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秉承了张角的意志,是要替他父亲完成黄巾军的大业,所以不管怎么说,张角遗留下来的意志还没有熄灭,张宁在接替张角,保护住黄巾军最后的一些血脉。
“宁儿姑娘,如今天下什么样子,想来你比我更清楚,你觉得黄巾军,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你还觉得黄巾军能够推翻朝廷吗?退一步讲,占据一州数郡之力,我其实自己也可以做到,你看,现在的我,不就已经做到了吗?”
刘争并没有否认张宁,也没有和张宁争辩黄巾军还有没有能力推翻朝廷,他只是反问了张宁一句,让张宁自己去想,这黄巾军是否还有能力和朝廷一战。
至于最后一句话,刘争也不知道张宁是否知道,刘争最近占据了交州的事情,不管张宁知道与否,刘争如今自己混的也算是还行,比其他的黄巾残党,刘争可以说是好太多了。
被刘争这么一问,张宁的小脸立刻变得更加惨白,如今黄巾军是什么状况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冀州一战后,黄巾军元老,死的死,逃的逃,百万大军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只留下了几股小势力分别逃往附近的州郡。
这些人,虽然明面上打着黄巾军残部的旗号,其实都已经沦为流寇,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并且终日以打家劫舍为生存方式和流寇没有区别。
就算是有人站出来响应黄巾军的指挥,那些分散在各地的残部,也不会主动过来投靠,真正忠于黄巾军的嫡系势力,已经没有多少。
黄巾军其实名存实亡根本在这乱世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刘争同样清楚的很,汉末时期的黄巾军虽然多次有残党站出来对抗朝廷,可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被镇压,而且各地黄巾军根本没有共同对抗朝廷的心思,不过都是为各自的利益而战。
这样的散兵游勇式的对抗,对刘争而言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也不是他想要追求的,他要的是一个类似于现在这样的个人崇拜统治。
他一个人便能够牢固的指挥全军,只有上令下达,全军一心,让所有人在他的调配下进行战斗,才能够利用仅有的资源,对抗朝廷。
若他继续留在黄巾军之中,必然还会受到黄巾军残部以及元老等各个等级的官员牵制,不但无法调动黄巾军其他兵马不说,甚至还有可能把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部队也搭进去。
这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操作,刘争又怎么可能想不明白。
所以直接退出黄巾军是当初他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况且刘争在此时看到张宁等人,带着一万余人来到邵阳时,刘争心中也已经猜测到了,多半是赵弘等人在南阳混不下去,才会到这边来,否则如果赵弘和张宁真的还有能力对抗朝廷的话,又怎么会带着人马到这偏远之地来呢?
“这么说,你是打定主意不再回黄巾军和我们共同对抗朝廷了?”
张宁沉默了片刻,一双眼睛不断的在左右扫视,似乎在沉思什么,想清楚之后重新看向刘争,冲着刘争询问了一句。
“宁儿姑娘,加不加入黄巾军你还觉得有意义吗?不过一起对抗朝廷,这一点我们确实一直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就算我不加入黄巾军,我们也可以一起对付朝廷!”
不管怎么说,如今朝廷解决了冀州王芬的事情之后,必然下一个肯定会拿刘争开刀。
刘争若是能在这个时候争取到张宁这些人的帮助。也算是多了一些人马可以利用,胜算会大一些。
张宁手下的这些兵马,都是黄巾军残留下来的精锐,并不是刚刚招募的那些没啥用处的老弱病残,一但上了战场,多少还是可以发挥出一些作用的。
得到刘争这样的回答后,张宁的脸上明显是闪过一丝失落。
不仅仅是一丝失落,还有更大的遗憾在其中。
要说这世界上还有谁想要为黄巾军做最后的努力,只怕也就只有张宁这个有着女儿身却有男人不服输思想的姑娘。
她想要继承张角的意志,继续奋斗下去,可单凭她自己的力量。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在这汉末风云之中根本没有任何的能力。
她从冀州那一场大战下活了下来,带着自己的兵马,好不容易逃到了汝南。却发现刘争早已带人撤走,汝南只剩下一些残弱老兵,虽然当时的汝南依然还处于黄巾军的占领之下。
接管了汝南后的张宁立刻重整旗鼓,想要依托汝南这个地方,继续和朝廷抗衡。
张宁虽然是女儿身,但她的能力还是有的,千疮百孔的汝南郡在张宁的简单治理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便恢复了一些生机。
张宁还联合了南阳的赵弘,一度让这两个州郡的黄巾军再次死灰复燃,一时间聚集从冀州逃走的残部,兵力达到五六万之多。
可是好景不长。
南阳毕竟还是一个令很多诸侯都觊觎的地方。
刘表一面派人攻打荆南四郡,剿灭郭石的起义,另外一边又让黄祖率领麾下的人马联合从洛阳而来的朝廷兵马,继续对南阳汝南一带的黄巾残党进行围剿。
本来以张宁和赵弘等人联合起来的数万兵马,也不至于在短时间里被朝廷的人马击溃。
可是冀州的王芬,在上个月被皇甫嵩击败之后,冀州的朝廷大军终于解脱出来,无事可干的皇甫嵩,顺带班师回朝在路途中就将汝南和南阳的黄巾军给顺带剿灭。
张宁就算指挥有度,奈何麾下人马毕竟还是实力不够,加之武将层面也比不上皇甫嵩麾下的精良,一番战斗之后便遭遇败北,汝南城丢失。
好在城虽然是丢了,张宁在褚燕等人的护送下,还算是安全的逃到了南阳。
为了不继续在南阳坐以待毙,张宁知道,留在南阳也是死路一条,所幸想到了刘争,刘争攻占交州。如今和蔡瑁在桂阳、长沙郡一带对峙的消息传到了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