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弘遇知道这家伙说的是周延儒的本家,但是周延儒本家没来,可是自己可以吩咐的,这小子把主意打到自己盟友上真是该死,可是想到这小子也不知道,微微一笑算是过去了,可是张绪财眼睛却是一闪,心中顿时升起另外之意。
对于田府之事,岳忠也是有所听闻,一些小鱼小虾自己还真不在乎,想要仿制自己在京城组建的商行,那么你要有足够的利益点,让大家共同坐在一起,你田弘遇不会把自己的生意,拿给大家分利,怎么会彻底笼络住那些商贾之人。
虽然不在乎田弘遇,但是那些商人可是聪慧之人,一旦有个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恰巧田弘遇又听了,不会对自己的生意造成什么影响,万一要是对商埠之事有了阻碍,这也得不偿失的,故此岳忠派陈虎调人,暗中调查监视加入田商之人以防万一。
田府的事情自然有苏飞他们监视,岳忠此时着急着手卫海军的事情,墨家四大家其中的赵家,祖居浙江台州府,对于卫海军的组建,岳忠第一时间就想到赵家。
赵家世代工匠,对于造船更是精通,要是得到赵家的支援,那么海船之事当可让岳忠放下心来,故此岳忠修书一封交给张建,让他带人亲自去往台州找寻赵雍。
今年是闰四月,对于古人来说不太吉利,有金星主杀伐之意,故此入了四月朝廷对于典狱,都是大罪小罚不敢轻易见血。
就在四月初三京城地动【地震】,这次地动虽然不大,但却让崇祯大怒无比,招来钦天监监正吴德海。
看着一脸大汗的吴德海,崇祯第一句话就是:“京城发生地动,为何钦天监无推测之果?”
看着一脸大怒的崇祯,吴德海也是心中大为害怕,但是事到如今自己也只能照实说了。
“皇上,臣监管钦天监,但京城地动确实一点预兆都没有,居臣推测今年有天狗食日,更是奉四月金星而降,故此四月不可多做杀伐之事,臣想定是有人开了杀伐之事,所以。”
吴德海还未说完,崇祯当即大怒道:“混账,今年年关过后,朕已经通告天下,告诫四月之事,天下各部官员亦是谨慎有加,典狱之事大之化小,实在有罪恶滔天之徒,也是推到四月过后,怎么还有杀伐之事?朕看你这是狡辩,来人。”
匆匆赶来的内阁人员与各部官员,见到崇祯欲加罪吴德海,也是大吃一惊,但是碍于崇祯大怒,却是不敢开口劝阻。
此时李标赶忙上前开口道:“皇上不可,吴德海虽然力主钦天监,但是每每都是亲力亲为,地动之事实属偶然。”
未等李标把话说完,崇祯直接阻拦道:“阁老莫要为他开脱,今日不除他之官职,怎能告慰京城之怒,来人即可除去吴德海之职,哼,既然他年纪已大,朕也不愿深责于他,吴德海告老回乡吧。”
这话说的吴德海也是点点头道:“臣,谢皇上不怪,臣即可告老回乡。”
吴德海说完转身离去,众人看着他落寂的模样,也是大为同情,但是众人却是知晓,这也是崇祯为了平息,京城民怨无奈为之,好在结果还是好的。
“即可令户部、工部勘察京城内外成损伤如何?勘察地动范围多大,拿出个修缮赈济的方法来。”
崇祯说完两部尚书急忙点头称是,忙出去调配官员督查此事,不敢半点马虎拖延。
崇祯看了一眼离去的两人,看着一屋破乱的样子,心中不由感叹开口道:“朕自登基不到两个年头,陕西白莲叛乱,水旱相继兵祸连结,京师地震,看来这是上天归罪于朕,朕德不配天啊。”
这话说完屋中各为大臣,纷纷跪倒在地,韩爌急忙开口道:“皇上如此说予,臣等无地自容了,臣以为山崩地裂,水旱风暴与风调雨顺一样,都是造化之功,既然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阴晴昼夜,不过是天地自然而已,皇上不必自责。”
“好吧,朕想祭拜上天,为天下祈福,你们议个吉日吧。”崇祯想想开口道。
这祭天大典都在冬至日,崇祯心血来潮,倒是让众人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吏部王永光乃是三朝元老,此时开口道:“皇上,祭天大典乃是冬至日而为,皇上你看?”
“冬至日,离此太远了,朕看你们择个近日就好。”崇祯低头迟疑一下,开口接着说道。
“皇上不可。”刘鸿讯开口阻拦道。
“冬至日乃是由短而长,由寒转暖,由阴转阳,乃是一年更新之始,故此历朝历代祭天大典才设在冬至日,此乃不可更替之事。”
刘鸿讯说完崇祯倒是点点头,自己还真不知道这祭天大典有这讲究,故此也不敢轻易更改,只好点点头道:“那就如此吧,大家会议一下,到底钦天监为何屡次推算不准,是钦天监官员怠慢之故,还是另有原因?”
