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又见过他几次。有两次,还是在那座青楼的外,他正同青楼的老鸨争执。
那条路是我们回府常要经过的路。
老鸨实在烦他了,便喊了几个龟公出来轰他走,他还是不躲,跟几个龟公扭打在一起,还是一味的被人打。
就算看见我了,也不会央求我救他,一边被人拳打脚踢,一边对我嘿嘿傻笑一番。
渐渐的,我也开始喜欢这个年轻的小太监。”
二人坐在车里,郭暧对鲜于燕慢慢讲起,他和鱼诺海初见时候的故事。
“一个小太监老往青楼跑干嘛?难怪老鸨和龟公们烦他。”鲜于燕不在乎的咕哝着。
“呃。我救下他,他也只是照旧对我嘿嘿笑笑,就跑了!有一次,我实在好奇,便请他到小仙居吃饭。
我以为能问出些什么,当时他小小年纪,口风却很严。只说父母不在了,无依无靠,被个老太监发现,就跟着做了小太监,只字不提到青楼门前闹事的事儿。
很多次,我回家路过那座青楼,都遇见他在那,要么正同人争执,要正被人揍。
有时候,我干脆不管他,他对我嘿嘿傻笑一番,我也对乐一乐,继续打马走怪,事后他见到我,也不说什么见怪的话。”
“啊!你经常见他被挨揍,然后你们就成了朋友?”鲜于燕打趣儿。
“勉强算是吧!但一直交往不多,后来安禄山叛乱爆发,父亲投奔了在灵武登基的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我们举家则迁往万州避祸。那时候起,就再没见过他。
长安收复之后,我们迁回长安旧宅。
后来四处游荡,发现那家青楼竟然还在,安禄山大军攻来,城中的许多百姓都来不及逃走,像青楼这样的地方,纵然是在叛军的占领下,也总会有生存下去的手段吧。粗野的北方蛮族,来到长安,大概正需要这些声色犬马的享受。
还是像战乱之前那样,我经常会走那条街回家,路过那座青楼,但是没有再见过那个纤瘦的小太监。
回到长安,大概又过了月余。
一天夜里,宵禁的梆声刚刚敲起来,我在外与人吃完酒正赶回家去,忽然听见前面一阵急促的锣声。
是火警。我打马快走几步,赫然见到前面冲天的火光,走得近了,发现正是那座路边的青楼。
那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楼宇,有四层高。每一层都燃起了大火,火焰像龙蛇一般不断的从窗子里钻出来,条动作。
楼里,更有凄惨无比的叫声,男男女女,撕心裂肺一般的喊叫着,虽然看不到里面的情形,但可以想象出,那是一座火的地狱。
楼外有街坊邻居围观,也有衣衫不整的男女,看来是青楼里的客人和姑娘。
楼上,不断有浑身着火的人跳下来,火烧加上跌摔,跳下来的人,大多当场就死了。
人们怕被跳下来的火人砸到,楼前,于是空出一片弧形的空地。
我打马走得近些,火光烤的人脸生疼,热气熏的我酒劲儿上来,竟然昏昏沉沉的。
就在我想要离开的时候,猛然发现人群最前,有一个人,他似乎不怕火焰的炙烤,也不怕楼上火烧的人跳下来,他站的比大多数人都更靠前两步。
那人身形高瘦,正是一副太监的打扮,看服饰,品阶已经不低了。
长高了,原本凹陷的脸颊,也渐渐丰润起来,我断定,他就是那个常在这座青楼前,被人揍的那个小太监。
他好像有所感应似的,回过头,也看到了我,照旧嘿嘿嘿嘿的,冲我傻乐一番,又转过去,仰着脸,望向楼的高处。
当他望着那火之地狱一样的高楼,听着那些不绝于耳的惨叫,他的脸上,还是带着微笑。
我身子一晃,错开纷纷的人群,看见他腰间带着一柄弯刀。
过了这许久,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升官了,练武了,一个太监,还配了刀。
我看了一会,火烤的热气让我的酒劲儿越来越厉害,头愈发的昏沉,便一顿缰绳,从人群中退了出来,绕路回了府中。
火烧青楼的事,过后没多久,他来找我了,那是一个黄昏,碰巧那天我也在家里。
那是他第一次主动来找我,他约我出去,就在我曾经请他喝酒的小仙居,他回请了我。”
“那间青楼是他烧的?”鲜于燕打断郭暧,问道。
“不知道,我没问,他也没说。”
“我看一定是他烧的。”鲜于燕一努嘴。
“哈哈哈哈,但你终究是猜的。怎么,你要缉拿他?”郭暧笑起来。
“呃。当年那宗案子,说来奇怪,我们几经查问,并没有可疑的线索,后来几经逼问之下,老鸨竟然承认是自己和一个龟公,在房间苟且之时,不小心弄倒了蜡烛,引燃了帷幔,才烧起了大火。实在没有别的线索,也就据此结案了。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个人。”
“哦?那老鸨并没有死么?”郭暧疑惑。
“老鸨惹你啦?你想她死!”
