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穿好衣服,坐在沙发上,有些郁闷的看着一片狼藉的地板。
混血女子的尸体和金发男子的尸体就躺在离自己不过几步远的地方,双方的血泊连在一起,形成一片心形图案,看起来居然还有些浪漫……
才穿越过来一两个小时,就已经有四个人直接或间接的死于自己之手,这节奏也太快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缓缓,但是生命倒计时就像是一个诅咒,让他停不下来。
不只是生命倒计时,他确信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就像好莱坞电影里那些失忆的特工一样,在毫无头绪的境地下,一面对抗着神秘的敌人,一面寻找自己的过去。
看着地上那金发男子的尸体,陈克不禁陷入沉思,自己的前身,也和这男人一样吗?
我杀过多少人?
陈克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管自己这副身体的前身做过什么,都与他无关,他并不需要为别人的行为负责。
陈克的一切行为的动机,仅仅只有一个:把生命倒计时从脑袋里剥离出去,成为一个正常人。
他花了一些时间好好思考了一下,结合自己已掌握的信息,试图弄清楚生命倒计时、灵能、超凡和这个世界的联系。
首先,陈克知道自己和这金发男子肯定是隶属于一个势力的,他自己也是那些人的专业杀手之一,结合第一次碰到的那个黑人所说的,陈克猜测他跟其他杀手在今晚正执行者某项任务。
接着,自己死了……被一把圣物匕首捅死。
虽然他并不清楚自己是被谁弄死的,但陈克确信,自己的死亡应该是计划之中的。因为那个黑人说“…我们几个都在按着计划行动,而你他妈的没有按照计划去死…”
嗯……
陈克十指交叉,两只大拇指交叉转动,脑海里念头翻涌。
自己的死是计划的一环,那就代表着自己死后会触发一些什么情况发生,这样才能让任务进行下去。会触发什么情况呢?陈克停在这一步不再继续思考,因为他没有其他线索去推断后面的情况。
但至少他确信,自己的穿越导致了某些悖论的发生。即触发了原计划中预想的情况,又让自己起死回生。
现在的问题指向生命倒计时,在陈克伊始,这个倒计时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陈克并不认为这倒计时是穿越过来后才有的。
他看了眼金发男子的尸体,不禁畅想起来,这个人也有生命倒计时吗?他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仿佛开窍了一样。
这就说得通了呀!
没准,这些杀手们和自己一样,也都被生命倒计时束缚着,被迫听命于组织的安排。依靠任务的达成率来拉长自己的寿命上限?
不管这组织是依靠什么手段给人灌注寿命枷锁,在这充斥着超凡怪物、灵能……各种乱七八糟事物的世界里,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也只有这种东西,可以让一群拥有着惊人杀人技巧的人唯命是从吧。
但绕到最后,陈克又对这个推断有些怀疑,如果杀手执行任务的动力,或者说组织掌控杀手的手段来自于寿命倒计时,那自己为何明知死亡也是计划的一环,却也义无反顾的去执行呢?
说不通。
再联想到的士司机跟自己科普的基础世界观,灵能产业是这个世界最炙手可热的产业,产品覆盖到了民用和军用,而这些产品的来源很单一,完全来自于“灵能爆发空间”
自己也就是从那里面逃出来的。
国家力量第一时间解决突发灵爆事件,制作成黑盒为灵产提供猎场,灵产自己培养和指派调查员去探索,多么简单直接的关系。
但这其中涉及到“圣物”和“怪物尸体”的分配权。
从已知情况来看,“圣物”是国家力量垄断的,灵产能从黑盒里带走的只有“怪物尸体”。结合钻石的真实形态:带有各种特殊效果的冷兵器。陈克推测这些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灵能枪械”还要厉害的“军火”
虽然陈克不认为冷兵器会比枪械更厉害,但国家力量大规模回收和限制,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任何产业都是有灰色链条的,这是世间常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的碰撞,而为了利益,人可以做任何事情。
制定规则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平和,利益互换和争夺向来是黑暗、直接且肮脏的。
陈克相信肯定有大部分寡头灵产,手里也有这样的圣物。虽然不清楚他们囤积这种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但想必这些财团也有自己的打算。
陈克自己使用圣物依靠的是寿命,那么灵能调查员能够使用这种圣物吗?
或许,这种圣物的使用确实是需要消耗寿命才能使用,所以国家力量才禁止市面流通?
自己穿越而来时,丢失了所有超凡技能,也就是说他的前身包底也应该是个d级调查员的水平。
所谓的超凡技能又会是什么呢?指尖放电?空手搓火球吗?然而那个帕克除了有一把灵能枪械外,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能力呀?
脸几条狗都对付不过来,反而自己这个没有任何超凡之力的凡人活着逃了出去。这么一说,专业的训练仿佛要比所谓的灵能更加有用呢。
没准,这些大财团偷偷的培养像陈克这样的杀手,灌注寿命倒计时,让他们使用圣物?
但这到底图个什么?
没有利益就没有动机,通过消耗寿命去使用圣物,来获得更多圣物?那这圣物有什么用?既然灵产的应用已经覆盖到军事,那为什么还要收集圣物?
国家收集圣物还好说,大财团为什么也要收集?
陈克摇了摇头,思绪之潮在数种可能性河道中奔腾,最终撞上了名为“逻辑”的大坝,硬生生停了下来。
这根本说不通。
水比陈克想象得还要深得多,看来,只能亲自拜访那位“蓝莓先生”才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