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艰苦拍摄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既然决定了留在这里继续拍摄,剧组没有再耽误时间,下午就恢复了拍摄。

剧组继续拍摄我军攻击536高地的戏份,这里就需要刘营长他们协助了,刘营长叫来了一个没有任务的连队。

任导演把战士们分成两拨,一伙人穿上剧组准备好的敌军制服,在山上扮演敌军,另一组人在山下扮演我军,再把剧组里面的几个演员混在他们里面。

分好组之后,任导演留下副导演指挥两拨人开始排练,战术动作和走位张伟这个军事顾问都已经大致设计好了,具体动作还需要演员们自行发挥。

任导演则走向另一边,带着摄影师小李开始选择拍摄角度和设置机位。

剧组拍戏,不是到了外景地就能立马开拍的。像是拍摄这种战斗戏份,虽然只是几十上百人的中等场面,但是前期准备工作就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候一场戏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拍完。

剧组的摄影师小李站在高地的侧面,他将眼睛贴在摄影机的取景器上面瞄着远处正在排练的人群,不断地变换着位置,试图找出最佳的机位。

小李旁边还有两个人寸步不离的保护着他,怕他摔倒,这倒不是小李有多么的重要,而是摄影机太金贵了,实在是伤不起,全剧组就这一台摄影机,它要是出点儿问题,全剧组都得歇菜。

这个年代机器相当珍贵,都是进口货,其实后世也基本都是进口货,而且主要就是arri(阿莱),red,sony这几个牌子,而且red还是在数字摄影时代由一个米国富豪摄影发烧友鼓捣出来的,因此此时的摄影机要么是德国货,要么是东瀛货。

华国在电影拍摄器材方面研发很落后,国内一直要到2009年才由kinefinity(卓曜科技)研发出了数字电影摄影机,被使用者称为“国造摄影机”,其最大的优点当然就是便宜了,性价比很高,很多网大都是用它拍出来的。

《攻占谅山》剧组用的是德国的arri,由于边境地区潮湿闷热,每次使用之后小李都得小心翼翼地将机器检查一遍,差一点儿第二天就不能拍,坏了的话更是得送回帝都才能修,没个十天二十天回不来。

至于学一学原理摄影师自己来修,别开玩笑了,别说自己不会修,会修的话也不敢瞎弄啊,一部机器的价钱都能拍半部电影了。

任导演和小李从山下到山顶一路观察,选好了几个适合的机位,最后在一个缓坡处,小李说道:“导演,我建议在这里建一段轨道,利用轨道车将战斗的全景都收录进来,然后再在刚才那几个机位拍几个不同角度的特写。”

在剧组里面和导演沟通最多的就是摄影师了,尤其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监视器,拍出来的效果是否能让导演满意,全看摄影师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导演的意图。

导演在拍摄现场主要有三个工作:场景控制,摄像调度和演员调度,其中一多半都要依赖于摄影师,机位的架设,拍摄的角度都需要二人有效的沟通。

任导演看了看小李画的机位布置草图,又和他讨论了好一会儿,修改了其中几处,才确定了最终的拍摄方案。

任导演选择小李这个年轻人作为摄影师也是无奈之举,和他最熟悉的一个摄影师在《铁甲008》剧组有拍摄任务,抽不出时间。但是好在小李人比较勤奋,剧本读的比较透,也爱和人交流。

导演选择摄影师就像选择演员一样,很多导演都会放一部或者几部他想要找的那个摄影师拍过的片子,看影片的视觉风格是不是和自己的视觉想象相吻合,多番比较才能做出决定。

伟大的导演与伟大的摄影师的珠联璧合历来被视为电影史上最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很多伟大的导演十几年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都和同一位摄影师合作,可以说一个成功的导演身后都站着一个优秀的摄影师。

恐怖大师希区柯克和他的摄影师罗伯特伯克斯就合作了十二年之久,他们在拍摄《迷魂记》的时候一起创造了影史上最著名的移动变焦镜头,被后人称为“希区柯克式变焦”,这一手法也成为后来人反复使用和模仿的经典手法,甚至是在数字时代,有发烧友发明了用手机拍摄出“希区柯克式变焦”的方法,使一些网红拍摄的小视频都有了大片的感觉。

类似的还有斯皮尔伯格身后的卡明斯基,昆汀身后的理查德森,王佳卫身后的“亚洲第一摄影师”杜克风等等。

确定好了拍摄方案,就要开始布置场地了,任导演叫来场务帮忙,和摄影组的人一起开始架设轨道。

但是看似很简单的工程,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十分的困难,山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要是把石头拿走,地面又会变得坑坑洼洼起来,根本不平,没法架设轨道。

