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七十三 司马懿眼中所看到的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毛玠这样一问,司马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顿时就激动起来了。

难道……

他忍不住了,立刻回答了毛玠。

“是,下官家中兄弟八人,下官排行第二。”

司马懿怀着莫名的情绪点了点头。

“除了你兄长司马伯达,你还有六个弟弟,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仲达,苦了你了。”

毛玠笑道:“当今州刺史和郡守的辟召之权已经受到了很大限制,没有前汉时期那样可以轻轻松松辟召属吏了,不过还是有那么一些职位可以由我来选择的。

你家要是有什么想要出仕的兄弟,不容易在洛阳做官,又不嫌弃我这凉州地处偏远气候苦寒,那你就让他来凉州吧,在我这里,至少也能谋一份差事,不是吗?”

毛玠这样一说,司马懿顿时一脸惊喜的看向了毛玠。

“使君所言……当真?”

“我骗你作甚?”

毛玠点了点头:“这一次调查组来查案,我这刺史府里也要好好地审查一下,人手也会有所缺乏,正愁没地方补充人手,我这边还要办事。

但是经过这一次审查,我才发现,身边人真不能随便选择,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手就不干净了,可我却什么都不知道。

仲达,做长官的,不能被蒙蔽啊,我也想知道些什么,可是能相信的人不多,你家兄弟若能来,我一定相信,也算是帮了我一个忙了。”

毛玠微笑着,向司马懿伸出了橄榄枝。

诸葛一家当然轮不到他,但是司马一家还是有点盼头的。

他们都是郭氏故吏,未来的前途很值得看好。

司马懿大为喜悦,原本心头的那一丝沉重感顿时被一扫而空,剩下的全是松快感。

“果真如此,那使君就是我家的恩人了!司马懿多谢使君!”

司马懿向毛玠郑重一礼,向他表示真切的感谢。

“哈哈哈哈哈!不必如此不必如此,仲达是个人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毛玠扶起了司马懿,满脸都是对他的看好和鼓励。

很显然,对于他来说,稍微动用一下手上的权力鼓励一下拉拢一下司马氏,是一件有好处的事情。

司马懿未来的前途也不会不明朗,毕竟他也是内阁出身,也是郭氏故吏。

现在拉一把,未来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

毛玠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他敏锐的直觉告诉他,他一定不会吃亏。

离开刺史府返回广至县的路上,司马懿依然没有从绝对的喜悦之中回过神来。

因为他是真的很高兴,非常高兴。

他羡慕诸葛亮,羡慕的就是他的背景。

他认为因为这个背景,诸葛亮才有为所欲为的胆量,才有为所欲为的底气,才有办成一切的勇气。

只是因为他的兄长是民政部右侍郎,而吏部尚书张昭与他家族的关系很好。

这一切是司马家族所没有的。

司马家族的长子甚至因为荀彧的问题而面临社会性死亡的严重局面,几乎失去了出仕做官的资格。

长子无法出仕,所以司马家现在全靠司马懿一人撑着。

司马懿现在如果不能打开局面,就不能给自己的六个弟弟争取出仕的机会,就不能恢复家族。

司马家族好歹也是成功转型的士人家族,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如果因为政治因素而失去了兴盛的机会,简直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过去,司马懿没有诸葛亮那么深厚的底气,但是现在,他至少有了一部分。

通过毛玠,他似乎拥有了一些底气。

毛玠固然不在中央执掌权力,但是毛玠只要能进入中央,必然是中央大员。

毛玠和陈宫,和曹氏,和兖州出身的那些官员的关系,以及他本身的资历,都决定了毛玠拥有进入中央呼风唤雨的资格。

让司马家族获得毛玠的助力,让一个或者两个弟弟成为毛玠的故吏,而自己继续走郭氏故吏的路线,让司马家族有了一条退路,这就是司马懿这一次冒险所得到的回报。

这份回报是很多人挤破脑袋都得不到的。

而他得到了。

此时此刻,司马懿忽然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对不起诸葛亮的感觉,但是……

他不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吗?

想必他并不会在意这种事情,今后,还能继续做好朋友的,对吧?

司马懿微微笑着,眼中所看到的,是无限美好的未来。

如此美妙的未来所代表着的,是他可以和诸葛亮平起平坐。

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做想做的事情,不会像之前那样感到十分的窝火。

对,就是这样。

有了后台,我就可以和诸葛亮一样了。

一定的!