“你想啊,鱼诺海几次跟青楼那帮人争执,若是结怨,自然是跟老鸨结怨。假设是他放的火,又怎么肯让老鸨逃脱呢?”郭暧推理起来。
“噫——呀,你这样说不无道理。那这鱼诺海岂非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他一直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啊!”
“他请你喝酒,都说了些什么?”鲜于燕追问。
“酒,倒是喝了很长时间,从黄昏一直宵禁时分;话,也说了不少。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说了那么久,什么都没说?你也跟着奇怪起来了。”鲜于燕一拍肚子问道。
“一开始呢,他先干为敬,说了句谢谢。然后说,他叫鱼诺海——”
“等等,等等,那个时候你才知道他叫鱼诺海?”鲜于燕又禁不住打断了郭暧。
“是那个时候,他才告诉我,他叫鱼诺海。”
鲜于燕明白郭暧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郭暧也不肯定鱼诺海这个名字,就是他本来的名字,许多人了做了太监,有碍祖宗颜面,都会改姓换名的。
鲜于燕听郭暧继续说下去,“后来他说,他跟了李辅国大人,进了察事厅子,有了佩刀,不会有人再敢随便欺负他了,说完,他还炫耀似的拍了拍腰间的刀。”
“就是他现在腰间所挂那把弯刀么?”鲜于燕还是抓住不放。
“恩,就是现在这把,鲨鱼皮鞘,紫铜鎏金的刀镡,刀鞘也是紫铜鎏金做了箍子,看他拿在手里,非常的喜欢,那对他来说,算是很华贵的东西了。我当时觉得,他爱刀鞘,更甚过可以让他不受欺负的刀锋。”
“所以,他也没当你的面拔出来,挥砍几下?”
“没有。后来,我们聊了些长安的风物、变化,谈了许久,可他还是一个谜!”
半个时辰后,马车到了归义坊外,二人付过车马费,下车步行。
“你确定能找到什么蛛丝马迹?”鲜于燕,对鱼诺海的话,还是有所保留。
“是。追查边令诚的事时,我就来过这里啊。”
“就你说过的,那次在永福悲田坊,那两个姓羽、姓松的人?”
“是啊。那天夜里,晋州城外,厮杀的两拨人,白头带子的头领,一个叫羽归林,一个叫松下风。无论声音,身形,以及我元识的感知,都肯定是我初探病坊遇见的那二个人。当初只知道了他们的姓氏,还多亏无影刀客喊了一句,才知道了他们的名字。”
“你现在已经不再把无影刀客,当做鱼诺海了?”
