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10月28日,这将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最重要的一天,堪称一个里程碑的日子。
这一晚有64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选秀球员,正式加盟了还不足一岁的甲A联赛。
与此同时,自然也少不了另一半失意的灵魂。
今晚参加“选秀大会”的新秀足有上百人,但最终只有一半人能得偿所愿。
但也不是说落选秀就无法加盟甲A联赛了,只要能在交易日期截止前通过了俱乐部试训,依旧能得到一份为期1到2年的保障合同。
其实,甲A联赛的选秀规则,本就有一条:24岁以上的球员,可以不参加选秀。
但今天还是有那么多的大龄新秀,主要是因为不参加选秀,以及落选秀的球员在自身待遇,以及俱乐部重视程度上,都无法与被选中的球员相提并论。
此外不参加选秀的话,能够签的合同年限最高也只有两年,而且无法加入任何的球员选项。
这也是为了鼓励球员将来都参加选秀而故意设立的规则,毕竟“选秀”本身就是非常有噱头的一件事,对于提高甲A联赛的影响力和关注度都有好处。
至于是否会有落选秀逆袭而上,最终成为名震甲A联赛的巨星,甚至更进一步响彻全球?
首先,这绝对是足协本身希望看到的一幕,吴杰也认为将来肯定会有这样的人,但一定无比稀少就是了。
此时被选中的各轮新秀们,基本都会在一周内与俱乐部完成签约。
今年虽然只是甲A联赛的首次选秀,但在规则完善程度上已经不差了,毕竟体部和足协为此筹备了好几年,这期间又有小团体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醒。
所以甲A联赛在各项规则和赛制的完善程度上,某些地方甚至比欧洲和美国的体育联赛还要科学先进。
这会不过是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很多先进的制度和规则还无法执行,但他们并不是没有准备,只要等将来时机一到,甲A联赛在这方面的进步速度将回是肉眼可见的迅速。
甲A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准确的开战时间是11月底。
这比欧洲的联赛晚了一些,主要是受到了奥运会等因素的影响。
下个赛季,甲A联赛的开赛时间将提前到9月份,这样就与欧洲各大联赛区别不大了。
至于赛程上,联赛方面是每支球队都要进行主客场的交手,那么每支俱乐部在联赛部分都要打30场比赛,积分采用领先世界的“三分制”,也即3场平局才能顶上1场胜利。
而在杯赛方面,暂时只有一个“中国体育基金会”出资设立的“复兴杯”。
今年也同样是“复兴杯”成立后的第一届,总奖金方面高达两百万美元,但暂时只囊括了甲A和甲B两个联赛,一共32支队伍。
“复兴杯”的具体赛制并不复杂,采用最常见的主客场制。不过在第一轮为了避免强队提前相遇,所以要求甲A球队在首轮不能碰面。所以第一轮都是甲级队打乙级队,到了16强后才开始打乱抽签。
这样一来,今年的甲A俱乐部算上联赛和杯赛,至少都得打32场比赛。
如果再加上1986复办并改名“亚洲俱乐部冠军杯”的亚洲区杯赛,那么理论上能拿到三冠王的球队,一个赛季要打整整51场比赛!(这个位面的亚冠,此时有16支队伍参加,小组赛要打6场,淘汰赛夺冠要打5场)
这么多的比赛可不是想打就能打,所以接下来的一周,各国媒体除了争相报道甲A联赛刚结束的选秀大会外,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质疑。
这些质疑的声音主要针对中国有没有足够的基建,去支撑一个世界第三面积的国家,举办时间跨越超过半年,空间跨越时常超过上千公里的职业联赛?
这确实是一个合理的怀疑,实际上体部和足协之所以筹备了四五年时间,很大原因也是在等待国内的基建达标。
哪怕不提出国打的亚冠,单是要实现跨越中国东西南北的跨省比赛,只靠铁路交通就基本不可能,必须要通过空中的航班才能做到。
否则光是国内的联赛+杯赛,每个赛季加起来就要打三四十场比赛,这在五年前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这个交通上的前提条件,今年的中国终于能初步满足了。
当然了,XJ队还是无法在本省拥有这样的交通条件,所以未来几个赛季的XJ队,只能在省外租借球场进行比赛。
而除了交通条件外,是否有足够多的现代化球场,同样是连不少中国球迷都不清楚的问题。
现在中国足球正式职业化了,新的“甲A联赛”就不再是以前单机的“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了,以往那些菜地、沙地一般的破小球场,自然不能满足职业化联赛的需求?