司马懿看到的就是这些。

而此时此刻,远在洛阳城之中,郭某人眼中所看到的,则是激烈碰撞的未来。

为了尽快为魏帝国架构起一个完整的骨架,为这个帝国规划好日后前进的路线,郭某人所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

而他眼下正在筹备的事情,就是北伐草原的事情。

北伐草原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不能给鲜卑人太多休养生息的时间。

魏军需要一举杀入草原,荡平所有鲜卑人,彻底扫平草原对中原的威胁,然后打造畜牧经济区以长久掌控草原。

如此,赶在小冰河全面来临之前消灭掉北方的威胁,然后集中全力应付小冰河带来的威胁。

消灭掉了北边的鲜卑之后,魏帝国未来最大的隐患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年檀石槐时期鲜卑给东汉帝国带来的威胁和影响真的是非常之大,要不是檀石槐死得早,后代和连又非常无能,当时的鲜卑大帝国是真的有威胁中原政权的实力的。

而这一切,也是东汉帝国自己造成的。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鲜卑作为匈奴的仆从军跟随匈奴侵扰边境,由此,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

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汉明帝章帝时代,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匈奴对他们的压迫。

而后,直到汉和帝永元三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这才趁机占据了大草原,逐渐发展壮大。

郭某人一直都认为窦宪北伐北匈奴在战术上获得很大的成功,使得勒石燕然和封狼居胥一起成为汉民族军功顶点,但是在战略上,这是一次重大失误。

这场战争直接造成了鲜卑的崛起。

称帝以后,郭鹏抽空阅读了东汉政府官方藏书里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更加明确的认定这场战争就是一次战略上的误判。

窦宪力主北伐北匈奴根本就不是出于什么军事目的,而是一次政治上的冒险。

因为窦宪与窦太后宠臣刘畅有仇,派人刺杀刘畅,并且尝试嫁祸于蔡伦,结果事情败落,被囚禁在宫内。

为了保住性命,保住权位,窦宪已经别无选择。

窦太后当然也不会真的就放弃自己家里优秀的后代。

再怎么宠幸刘畅,太后执政当然要靠外戚,要靠血脉后代。

所以窦太后生气归生气,可还是要保住窦宪的。

但是窦宪这个事情做的实在是太嚣张,刺杀仇敌,惹了众怒,今天能杀刘畅,谁知道之后不会杀其他人?

这都不算死罪吗?

众怒难犯,窦太后不得不把他囚在宫内,一方面教训他,一方面也是在保护他。

虽然很想要放他出来,但是也不能明目张胆,只能想点别的办法,不然窦宪一出去估计就要惨死当场。

军功赎死就是很好的办法。

有汉一代军功最重,若以军功赎死,必然可行。

当时,正好南匈奴单于上表请求讨伐北匈奴,于是窦宪和窦太后抓住了这个时机,筹备北伐北匈奴让窦宪获取战功来对冲掉曾经的死罪。

这个消息出现之后,东汉朝廷对于是否要打击北匈奴进行了激烈辩论,持反对意见的人不少。

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匈奴早已不复当年极盛时期控弦五十万众的辉煌时期。

那个时候的匈奴已经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靠了东汉,北匈奴继续留在大漠,其人口大为缩减,势力大大衰退。

可以说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角度来说,当时的北匈奴和东汉帝国已经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别了。

东汉政府军对北匈奴的打击就像一个强壮的成年人暴揍一个熊孩子,北匈奴几乎没有战争东汉帝国的可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尚书宋意强烈反对窦宪北伐。

他认为北匈奴已然衰颓,不是东汉政府的对手,南匈奴的体量也不够大,把双方保留下来,长期使双方对立,草原势力分裂,互相争战,对东汉政府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而且宋意还注意到当时鲜卑族正在逐渐崛起的势头,意识到北匈奴的存在对鲜卑人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要是把北匈奴干掉了,东汉能占据草原还好,要是占据不了草原,不就是平白无故给了鲜卑发展的空间吗?

他就问窦宪和窦太后,他们到底有没有占据草原控制草原的本事,如果没有,就要留着北匈奴,给东汉帝国挡灾。

那显然是没有的。

窦宪和窦太后只是为了让窦宪脱离死罪而战,哪里又有什么长远的战略眼光呢?

这是一次政治冒险,不是军事战略。

南匈奴离开了草原,不想回草原过苦日子。

北匈奴又被打跑,无法继续留在漠北。

那草原就成为了真空带,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获利的必然是拥有一定体量和明确领导核心的鲜卑。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作者御炎其他书: 启明1158 覆雪之下 万历1592 贞观攻略 靖康雪
相关推荐:无双庶子大唐好大哥北宋振兴攻略大唐神级驸马私人定制大魔王特种兵之神话传说重生大唐当奶爸从泰坦陨落开始大唐第一败家子抗战之我是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