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乃是当世之大国,因国君昏庸,而被鬼国趁势攻取。
熬战十余年,姜国仅剩二城未下。
鬼国急攻之,奈何姜国人才辈出,鬼国经战日久,师疲兵乏。
恰逢姜国又出一神威将军,逐鬼兵如牛羊,姜国遂复立。
经三世耕耘,姜国威势渐复,兵之所及,万国咸服。
往日之敌,鬼国也不由臣之。
“国之强者,有如我国乎?”姜王于君臣宴间,得意而问。
“我国之强,万国敬仰,邦外之民,亦慕我国之安,而欲内附焉。”一大臣奏曰。
“然。爱我姜国者,即允内附。滋事关国体,内附者,比肩我国民之待遇,不可稍有差池。”姜王于酒间许诺。
“不可!我国初定,民稍能安。若允外邦之民流入,则有损本国民之福祉。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昔有侯景乱梁之祸为鉴,请王明察之。”另一大臣谏曰。
“我泱泱大国,若拒民内附,岂显胸怀乎?再谏者斩。”姜王怒曰。
后,鬼国内乱,鬼国公子逃亡姜国。姜王欲封一城为鬼国公子食邑。
大臣谏曰:“鬼国公子贤,不应封地,否则归附者众,于国不利。”
“招贤纳士,方能显我姜国之气度,对贤士无礼,谁愿归我?若无贤士相助,我国岂能强大乎?”姜王对曰。
“我国贤者自多,王若细选之,必有可用之人。”大臣谏曰。
“奈何固步自封哉?我对鬼国公子如此,其必不负我。”姜王不听众臣之言。
遂封鬼国公子一城,鬼国因乱而奔姜国者日众,皆涌鬼国公子之城。
国既强且富,姜王亦不思进取,终日饮酒取乐了。
适逢天旱蝗灾,民不聊生。姜王救灾不力,民饿死者甚众。
鬼国公子趁国之困,假借怜民之饥,救民无数,民感其德,附之者众。
后,姜王在兴土木,民困日甚。
“姜王昏聩,不若尊鬼国公子为吾君!”鬼国流民揭杆而起,逐姜王而立鬼国公子。
鬼国公子既为姜国之君,逐姜王诸先君之灵位出宗庙,而另立鬼国诸先君。
某日,新姜王(鬼国公子)视察太学,诸子正在读史。
见史书记载,神威将军逐鬼国先祖,而奉神威将军为神。
“此乃吾先祖也,何至被称为寇?杀吾先祖者,又何配为神?”新姜王遂命人更改史书。
并将神威将军从全国各地神庙中逐出。
呜呼,姜国虽仍为姜国,然其民已非姜民,其言语习俗渐为鬼国之俗,并丢姜国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