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再次扑来的怪物错身而过,挥动的竹帘长卷切开了对方的面具,侧身冷眼瞧着这只蜥蜴状的生物在悲鸣中消散,化作了灵子。
“这么早,看来这个世界的主角不是黑崎一护,同人么……东瀛战国?这个时间,嘿嘿,有的玩了,说起来此身出生的姓氏桂宫也是个宫家人呐,来下一局小棋盘,也算是有几分趣味。”
思索着各种相关的信息,随手将竹帘卷筒丢到一边,吴运打量起这个房间。
“灵魂呢?不是说虚死了会出现整?还是说这个世界是同人?异因同情灭却师,坚持死神阴谋论的同人?”
“我记得死神的体系是死神、虚、灭却师、完现术者?好像还有什么西方鬼道?”
回忆起原典和同人里各种信息,感觉信息还真是混杂,这又是一个他没看全的作品,信息真假真不好甄别。
敲了敲额头,吴运停下了自言自语用以吸引此界掌控者的疑问。
在他灵觉中有一个人正飞快接近,已经到五米以内。
“宗次郎!家主大人!”
原本就被虚撞开了两个破洞的木屋再次遭袭,区别在于进来的不是虚,而是一个中年人。
“我没事,月光信弘老师。”
某个老不死顶着十一二岁的脸,毫无羞耻感地叫着这个年龄只他一个零头的人作长辈的称呼。
宗次郎是此身的小名,大名要等十五岁成年礼时才会起。
“虚鬼现在是越来越猖狂了,我堂堂宫家竟受如此屈辱!”
闯入室内的中年人一手压下刀柄,警惕地扫视四下,看房中的破损,心中怒火更甚,在发觉现场已经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不由愤愤出声。
其以桂宫家人自居,吴运丝毫不奇怪,东瀛传承下来的家臣可以看做中土的家生子,绝对信得过,更何况月光一族是最早侍奉桂宫家的武士家族之一,真正的自己人。
“护卫!忍者呢!家主大人受袭,臣下请处随侍武士失职之罪,请处忍者失察之罪!”
“他们尽职了。”
月光信弘的愤怒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最终,吴运发出了一声叹息。
在虚闯入时,这房间周边就没有生命气息了。
虽然这些守卫没做到保证家主的安全,却已是尽力了。
就像是现在,月光信弘一听这话顿时无言。
在这个带着明显东瀛特征的世界,但凡是武士贵族,都有可以见灵的能力,也就是灵压强大。
但要在虚的手下做到保证家主安全,历经近千年时光的桂宫家已经没这条件了,人丁凋零,可不止是桂宫家现在只剩下此身一个男丁,随行侍奉的各家亦是如此。
按照耳口相传和各种典籍资料,无论是原番属知夫国,还是大化改新后的封地武藏国,虚本就在这里活动频繁,而自百余年前江户城建立,这个刚建好就直接有了鬼城之称的鬼地方,让当时苦苦支撑了千余年的桂宫家直接崩盘,成了现在这副萧条景象。
如果吴运没找过来收回记忆,这个桂宫主家最后的男丁也是没了。
但看看五百年前的藤原氏,三百年前的镰仓北条氏,还有两百年前强取武藏国权柄,相中江户地理位置军事价值而修筑关要江户城的扇谷上杉氏,自没落后在武藏国连个后代都找不到,在这里存在了千年的桂宫家已经算是了不得了。
见月光信弘沉默,同时还察觉到外面有其他人到了,吴运主动开口道:
“月光信弘老师,先为他们收整遗容,再召集众家于御殿议事。”
御殿,东瀛战国对会议室的称呼。
“唯!”
沉默的月光信弘下意识应了一声,转念下,他向吴运施了一个臣下礼,躬身退出了房间。
没多久,一行武士跨进房间向吴运施礼请架后各自站位,护住吴运上了车架,向御殿赶去。
当他到了御殿在主座上坐下,诸多家臣已然赶来。
殿内静默无声,得到家主受虚鬼袭击的消息,家臣没一个想这个时候触霉头,只默默等待奉家主钧旨厚葬以身殉职人员的月光信弘。
在度日如年的煎熬中,月光信弘踏入殿中的身影让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目视月光信弘跪伏在家主面前交差,见家主让其归位后站起,他们纷纷端坐肃目,知道正戏要来了:
“自先祖桂氏讳明为避北胡之祸东渡瀛洲,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五年矣!”
忆先祖,追历史。
这话一出,家臣顿时张大了眼睛,感觉下面是有大新闻。
桂明,姬姓,先祖姬弈因父秦博士姬季桢于咸阳遇害,其叔父姬珪怕受牵连,改其姓为桂,令其归家幽州以守祖坟。
“昔日众心协力,筚路蓝缕,开栖身之地,以传一十八代。”
说明内部团结是有历史原因的。
桂明漂洋过海流落到北路道,一路东进,收罗土著,组建部曲,广织羽翼,寻找适合耕种居住的地方,最终定居在东海道,并开发周围区域。
“恰时群魔作乱,独木难支,和亲与大和,诺受大化改新,共抗妖鬼,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人才损身,根基几丧,惜识人不明,夺除番属,仅存一隅之地,辱受宫名!”
说明之所以衰败到现在这种境地的源头是什么。
这几乎已经在明示的答案,让众人心跳如擂鼓。
这并非是他们害怕,而是现在的桂宫家已经受不了折腾了。
桂荣,桂氏明公传一十八代家主,因战乱虚大量产生,此起彼伏,疲于应付,为解决这一困境想联合周边,接受了隔壁大和的和亲请求,迎娶大和内亲王。
在联盟后因除虚作战中不惜死力而元气大伤,后受大和背刺被侵占地盘,不得不收敛势力以自保。大和怕受临死反扑,圈拢一隅为一国,以大和内亲王为其家主之母为引,迫桂荣子平承认己家大和王室支脉,还侮辱性地赐下宫家名。
自此,桂氏改姓为桂宫。
“今吾受袭,静思长考,追古溯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