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
雷电交加的夜晚。
行人匆匆在归途,
而我想要去散步。
不知道走出多远,迎面飞过一只草蛉。
回头看时,已然不见。
“蓦然回首~”
倏尔。
今天才和“它”说过再见。。
纵是不断寻找,一路上也没见着螳螂,有的只是绿色和灰色的落叶。
躺在地上,静悄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可怜这水泥地,让落叶无法归根。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接下来,
偌大的校园里。
除了人和树,什么生命都看不到。
突然想起春节时,连人影都没有。。
想到一个词,满目疮痍。
人去楼空,
无人之城。
从前说,像电影里的情节。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那种空旷、悠长、孤寂、清冷的情境,此生罕见。
刻意寻找的话估计不难(想到《寻隐者不遇》);
但我很少出行,只能就近观察一些景致。
我这人常喜欢曲解成语。
今天说个啥呢。坐井观天?
不是太合适。倒是想到了小孔成像。
算了,不说成语了。
想说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可以和外部世界分庭抗礼。
我已经好久没(好好)读书学习,现在回想起的、提到的古文古诗词、英语句子,大多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内容。
或者说,是基础知识,不是什么专业性强的东西。
也从不曾旅行过。
嗯,一直读到这里的伙伴们应该很清楚,我是一个反抗者。
从来就不觉得多读书多行路,就可以让人达到更高的境界。
原因很简单:人的层次,对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
有理由相信,文盲里也可以有神一般的存在。
我不仅相信,还愿意追求这种状态:神性自足,无需学习。
当然,学与不学并不冲突。
只是,偏激的我,在陈述的时候,只愿执其一端。
燕子说我喜欢强者。
这话没说错,但我永远和弱者站在一起。
这也是我讨厌这世界的根本原因之一:对弱者不公平。
在人类里,尚且存在努力这种东西。
可其他的生物,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被人类主宰的命运。
被发现,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听说这世上,没有人类不吃的东西。
吃只是一方面,还有供人类开心消遣的动物园马戏团等等。
(接四段以前,“景致”那里)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搜这句的时候搜到一篇文章。。
精致常熟|山中一日,人间已千年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蕈之为物也,无根无蒂,忽然而生,盖山川草木之气,结而成形者也。”
说的好厉害。看一下图,这不就是蘑菇么?
还是我看错了。。
倒是、想到了灵芝。
以及,据说会逃跑的。。人参。
九拾叁提到的是啥来着。
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葛什么?这字儿,带不带草字头,我都不认识。
倒是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有一本书,叫《写作论谭》。很棒的书,只是,至今没读完。。
(收回思绪)
驻足拍照、在一个培训室外。
里面靠玻璃窗摆了个靠枕,从外面看,能看到靠枕上印着的单词,smile。
“相逢一笑泯恩仇。”
余光扫过窗台,发现一只。。。
知了?!
仰着的。
看我靠近,
爪开始动,似有不甘。
怎么回事儿小老弟。。
很少有机会接触这种生物的“完全体”。
从前在聊城的时候,总见人们捉知了的幼虫卖钱。家人常吃,我一次都没吃过。
(九拾叁也提到了聊城/阿猫从前提到过捉知了)
但的的确确捉过一次,为了观察金蝉脱壳。
其过程,也就是、一夜之间吧。
幼虫,傻萌傻萌的。
脱壳之后的成虫姿态,看着有点吓人。并且很难再看到了。
“但闻其声,不见其形。”
不过。。应该不会咬人吧。
就翅膀好看,和蜻蜓一样。或许更结实。
(想到一首《隐形的翅膀》)
多年未见,
才发现,原来它的手是那么的短。。短到仰着时根本无法助其翻身。
吹口气儿,竟开始乱舞。
(不会把我当成predator了吧;还是说,飞翔时需要御风而行?我可吹不出那么强大的气流。)
可几秒后,还是躺着。
本以为、是文静的生物呢。
那透明的翅膀,还是静态时比较美。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要是用手帮它,说不定会扑棱到脸上。
遂跑到附近的树下,拾了一段枯的长树枝。
它自己凭着树枝又翻又飞。。
落到了地上。
再三确认。。不再是仰着的。
ok。任务完成。
呐,就此别过,祝你好运。
休息一下,要是还能飞的话,就飞走吧。
下次再这样,可就没人帮你了。
说不定还会被巡逻的猫吃掉(此刻没发现有猫。如果有的话,可能又要迟一些才能回家了。)
想到动画电影《穿靴子的猫》。
还想到x战警里博士和万磁王的对话,good bye和good luck.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知了知了。
想到那个“满了吗”的故事。往桶里放石头注沙倒水那个。
以前和燕子讨论过知非。
燕子说古人用的这些词很雅致。
五十知非?
我并不知道这个。常听到的是五十知天命。
知非这个词也是谢春花专辑的名字,还是谢春花的本名。
古人。啊今天半睡半醒之间想到。。
(想记下来但又睡去)
古人是含蓄的。
很多话都不直接说出来,常常会拐弯抹角。
比如那个“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比如教书先生和萝卜/罗帛/锣钹的故事。
比如很多古诗表面上的意思和真正想传达的意思并不一样。
再比如人们以物喻己。
上面两个也想到了例子,但现在不能说。。(好像第二个已经提过了,是和范仲淹有关的)
姑且埋个伏笔,也许有一天会填,也许不会。
※上次提到古人炼字。
写文章也是一样。
每次看,都觉得还有可优化之处。
若是再隔上一段时间,那感觉就更明显了。
有的时候看自己从前的文字,大有“不堪入目”之感:写的什么玩意儿,简直狗屁不通。。
抛开那些世俗的东西不谈。
文人,大抵都在追求一种完美:要把文字写得让自己满意,如行云流水。
不只是现在的自己,还有未来的自己。
又想到曾分享过的诗,《苦吟》。
“吟安一个字,断数茎须。”
还想到那句,true artslowgrow.
唔。。又“毕业”一位。
(graduated,还有“出师”的意思)
寒梅好像已经读到了最新章。
怎么说呢,有人追读的时候,会期待ta尽快赶上现在的更新,以给“今天”添些许共鸣。
通读以后,却又希望ta还没读完。
至于原因。嗯,读者越多,压力越大。
压力大,握着笔的手,就容易颤抖。
(想到毛笔字;虽然我完全不会写)
但是呢,还是希望自己是随心所欲的。
就像那句话说的dance, like nobodywatching.
从前都不太明白这句话。今天猜测,应该是一种忘我、无他的境界吧。
专注于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单纯的享受这过程。
像语言学教程里说的,for the sheer joywriting,不是为了任何人而做,也不是为了任何目的而做。
执一分匠心,沉醉于创作本身。
就抛开杂念、进入状态,纵然火烧眉毛,也气定神闲、安之若素。
或许这也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一种解释吧。
彩带,挥舞彩带。。
想到俄罗斯卡农潘婷励志广告。。
(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没以为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