不说别的了,光是为了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海外球员,他们也必须拿出足够多的现代化球场。
这可不是面子问题,而是职不职业的问题。
这么多人都慕名而来,连欧洲美洲都在关注的足球联赛,他们要是连足够多的合格球场都拿不出来,那连吴杰都会感觉很不职业。
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被足协轻松的解决了。
此时那七座中东和东亚各国孝敬的“友谊”体育场,现在就已经有两座建成了,其余的两年内也会陆续建成,这就让至少七支俱乐部拥有世界级的主场(同一城市的俱乐部,可以合用一座体育场)。
体部和足协这些年也不光是对亚洲各国威逼利诱,他们这么多年通过卖球员,收保护费,从全世界抢来了那么多外汇,兑换成人民币也不是小数目了,当然有一部分被投入到了球场的建设上。
所以到今年年底,半数省会都有了兴建过半,或是刚刚建好不久的新体育场。
这些自己掏钱打造的体育场,论规模和现代化自然不如那七座“友谊体育场”,但也足以容纳三四万人到现场观看了。
如果将大部分座位都拆掉弄成站位,那容纳个五万人也不在话下,足以符合职业比赛的使用要求了。
这时再算上一些老体育场和球场,经过改造后也有不少能符合现代化比赛的要求,所以中国在球场方面的基建并不差了,并且在两三年内还会有一个飞跃性的提升。
毕竟,这些基建可不光是为了甲A联赛建立,而是为了明年在中国举行的“全球第一届女足世界杯”而筹备。
当然了,更多还是为了举办本土世界杯而筹备。
他们虽然来不及申办1990年的世界杯了,但因为在上届世界杯上抓住了国际足联的小辫子,同样狠狠威逼利诱了一番,所以此时基本确定了1994年的世界杯将会在中国举办。
这一点身为国际足联副主席的李凤楼,以及4个来自中国的国际足联理事会委员,都可以确认这事不会再有什么波折了。
于是在交通和球场都初步满足了要求后,中国举办职业联赛的硬件要求已经达标了。
至于软件要求嘛,这个就更不用操心了。
比如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难解决的转播技术、相关专业人员、设备硬件等要求,对于这时的中国都不再是什么问题。
首先是转播技术方面,作为向本届汉城奥运会提供了“在线包装系统”,以及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转播技术上中标最多的国家,中国在这方面得益于联想公司的深厚技术储备,可以预见即将到来的甲A联赛第一个赛季,全世界都将看到许多连欧洲都没有的新颖转播技术问世。
中国在这方面确实让很多欧洲国家都羡慕嫉妒,一场精彩的现代足球比赛转播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太多难题无法解决了,这里包括了——全场机位数量、大倍率摄像机使用数量、数字化在线包装系统、以及转播团队的整体素质等软硬件技术来共同决定。
这里首先就得有足够多的相关从业人员,以及专业人才,毕竟往往一场比赛需要的转播团队,动辄就得三五十人才能初步满足。
但中国在这方面早有规划,实际上从1982年的世界杯开始,体部和足协就每年都会派出数量庞大的技术、管理人员,组团前往欧洲和美国进行学习、交流。
而且体部作为最先废弃了“顶班”恶习的试验田/大恶人,这么多年下来早就淘汰了大量子承父业的不称职人员,同时储备了各个相关领域的庞大人才,甚至体部下属的各个体育协会的领导们,这会也大多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素养。
这里也包括足够多的优秀裁判,足协为此甚至建立了专门的“足球裁判学校”,以及针对裁判收受贿赂设立的监察部门,主打的就是一个专业+廉洁。
这些还都是专业人才上的努力,甲A联赛在追求“公平”和“技术”的创新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欧洲联赛——他们充分利用了联想公司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划时代的创新改变,以及不少开历史先河的技术应用。