“这件事,不如先存疑搁置,静待他日水落石出,岂非更好?”郭暧回头,对着鲜于燕笑笑。
唐时的病坊,大多由官府、寺庙出资建设、维护,如果有善男信女、官员商贾前来救助钱物,当然更好。
鲜于燕扮作大夫,郭暧假装来施舍银钱,轻易便进了永福悲田坊。
鲜于燕,的确是有些医术的,只是不知深浅。
病坊里,住满了战乱时留下的孤儿、老人,有一些受过西明寺帮助,或干脆自己也是在病坊里长大的大夫,在里面照料他们。
郭暧捐了三十两银子给病坊的主事,然后帮着鲜于燕,为病坊里一些人诊治。
病坊里前前后后几个院子,每个房间里,都注满了人,每一间老弱病残都有,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郭暧、鲜于燕也正好借此,一步一步向里走去,不断的给人问诊,无论瘫卧在床的,还是身体健康的,都望闻问切一番,算是例行的检查。
病坊里,大多都是这个样子,一两个主事的,几个帮贡,几个大夫,战乱时节,老弱病残就多一些,大家有些忙不过来。从这些看来,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要给人诊治,也十分的方便观察,屋里屋外,上下左右,都看得清楚。
哎呀!一直看不出什么端倪呢?那天夜里明明看到那两人在这里,院子是一样的院子,房间是一样的房间,怎么竟如此的毫无破绽?
两个人有些累了,叉腰站在院里,瞥了彼此一眼,没说什么。
就在二人呆立的时候,一间屋里传来个声音:“阿弥陀佛,二位施主,有劳了,进来歇歇吧!”
原来最后一排房子,正中有一间小小的佛堂,一个僧人在里面供养着如来和观音。
这里既是西明寺兴建的,有佛堂很正常,有僧人引领大家诵经,也可以消除大家心中的怨念,的确是一件好事。
大概是要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孤儿老人,所以,佛堂修的很小,只供奉了二尺余的如来,一尺五寸余的观音。小小的案几上,有三碟干果,两边烧着蜡烛,地上是一具脸盆大小的铁鼎,里面烧着香火。
喊二人的,便是这佛堂里的和尚。
长安城里,一些有心的官家商贾,捐了银钱,又带着外边的良医,来为病坊里的孤儿老人问诊的,是常有的事。所以,佛堂里的僧人见他们行事,并不奇怪,看他们是累了,便招呼他们进内喝杯茶水,歇息一下。
“二位施主,有心了。这边喝杯茶水!”僧人合十施礼,忽然瞥见郭暧右腕上,也挂有一串佛珠,知道是一位俗家弟子,更深深鞠躬,再念了一遍阿弥陀佛。
“师父费心了!”二人进内,见佛堂里有几具蒲团,便捡了坐下,僧人奉上了茶。
“二位施主,不知是哪家的善人,也好让僧人在佛祖面前,多多诵念!”和尚面目慈悲,合十双掌问起。
官家求升官,商贾求发财,这些善男信女,纵然有心的,每每来时,也是于佛祖有求的,僧人这样问,也是礼数。
“哦,敝家姓郭,在东市做些瓷器生意!”郭暧呷了一口茶,对着堂中的佛祖和观音,半真半假说了句,希望佛祖和观音不会怪罪。
“哦,原来是郭施主!看施主也是信徒,真是有心了,往日里并不见得二位,莫怪僧人无礼才好!”和尚一直很客气。
郭暧、鲜于燕,与这和尚慢慢攀谈起来,偶尔的四下看看,没看到什么异状。
仔细看看,却发现那尊铁鼎有些奇怪之处。鼎由混铁铸成,非常的厚重,自然不会因为平日里插几柱香,而晃动了位置。
可眼下这尊笨重的铁鼎,却似乎有被人挪动的痕迹,而且是经常的转动,不但三支鼎足下有明显的摩擦痕迹,就连铺在下面的方砖,都被磨出了三道极有规律的轨迹。看来是经常有人把它依照同样的方向,转动,又转回。
但这尊铁鼎本身也没什么奇怪之处,鼎腹上只有一个“万”字符号,也是一体铸成,双耳,也是一体铸成。莫非,在后边?
打定主意,郭暧便称叨扰多时,招呼鲜于燕便要离去,临走,向和尚讨了一炷香。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郭暧燃起香,摇灭了火焰,依礼数拜罢,便上前把香火插入了铁鼎积沉许久的香灰中。
鼎并不高,入香时还要俯下身子,只见他微微前倾,起身时,又借机向鼎后跨了一步,鼎后的符文,已清楚看在眼里。
郭暧一惊,这佛堂铁鼎后的图案,很不寻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