“皇上,臣闻古传历法已经不准,时常要更补修改,也是令人头痛之事,臣闻得西法对于天文推算,历日定算十分准确,臣恳请皇上着人考察弥补古法不全。”钱象坤开口道。
“哦,朕也是有所耳闻,朕还听闻陕西布政使司徐光启,在去年就以推算今年日食,较之钦天监也要早上半年之久,就是以西法推算而出的,而且推算的时间方位也是不同,你等与朕说说这是何?”
崇祯回身找了个凳子,王承恩急忙打扫了上面的灰土,崇祯一屁股坐在上面,对着众人开口道:“各位爱卿都起身吧,自己找东西坐下,朕这里倒是有些凌乱了。”
未等各位大人起身,王承恩一挥手,不少内侍纷纷走出来,找了凳子擦去上面尘土,为各部大人搬了过去,众人一一坐下。
“皇上,据臣所知,钦天监是以大统、回回历所推,但是两历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从无更改补缺,故此较之西法确实有不足之处,钦天监推算今年日食为全食,而徐光启根据西法推算,琼州以南全食,京师偏食二分有余,大宁以北不食,只不过不知道是否准确。”
成基命开口缓缓说道。
“那么说,这西法如此厉害,较之我国古法倒是强上不少,如此说倒是该纳西法补全,但是事情无以定论,那么且看日食之时结果,如果与徐光启推断不假,那么朕固然改历。”
这件事情结果大家是不知道,故此谁也不敢定下西法之事,故此只有等待结果出来,崇祯才好引进西法加以改制。
“近日来袁崇焕上奏,说是后金隐隐有异动,大家会议一下后金这是何为?”崇祯想起袁崇焕的奏折,对着大家开口道。
“皇上,臣据闻后金自年后,雨雪一场未有,乃是大旱之像,而后金本是游牧民族,与鞑靼别无二样,虽然后金黄台吉【皇太极】上台,大力推广农耕之事,但是所效并不理想,故此定是粮食不足,又要对我大明进行掠夺,皇上可要命边关不得不防。”刘鸿讯开口道。
“嗯,通知边关将士严防死守,切勿让那些蛮夷如愿,另外通告天下,如果有私通蛮夷粮食之便,以通敌之罪株连九族。”崇祯点点头道。
“皇上,不光后金大旱,臣闻草原诸部也是如此,故此年关之后,北虏有进犯边关之嫌,请皇上下令告诫九边小心此事。”兵部尚书王洽也是开口道。
“哦,北虏不是与大明修好,难道还有不臣之心,此事各位如何看待?”崇祯一皱眉开口道。
“皇上,九边各处重镇都是严谨,只有大同糜烂已久,臣建议除去渠家祯总兵一职,另选良将代之。”吏部王永光开口道。
“嗯,朕的确接到不少弹劾渠家祯的奏折,那众位觉得何人担此要职?”崇祯开口问道。
“皇上,大同乃是我大明御北重镇,臣觉得一人可当重任。”王洽再次开口道。
这句话说完大家到时纷纷看向王洽,这位新上任的兵部尚书,的确十分精炼,虽说不通兵事,但是在短短时间既然整顿兵部,令兵部开始上行下效,的确有过人之处。
崇祯看了看王洽,也是对他十分满意,故此开口道:“爱卿说说看,何人可担重任?”
“臣保举满贵可代渠家祯。”王洽开口道。
“为何?”
“满贵是蒙古人,当年辽东战事,满贵勇不可当一马当先,杀的投靠后金蒙古诸部向北逃窜,故此被蒙古畏惧称之为勇士,而满贵为蒙古人,对于蒙古诸部多善抚之,故此也被蒙古诸部亲近,如此一来满贵如果担当大同总兵,北虏固然不敢兵犯。”
“嗯,准了,即日起革渠家祯总兵一职,着满贵前往大同任命。”
崇祯一句话没说,直接准了王洽的保举,看来这王洽的确十分得崇祯之心,对于王洽崇祯倒是有别的心思,当初朝中以韩爌为首,对岳忠进行弹劾,但是王洽不畏权臣,对于岳忠维护有加。
本来崇祯还以为这位与岳忠相识,但是命东厂查了一番之后,才知道王洽根本与岳忠一点关系都没有,故此对于这王洽倒是心存好感,更有夸赞他为门神之故。
现在看王洽肃政兵部,的确做事干练,这也让崇祯对他另眼相看,看来自己的眼光还是没错的,虽然王洽不懂兵事,但是确实是位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