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祁镇,苏白不想要太多评价,也不想要管其人功过如何,至少就现在的朱祁镇而言,对方不是大明的皇帝,他只是一个罪人,是葬送了大明数代积累的罪人。
自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兵伐元,历经千辛万险建立大明帝国,后来虽然有太宗朱棣起兵靖难给大明来带不小的兵乱,但是后来永乐皇帝励精图治,数伐蒙古,横扫草原,让大明的日月龙旗所到之处,无不服之人。
仁宗皇帝虽然在位时日尚短,但是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宣德皇帝朱瞻基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整个大明的发展达到了最巅峰。皇权、文臣、武将,三者并立,让大明的政治处于一个平衡的局面,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
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朱祁镇,一场土木堡之战,彻底的将数十万大明军士葬送,更是令勋贵武将彻底断代,让这些武将再也没有实力和文臣并立,打破了三者的平衡,为后来的文官集团做大埋下了祸根。
所以,苏白看这个朱祁镇并不是很顺眼,觉得对方不需要在回到大明,既然现在的大明已经开始休养生息,那么就不要在打扰大明了。
“哼!”朱祁镇忍不住冷哼一声。
哪怕是自己心中想好了要低调行事,但是看到苏白如此嚣张跋扈,自小养成的唯吾独尊,高人一等的习惯还是令朱祁镇很不习惯,觉得苏白的话十分刺耳。
“本太师此次出使大明,是为了将朱先生送回大明,尔等这般袭击,未免有些卑鄙吧!”也先对着苏白质问道。
现在眼看是双方实力有些悬殊,所以他必须要尽可能占住大义,逼得这些人停手,瓦剌部落的每一个儿郎的生命都很珍贵,绝对不能够枉死在这里。
马上的苏白听到也先的话之后,嗤笑一声道:“呵呵,使者?根据本都司所知,眼下大明和你瓦剌至今还处于战争状态,从未有过议和的提议,何谈使者之说?”
大明与瓦剌之间的战争,虽然从瓦剌人从京城退走之后就默契的各自罢兵,但是无论是两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提出过议和的提议,如果严格的来将的话,实际上双方还是在战争之中,眼下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停歇罢了。
也先眉头一皱,还想要说些什么,却不想苏白完全不给他这个机会。
苏白冷声道:“也先,土木堡之战我大明死伤士卒数十万,京都一战死伤的士卒、子民不计其数,这是何等的仇深似海?你若是老老实实的待在你的瓦剌部落,本都司或许还拿你没有办法。但是你却敢只率区区数百人就靠近我大明边关,真是胆大包天。
今日,本都司不管你到底是为何而来,只带着数百人是自负还是托大,却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本都司暂且肆意妄为一次,便取了你的人头,以此来祭奠我大明在此役中死去的数十万冤魂。”
也先必须死,苏白不想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也不需要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他只是知道对方是瓦剌的核心,只要也先一死,现在强大的瓦剌部落绝对会陷入分裂之中,大明将会去除掉一个绝大的威胁。
而且苏白在想,他也先既然胆敢如此轻易冒进,那么就要承受自己胆大妄为的代价,做好了自己身死的准备。
听到苏白的这一番言辞,原本还是一脸平淡的也先突然面色大变,他是在没有想到这人竟然如此的蛮横不讲理,根本不和自己多说,是一心想要取了自己的性命。
此次送朱祁镇归明,也先自然不是毫无准备,他还是带着一只数千人的军队,不过因为大军行进十分缓慢,又预想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毕竟朱祁镇还在自己手中,哪怕明军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所以便先带领数百人先行。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会碰到苏白,这个大明正牌的镇武司都指挥使,竟然将朱祁镇的生死安危全然不放在眼中,哪怕朱祁镇现在不是皇帝,但是其人毕竟还是大明的太上皇,对方怎么敢,怎么敢...
也先的思绪就到了这一刻戛然而止,苏白在说完自己的话之后,全然不管也先有没有话说,却是直接的拔刀出鞘,只见一道刀光闪过,也先的人头和肩膀脱离,咚的一声砸在地上,身躯也失去了所有的力气,从马车上砸下,跌落在黄沙之上。
“你...,你...”
朱祁镇眼中充满着震撼与不甘相信,用手指着苏白,却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苏白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朱祁镇还在苏白刚才狂妄的话语中没反应过来,就看到也先的人头被苏白砍掉,而后躯体砸落马车。
也先死了!
俘虏了自己,让自己英明一朝丧尽,将自己从天空打落尘埃,自己将其当做为毕生大敌的也先死了,就这样死了,死前竟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这令朱祁镇难以相信。
杀死了也先之后,苏白的目光终于真正的注视到了朱祁镇身上,他淡淡的打量着这个令大明数十万子民冤死的朱祁镇,平静的目光落在朱祁镇的身上,却令朱祁镇感觉到一阵心颤。
“没有人愿意你回来,你也不该回来。”苏白淡淡的开口,不管朱祁镇是否听到,只是淡淡的陈述着:“我来之前见过陛下,原本我答应他说服你,将你移封到九边一处,从此毕生守卫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