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岂是能被旁人轻易说服的?所以,夫妇二人根本劝不住她。
不仅如此,大芳还头头是道地以家国大义来说服二人。
如果卫国没了,那他们一家人就全都成了亡国奴,面对郑国的铁蹄,东兴村这样地处两国交界的小村庄,根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卫国需要她,只要她上了战场,给刘大夫打下手,一定能多救下许多伤员。
这样一来,不知多少人家的儿郎,都能保住性命。况且,她大哥和二哥还在战场上呢。
她将来可是不准备嫁人的,如果大哥二哥不能平安归来,待到将来,谁给她撑腰,给他们二老撑腰呢?自己倒是可以立女户,但将来老了,连个侄子侄女都没有,大姐二姐又当不得家里的主,可就没人给她这个季家幺女养老送终了。
大芳倒不是重男轻女,更不是为了让两个兄长家以后有了后辈可以孝敬自己。
而是为了说服季老三和孙氏,她不得不依着如今时代的真实情况,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说服他们同意自己前往战场。
主要是来到这方世界,她至今仍被困在一镇之地,更远的地方,都没有去过,生怕浪费了这一次的任务机会。
所以,如今知道刘郎中要去两国战场了,她怎么着也得搭上这趟便车才行。
季老三和孙氏听自家幺女说得坚决,忧心不已。
最后,夫妇二人决定把季大丫和季二丫喊过来,一道商量下。
二人这样做,其实代表着他们已然认同了大芳的话,但他们心里没底,所以需要多些人同意,才好下定决心。
所以,他们分别行动,一个去通知季大姐和季二姐,另一个去试探下刘郎中的意思,问对方愿不愿意带上自家幺女一道。
去见刘郎中的是季老三。
两人一番交谈之下,后者方才知晓,原来刘大夫早有收自己幺女当弟子的意思,只是因为此次战事,刘郎中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打算。
如此一来,二人自是一拍即合,三言两语便已经打算好了让大芳穿男子衣服束发赶路,而后前往战场。
倒不是为了让大芳来一个女扮男装上战场的意思,而是因为这一路上也未必太平,尤其是带着姑娘家赶路,更容易被人盯上,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多考虑一些。
待到季老三返回季家时,刘郎中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不多时,带着干粮赶过来的季大丫和季二丫,也见到了自家小妹。
之后的事就简单多了,两个姐姐虽然思想守旧,但也没有管着妹妹,不让她追求前程,反倒是言语鼓励大芳,让她定要跟着刘大夫好好学医,闯一番光明的未来。
当晚,季大丫和季二丫就挤在家里休息,好到了第二天给自家幺妹送行。
……
虽然东兴村地处交界地带,但距离两国真正的边界,还是有好长一段路程的。
翌日一早,季家四口人便一道去给刘郎中和大芳送行。
二人被村里的骡车送到了镇上,之后又在镇上搭了一趟顺风车,赶往下一地点。
车行老板是刘郎中的朋友,所以二人没有缴纳车费。
刘郎中全名刘现。
这一路上,他都和大芳以“先生”和“弟子”的名义互称。
二人搭着顺风车赶到府城,之后就只能步行赶路了。
不过,路上有人听说他们是大夫,而且是要赶往战场去的,还是让他们搭了几次便车。
这样一来,原本需要十天左右的行程,最终在各种搭顺风车的情况下,缩短至了七天。
抵达战场之后,卫国一方的受伤士卒很多,刘大夫带着大芳登记过后,就忙得脚不沾地。
但等到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他也没忘记打听季家两个儿子的动静,但是战场上太混乱了,情况比刘现预想的还要严重,很难打听得到某个人的情况。
大芳见此,便劝说对方不要担心这些。
再者,来之前季家夫妇就说过了,送信的事也不要强求,还是先救人要紧。
可偏生刘现是个十分注重承诺的人,所以,他便时常会向一些伤员打听。
当然,这样连着打听了半个月,也没有起到丝毫效果。
所以这日傍晚,趁着吃饭的间隙,大芳突然想起来自己可以先了解下原身两个哥哥的现状。
她拿着几枚铜钱,不多一会儿便占卜出了季大哥和季二哥的方位,再通过这具身体的血脉牵引,确认他们好好活着,她便不再担心。
而后,她就和刘现说自己有预感,两个哥哥还好好活着,让他不用瞎担心了,也不必来回打听。
刘现是相信血亲之人间有感应的这种说法的,所以他听到大芳这般说,心里那股没能够帮季家夫妇把家信送到的愧疚感也压了下去。
似乎是为了印证大芳的说法,没过两日,一群抬着队友来治伤的士卒中,就出现了季二哥季良开的身影。
大芳倒是一眼认出了那个又黑又瘦的小伙子就是原身二哥,但对方却是没敢认她。
毕竟大芳现在虽然瘦,但在季家的生活有所改善之后,精气神比以前好出太多,人也变得好看了,整个人又比原身那时添了几分灵气。
而原身以前则是皮肤枯黄,瘦小的,可怜兮兮的样子,至少,季良开印象里,幺妹一直都是这样的。
不过,在反应过来眼前人的确是自己小妹。又待到刘现得了空,找处安静的地方,把家信的内容转述给他,季二哥瞬间就喜极而泣了。
原来是自家幺妹开窍了,家里的情况也比以前好了些。
之后,兄妹二人没聊几句,季二哥就不得不离开了。
不过,他知道大哥季良盛所在的地方,说是等他转告之后,大哥回头得了空,一定也会过来看大芳的。
大芳自是连连点头,然后便不得不和季二哥告别。
此后不久,兄妹三人也都相互见了面。
但这个时候,郑卫两国间的战况,却是愈发激烈。
卫国国内不断有人赶来边界增援。
奈何,终究抵不上士卒训练有素的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