吃饭?小刘很想知道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当然不是了,我给我娘做东西了。而且我娘呀,总是夸我手艺好,也想让大家见识见识,我就做了几样东西,当是新年礼物送给大家。
你都做了些什么?小刘问。
给我娘做了一副拐杖,又雕了一些小玩意,送给孩子们。
他们喜欢吗?
当然喜欢了,最高兴的就数我娘了,一个劲儿地问大家,怎么样,厉害吧,好看吧……呵呵,把她骄傲的……当然,我做的东西也让他们很震惊,都说好看,就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哩。然后,后面的几天里,我娘除了拉着我的手,她的膝盖上又开始多了一样东西,总也不离身……
小刘知道,那是拐杖。
这时候,小刘看见老王的眼睛又变得悠远而深邃起来,仿佛回到了当天的情境中,嘴角微微朝上翘着,满脸都是一副幸福而知足的样子。
再然后呢,还有什么?小刘试着探寻新的内容。
哦,忘了,你猜我还见到谁了,小刘干部?
谁?小刘有些猜不出。
翠红的孩子。
是吗?小刘很难想象在翠红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就问,是咋回事?
等老王讲述完,小刘这才知道,原来自从国民党开始彻查吴家后,翠红与吴家就一并转移了,后来在部队里,翠红入了党,成了亲,没过两年就生下了一个孩子,之后就接着跟随部队去了前线,也就是在前线的那场战役中,翠红牺牲了。
再后来,翠红的丈夫也受了伤,回到家乡与老母亲两个人一起艰难地抚养孩子长大成人,这期间,吴家少奶奶也是几经周折才联系上他们,从此就没有断了来往,两家人时常走动着。
直到翠红家的孩子长大成了亲,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再做了爷爷......仍旧每年都来看望吴家少奶奶,而他们的孙子都亲切地称呼吴家少奶奶叫祖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