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纪绪可以随杜十娘一行到终点站“瓜州”码头下船。即时,纪绪可以再坐船经大运河直接到京城;杜十娘就更方便多了,直接从瓜州坐轿,一个时辰就可以到扬州。
但纪绪想到金陵去,找自己的好友柳遇春搭伴赴京赶考。他便在集庆路[今南京]码头下了船。
【一】《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王安石.词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夕阳西下,纪绪登上阅江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拔峭,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风帆,迅疾驶向夕阳里;江岸两旁的酒家人来人往,斜矗的酒旗迎着西风飘拂着、抖擞着;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淡雾之中,江面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
这景色是多么的清丽啊!即便你用最美的画笔,也难以画得完美。
【二】《桂枝香.金陵怀古-下阕》王安石.词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遗曲。
看着这景色,纪绪不由地感概:从前,达官贵人无休止地攀比着奢华淫逸的生活,而君王们连续上演着“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
他凭栏遥望:千古以来,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六朝的兴衰全都消逝在烟云之中,随着那流水不见了踪迹,只有郊外那寒冷烟雾里的衰草还凝聚着一点苍绿。
此时,远处又飘来了悠悠的歌曲。
直到如今,那商女还是不知亡国的悲恨,还时不时地放声高歌一曲《**花》。
纪绪下得楼来,徒步向柳遇春的府上走去。
【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上阕》杜甫.诗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柳遇春,字正时,年三十八岁,父母双亡,留下一大片家业由他来经营。但他对经商不是很感兴趣,他总想中士为官,为国效力。他先后熟读了万卷书籍,写起文章来,下笔敏捷恰似是神来之笔。
柳遇春身下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已成家,唯独他却至今未婚,他的人生理念是:先立业,后成家。
到了柳遇春家的时候已是戌时。
柳遇春一见到纪绪满头的白发,先吃了一惊,忙问原因。纪绪把自己家里的遭难大体说了一下。
柳遇春感叹道:“人生无常啊!不过,仁兄定能度过难关,前途无量啊!”
“正时兄,我们能否提前动身去京城?”
“这次为何动身的如此之早啊?我们往日不都是十一月才去京城的吗?”
“我去京城还有点私事需要早点办理一下。”
“你能不能再等一个月?等一下我省处州路的刘基。”柳遇春商议道。
“他也要去京试?”
“是的,他是第一次去京城。上个月他来省府‘秋闱’的时候,我俩约好一起去京城赴试。”
柳遇春详细介绍起刘基的情况来
【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阕》杜甫.诗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刘基,字伯温,浙江清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
刘基聪明好学,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他阅读的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十二岁便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市立中学]读书。他从师学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泰定四年[1327年],十七岁的刘基便离开府学,到处州[今浙江丽水]去找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道:“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他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他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刘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有一次,刘基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柳遇春接着说道:“我们在这里等他几天,然后我们一起去京城,怎么样?”
纪绪高兴极了:“这样的天才,我太想结识了,就这样定了,我们在这里等他,不见不散。”
【五】《鹤冲天.黄金榜上-上阕》柳永.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此时,纪绪忽然想起了李甲,便问道:“不知这次时弦兄去不去京试了?”
“说起李时弦这人,嗨~”柳遇春叹了口气。
纪绪不解地问:“他怎么啦?”
“自从上次科考落榜后,李时弦便步入了柳巷。”柳遇春摇了摇头说道,“也不知他现在对功名还是否感兴趣?过几天吧,我们去扬州找他问问。”
“正时兄最近没见过他吗?没问问他今后有何打算?”
“也就是今年春末和他见了一面,而且还带着扬州第一名妓杜十娘来的我家……”
“杜十娘?”
“是啊,怎么,开端也知道她?”
纪绪笑了起来:“来的时候,我们就同乘的一条船。她和她的几个姐妹好像是去成都玩……”
“杜十娘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能把男人缠得魂不守舍。”
对于柳遇春的评价,纪绪确有同感,因为杜十娘的魅力,他是真正地领教过的。
“自从时弦兄认识了杜十娘,我就告诫过他,不要沉迷于柳巷,要以自己的前途为重……可他哪里听得进去,他还这样教育我……”
“他怎么说?”
“他说,既然没有机会成为达官贵人,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人的一生,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柳遇春无奈地说着。
纪绪也只好随和着笑。
【六】《鹤冲天.黄金榜上-下阙》柳永.词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
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还跟我说,他在柳巷里,摆放上丹青画屏,每天在那儿写诗作画。”柳遇春学着李甲的自豪形态说,“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杜十娘,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这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纪绪笑道:“时弦兄本就放诞不羁,如果再遇上红颜知己,那可真就无可救药了。”
柳遇春又向纪绪介绍了扬州名妓杜十娘的详细情况
【七】《可怜一片无暇玉》丰子恺.词
可怜一片无暇玉,
误落风尘花草中。
羡他村落无盐女,
不宠无惊过一生。
杜十娘是扬州城里红极一时的妓女,艳名传遍江南。
她原名叫杜,在“风雅涧”排行第十,所以院中都称为杜十娘,她长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明眸秋水荡。
杜十娘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七八岁时被人拐卖到远离家乡的扬州,高价让给“风雅涧”里的老鸨。老鸨看出这个伶俐的姑娘,日后必能挣大钱,便用心地培养起来。
当杜十娘到了十三岁那年,便被高价破瓜。十七八岁时出落成天姿国色,琴棋书画,样样皆精的才女,招惹得扬州城中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慕名而来。
“风雅涧”里有了这棵摇钱树,真可谓日进斗金,老鸨更是把她视如掌上明珠。
九年之内,杜十娘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院中传出四句口号来,说是:“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院中若识杜老,千家粉面都如鬼。”
杜十娘虽沦落为烟花女子,但痴情善良,不慕浮华,总想寻觅一个知心伴侣,从良成家。但每日来游荡的豪门贵客,都不过是逢场做戏,无一能将终身相托。
六年前汪寿昌来到“风雅涧”,虽然汪寿昌年近七旬,但位高权重,才华横溢,和杜十娘又志趣相投,杜十娘曾几次提醒汪寿昌替她赎身,但不知汪寿昌为何,总以年龄相差悬殊为由而拒绝了她。
【八】《忆扬州》徐凝.诗
萧娘脸下难胜泪,
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在扬州。
一年前,汪寿昌进京述职路过扬州,来“风雅涧”探了杜十娘一面后,杜十娘便彻底打消了汪寿昌能带她脱离苦海的梦想。
杜十娘天天坐在青楼里,卷帘眺望,独自垂泪。如果天下的月光分成了三份,其中的两份都照在了她那苍白的脸上……
【九】《叹十声》方知.词 黎平.曲 童丽.歌
[歌曲]“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一声。思想起奴终身,靠呀靠何人?爹娘生下了奴,就没有照管。为只为家贫寒,才卖了小奴身。依呀呀得喂,说给谁来听?为只为家贫寒,才卖了小奴身。
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二声。思想起当年的,坏呀坏心人。花言巧语,他把那奴来骗。到头来丢下奴,只成了一片恨。依呀呀得喂,说给谁来听?到头来丢下奴,只成了一片恨。
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三声。思想起何处有,知呀知心人?天涯漂泊,受尽了欺凌。有谁见逢人笑,暗地里抹泪痕。依呀呀得喂,说给谁来听?有谁见逢人笑,暗地里抹泪痕。”
恰逢此时,李甲走进了她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