过来帮忙的陈培斯说道:“要不我们用土在这一段山上铺条路出来吧,然后再架设导轨。”

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随即大家又发现这根本就是个石头山,要是用土的话就得去山下挖,然后再抬上来,那就是一个大工程了,没十天半个月弄不好。

张伟虽然不懂摄影,但是刚才任导演在和小李讨论的时候,他一直在旁边听着,也大致了解了他们想要的效果,于是开口建议道:“任导,要不我们干脆不架设轨道了,让小李直接站在车上,大家推着车子,让他在上面拍摄。”

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就当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任导演接受了这个建议,让大家试一试,看看效果。

小李抱着摄影机上了轨道车,大家推着车子实验了起来,虽然地面不平,但是推起来还不是很费力。

做完实验,小李走下轨道车,说道:“效果还行,就是有点颠簸,我有时候站不稳,摄影机也会跟着来回晃,拍出来的画面可能会抖动。”

张伟想了想,说道:“要不我们干脆把你绑在车上吧,这样应该可以减少晃动。”

于是大家将小李绑在了轨道车上,又试验了一遍,这次效果很好,于是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这时,另一边副导演带领战士和演员们也排演了好几遍,大家基本上熟悉了张伟和刘营长一起设计的战术动作,可是一下午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天快黑了,剧组只好收工回营。

第二天这场戏也没拍成,外面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的雨,到了傍晚时分天才放晴。

到了第三天,终于可以拍摄了,但是到了外景地,大家又发现前天设计好的场地,被雨水冲刷的破坏了不少,又需要重新布置,这又花去了一上午的时间。到了下午,主演之一的王学齐又在排练时扭伤了脚,于是剧组只能在拍了几个远景镜头后就匆匆收工回营。

电影就这样磕磕绊绊的开始了拍摄,这一场高地争夺战的戏份足足拍了近十天才完事儿,远没有在帝都拍摄室内戏份时那么顺利,总是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

而且随着拍摄的进行,大家初来时的那种新鲜感和激发起来的斗志也渐渐的衰弱了下去,这里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实在太恶劣了,剧组成员们都感觉到了一丝丝的疲惫和厌倦。

边境地区十分的闷热潮湿,大家从营地出发,爬到山顶时,衣服就已经湿透了,贴在身上十分的难受。幸好这是一部纯粹的战争戏,剧组没有女演员,而且任导预计到拍摄会比较艰苦,因此幕后工作人员也没有挑选女同志,大家索性就脱掉上衣赤膊上阵,甚至有人连裤子都脱了,全身就剩个内裤。

一场戏拍完之后,任导演让大家休息一会儿,张伟看着众人东一堆西一堆的坐在那里无精打采的模样,说道:“在帝都拍戏的时候你们里面就有好多人一直问我边境战争的事情,现在大家在这里拍了快一个月的戏了,感觉如何?”

一个负责服装道具的工作人员说道:“这里的生活太艰苦了,我也是上山下乡一路吃苦走过来的人,但是还真没这段时间艰苦,你看我这一个多月都瘦了十来斤了。”

其他人也跟着纷纷抱怨起来,有的人还展示起自己身上被蚊虫叮咬的伤口和脚底板上起的血泡。

又一个工作人员问道:“张顾问,你们去年打仗的时候也都是这么艰苦么?”

张伟说道:“咱们现在这点苦算什么?当初我们连平均负重三十公斤,愣是在这毫无道路的山林中三天时间穿行了将近一百五十公里”

有个小年轻,说道:“张顾问,给我们说说呗。”

张伟是个大作家,又参加过边境战争,人还年轻,所以剧组很多年轻人都很崇拜他,没事儿就让他给讲战斗故事。

于是张伟把边境战争刚开始的那次穿插行动给大家讲了一遍,然后说道:“哎,那次行动真是把我们给累惨了,我们平时训练都没那么大的强度。我们当时的副连长甚至发牢骚说是团部的参谋照着地图瞎指挥,但是没办法,军人就得服从命令,结果我们轻装行动,就带着弹药和水壶,愣是提前几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

这时,听到张伟讲战斗故事,周围休息的很多人都围拢了过来。

有人说道:“我知道这件事情,张顾问,你在《花环》里面写过这段剧情。”

另一个人插嘴问道:“张顾问,我想问问你们在边境这里战斗时,最艰苦的地方在哪里?”

(ps:中午还有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星汉灿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地球最后一位仙人巫师的童话凤鸾九霄舌尖上的求生游戏梦魇之主神医枭妃仙途灵植师我爸爸是副职业大师快穿之男神给个面子双螺旋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