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车上就这事调笑一会后,苏岩问黄老师怎么也一起来了。
黄小厨脾气还真的好:“我今儿正好没事,听说老胡要来接你,反正都闲着,就顺便,昨晚把苏导你的节目都看了看,多多笑的不行了。”
“您自己认为怎么样?”苏岩关心的是这个。
对方应该是早有考虑,直接侃侃而谈。
“创意不错,特别是体现在《星!吃货》上面,环节设置很巧妙,笑点也足。”黄老师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缺点也明显,快餐类节目,观众容易审美疲劳,不过我没想到,你只做了短短几期,马上就改版了。”
老胡在边上搭腔:“他可厉害着了,版权卖给自己人,捣腾出《新!冰箱》,直接原地起飞。”
“嗯,冰箱我也看了,这个节目好,整个深度完全不一样,适合一家人一起观赏。不过收视率好像有些夸张了。”
苏岩竖起大拇指:“黄老师看的清,这主要是老胡的功劳,大明星嘛,拉起一期节目的收视还是很轻松的,特别他又极少参加综艺,大家都在好奇,效果自然就上来,后期能有三分之一我就满足了。”
胡帅在一边很得意,苏岩不想看,顺手拿了个小枕头作势要扔,让对方大喊你就这样对待恩人的吗。
苏岩啐了他一口:“你算哪门子恩人。”
黄小厨看俩人闹的欢:“你们认识很久了?”
老胡一脸嫌弃:“上次录节目才第一次见面,不过这人不要脸,被缠上了,没办法。”
不理胡帅在边上搞怪,苏岩拿出包里的文案递了过去。
没想到对方这么急,不过黄雷还是拿过来开始看着。
胡帅这里自然的压低些声音,和苏岩闲聊。
整个文案不长,花了十几分钟粗粗看了一遍后,黄雷没有急着发表意见,在那思考着,耳朵边时不时传来两人的大笑声。
看起来他们关系还真是挺不错,胡帅是娱乐圈里楷模,好感度可以排名前三,能够被他视为朋友,这导演还真不简单,尤其还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
“苏导。”黄雷笑笑:“看完了,不过好像和你之前的创意完全不同,不是那种正统搞笑综艺,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苏岩转过身,面对着黄雷。
“没错,现在的观众一说起综艺,除了相声小品这些传统节目,就是请明星做访谈,玩游戏之类的。”
胡帅和黄老师同时点点头。
“在我看来,综艺就像字面的意思,综合的艺术,它是包容一切的,只要拍出来能让人感到身心愉悦,不一定是需要哈哈笑出声那种才能被称综艺节目。
我称这种形式为‘慢综艺’,不需要特别的游戏环节,不玩梗,照样有让观者能陷入其中的魅力。”
其实苏岩最佩服的还是罗英石pd,他的慢综艺真是做成了经典,《三时三餐》,《花样的旅行》这些,没有刻意去制作笑点,参演的也不是笑星,可就是让人欲罢不能,豆瓣也高达9.5分以上。
现在,‘慢综艺’这个词对于胡帅两人还是第一次听说,都在那细细评味。
“现代人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可以说都很辛苦,那能不能做一档节目,让明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
也不特意去设置情景,多添加一些生活化的的场景,这样我想来效果肯定也不会差。”
黄雷想了想:“不过你现在这档节目,好像没有完全体现你要的意思?”
苏岩点点头:“这个其实算两者皆有吧,首先剪辑出来肯定是一顿饭接着一顿饭,但中间表现的种种就是慢综艺要宣发的东西。”
胡歌拍了他一把:“你的意思是拿黄老师做实验?”
苏岩白了他一眼:“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也是在摸索阶段,但黄老师参演这节目,口碑肯定不会差。”
黄雷眼角抽了两下,说道口碑忽然想起了《深夜食堂》,在网上可是被喷的不成样子。
“黄老师,我有研究过您之前的一些节目,各种角度来说,都是最契合我们的,所以,在这里正式向您提出邀请。”
本时空和原来不同了,黄老师的《爸爸哪去了》,《挑战》等节目都不存在,可是口碑不好的《食堂》依然是那样,现在也稍稍有些尴尬。
虽然大咖不缺资源,却爱惜自己的羽毛,对于电视剧的选择就更加谨慎。
所以苏岩才这时候主动提出,质量黄雷自己会判断,就算不尽如人意,也不会有引发太大的负面效果,而且还能保证曝光度,对于他是可以说没有任何坏处。
看对方没有马上拒绝,苏岩趁热打铁。
“至于片酬,咱就按最高执行,拍摄周期大概三个月时间,实际拍摄预计一个月左右,节目组可以配合您的行程。”
见黄雷一会没说话,在那沉吟,老胡出来打圆场。
“啊岩你也别急,黄老师就算同意,也要和经纪人和公司说的,肯定不能马上答应你的。”
苏岩点点头,不过心里还是有些遗憾,没能得到对方口头承若。
三个人就聊些轻松愉快的话题,随着车辆不断行驶,渐渐进入了市区内。
“黄老师,您一会回家不?”老胡问。
“没事,和我家那位请过假了,今天不回都行。”黄雷有些兴奋。
“那成,我让人再多订个房间。”胡帅拿起电话。
“你行程结束了?”
“明天下午还有个封面要拍,后天回上海。”
“那就不用再开房间了,和你们年轻人一起呆呆挺好,让我感觉也更有活力。”
黄雷和老胡关系好,是娱乐圈里都知道的。
当年老胡出了车祸,他正在宝岛进行讲学,是自己媳妇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当场眼泪就下来了。
曾经自己有一位挚友因病去世,从此封麦不再唱歌。
听闻胡帅出事,可自己却帮不上忙,甚至连马上赶到身边都做不到,心里非常内疚。
后来终于没事,才让一颗心放了下来。
那封写给胡帅的信更是感动了许多人。
特别是最后那一段,虽然平淡,但透露了真情。
(记得有一次胡歌问我是否还记得有一年去上海戏剧学院的院中有人喊我的名字,我回忆了一下好像是有。那次是我去上海看景,顺便去参观上戏校园,我走到教学楼下,有人推开窗户喊了句“黄老师好!”胡歌说,那个喊你的学生就是我。我笑了,说至今我都后悔当时没有记清那个窗口探出头的学生,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