比如,甲A联赛实施了全球独一份的“鹰眼技术”,该技术解决了靠人眼很难分辨足球是否整体越过门线的问题,因此甲A联赛将不会再出现“门线迷桉”。
当然了,作为正以世界最先进、最廉洁为目标前进的“中国足协”,也很清楚不能让高科技喧宾夺主,进而毁了足球。
足球比赛中的魅力绝不止输赢那么简单,某些时候足球赛场上的错判,甚至就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
但这种魅力需要掌握一个“度”,最好是能在大体公平公正的基础下,额外给足球比赛留一点“犯错误”的空间,让比赛具备一些偶然性的因素,这样才能让足球比赛具备恰如其分的惊喜和意外。
所以“鹰眼”技术的运用也有限制,中国足协就明确了两个使用要求:1、不能打断比赛,2、优先支持裁判判罚。
这说白了,就是裁判不需要通过中止比赛或回看录像来判断进球与否,哪怕判错了也优先支持裁判的判罚。
但与之相对应的新规则,就是在比赛中的两支球队都有“挑战权”。
现在执行的规则是:双方教练在每场比赛中,可以在球员被出示红牌,以及对“足球是否整体越过门线”,或禁区内犯规判罚点球时,上下半场各使用一次“挑战权”。(上半场不用,不能留到下半场)
这个挑战是指:可以强行要求裁判组看一次录像回放,如果真误判了可以改判,但没误判就得让主教练吃一张黄牌,累计两张黄牌要被罚出场,并且禁赛一场。
这种“挑战”显然是被当成了比赛中的“魅力”之一,而不是为了追求绝对的公平公正,但在这方面(公平公正)依旧比欧洲联赛强得多。
甲A联赛除了在新规则和新技术上有划时代的进步外,转播方面的软硬件有着更多的先进和独到之处。
就以央视体育频道为例,每场转播的比赛都会有十几台摄像机基本覆盖全场外,还设立了一些特殊的底线机位,甚至连球门后的球网上都安装了一台微型摄像机。
这些不同位置的摄像机,使得电视前的观众有了更好的转播视听画面,更好地呈现局部和特写。
此外甲A联赛还使用了全球领先的“联想第三代在线包装系统”,这套系统的最新版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直播画面和场上数据,比如精确计算距离,精准画出9.15米线,以及人墙是否退到9.15米之外的距离等等,从而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和解读场上的更多细节。
但要说这款系统最牛逼的地方,还是突破性的加入了3D虚拟特效,可以划时代的做3D动态的出场阵容演示,比如赛前或中场在介绍球员名单时,后台可以利用系统内嵌入的3D引擎,向观众提供部分明星球员的虚拟3d画面。
这些3d模型虽然还非常简陋,但在比赛转播上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即便在本届奥运会上都没见过,绝对能让全世界的球迷目瞪口呆,直呼神迹!
但这还没完呢,等到了明年的“第一届女子世界杯”上,他们对于摄像机位的要求会更高,不仅每场比赛的机位数量都会翻倍,甚至还会出现专门追踪明星球员的特殊机位。
这时可以试想一下,当女足那些不逊色女明星颜值的球员被近距离追踪时,当她们的面部表情,以及比赛中的动作细节也一览无遗,甚至连甩头发时飞溅的汗珠都清晰可见时,由此打造的视听画面会对观众有怎样的震撼?
而甲A联赛具备了如此多的规则、技术上的创新,乃至革命时,又将在世界范围,至少在亚洲范围内掀起怎样的轰动?
“嘿嘿,至少试运营结束后的下一份转播合同和广告合同,绝对得翻上一番了!”
吴杰很清楚这些规则上的创新,尤其新技术上的应用,将对“甲A联赛”的商业运营,特别是吸金能力有多大的帮助,因为这一切在1990年前后都具有划时代的吸引力。
至于这个位面在外人看来促成了这一切的中国足协,应该很快就会成为让全世界足球迷都赞不绝口的伟大存在,搞不好再过几年就要让欧洲人来反向取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