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乡,在洧水河畔以西,距洧水极近。
从郑忽下达前往成乡的命令,到一行人抵达成乡,前后不过一刻钟。
一行人走的极快,连沿途绿油油的麦田也无暇顾及。
寻找女婴的父母还在其次,在如此寒温之下,若不能及时找一避寒温暖之处,以婴儿的体质,在旷野之中,很难支撑下去。
进入成乡,在陈奚的带领下,郑忽一行未做任何停留,径直的前往成乡乡宰家中。
成乡乡宰名为成禾,四十来岁,面容洁净,留着三绺髭髯,没有多数官吏身宽体胖的形态,干练的模样,给人一种精明的感觉。
从父、祖辈开始,他们家族便世为成乡乡宰,以谨厚闻名于乡里,当然了,官僚嘛,名声再怎么好,屁股底下说是一尘不染那也是绝对不可能。
不过,好在这一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贪不占,尤其是当得知长葛被封给世子后,更是谨守职分,未尝有懈怠。
原本成禾正在家中整理文牍。
托郑忽下命令核查人口的福,成禾在接到长葛官寺中的行文之后自然怠慢,趁着核查之事还未进行到成乡,先做些准备工作,以免到时候出现纰漏,他这个乡宰肯定是难辞其咎!
当听到外面密集的脚步声,他眉头一皱,又有些摸不着头脑,正欲将皂隶唤来询问一番究竟怎么回事。
却看到守门的皂隶匆匆而来。
未等他开口询问,便有些惊慌的道:“主上,世子来了!”
成禾闻言大惊“何事竟劳烦世子亲临?”
“卑下不知!”
心中虽有些忐忑惶恐,在此刻也只能强压下去“罢了,还是先随我迎接世子罢!”
“唯!”
匆匆忙忙的从书房赶到正厅,却看到郑忽已经端坐在上首,随行的还有他的老熟人令丞陈奚以及其余人等,家中的皂隶已经奉上了热汤。
让成禾感到略微诧异的是,郑忽的怀中竟然抱着一个孩子。
“见过主上!”
“见过陈令丞!”
成禾一一作揖行礼。
郑忽怀抱着婴儿,不便行礼,微微颔首示意!
成禾见状,当即让人从郑忽怀中接过婴儿,并嘱咐将婴儿送到内室,由他的夫人先行看护。
“未知主上前来,可有要事?”送走了婴儿之后,成禾这才开口询问。
“谈不上要事,只是途遇女婴,天气又寒,故此前来找一避寒之所!”
听到这,成禾心中微微一松。
“主上仁厚!”
“卿可知这成乡近来是否有生产之家?”
这就想找孩子的父母了,成禾自然能听出其中的含义。
微微沉吟了一个下,成禾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据他所知,今岁冬天,成乡确实有几家产子。
而会选择把孩子丢掉的,应该是甲夫家,甲夫家原本就已经有三个女儿了,最大的不过七岁,家中劳力奇缺,仅靠给公家种地,根本养活不了这么人。
而且前段时间,也不知道从谁口中传出来的,说甲夫家刚出生的女儿不祥,克父母!
所以,以成禾想来,这女婴应是甲夫家刚出生的小女儿无疑。
于是,成禾将心中的猜想事无巨细的向郑忽作了汇报。
郑忽听完,心中一叹。
你说责怪女婴的父母吧,一家本来就已经有三个女儿了,却只有一个男性劳力,生存的压力被无限放大。
而且,在此时来说,在人们的观念中,女儿就是个赔钱货。
干活出力气不如儿子,长大了嫁人还得准备一份嫁妆。
本来就已经有三个女儿了,再养一个女儿,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若是个儿子的话,或许咬咬牙就过去了,但是,却是个女儿,这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选择,实在让人感不到太大的惊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业文明确立之后,就开始普遍存在。
不但是普通农家,就是衣食无忧的富贵人家不也如此吗?
这不但是出于家庭劳力和传承的问题,更是男女在承担对父辈的责任不同造成的。
老话说,养儿防老!
西汉时期的仓公,说过一句最为人所熟知的话“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一旦父辈有急事,女儿能提供的帮助实在寥寥。
确实有缇萦救父的例子,但,天下能有几个缇萦?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郑忽身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他的目光却不能仅限于一家一户,他要为郑国,甚至是整个诸夏民族考虑。
叹了一口气,郑忽让成禾带路赶往甲夫家。
甲夫家在成乡最西,有茅草屋两三间,杂草和土夯成的墙头已经开裂,整个家庭用一贫如洗来形容绝不过分。
成禾领着郑忽走进甲夫家的院落,入眼皆是一副破败景象,狭窄的院落,透风的土墙,茅草稀疏的屋顶。
总之,所有的一切让人倍感心酸。
“甲夫,甲夫,可曾在家?”入院,成禾便唤起人来。
“在哩!”话音刚落,便从堂屋传出一声应答,只听声音便能感觉出这位甲夫的情绪有些低落!
没过多久,用几张破木板拼钉而成的房门应声而开。
“噫,乡宰来了,有事么?”看到成禾,甲夫勉强挤出一副笑容问道。
“汝瞧瞧,这可是汝家的婴儿?”怀抱女婴的郑忽没等成禾答话,直接开口问道。
甲夫正欲否认,却不料自家的妇人急忙从屋中跑出来,大喊道:“孩子,我的孩子!”
直到跑到郑忽跟前,盯着女婴左看看右看看,这才稍稍平静,不停的重复着“是我的孩子,真是我的孩子!”
紧随妇人出来的还有三个柔柔弱弱孩子,最小的看起来不过三四岁,站在堂屋门口,怯怯的看着院子中的众人。
看着自家妇人已与孩子相认,甲夫再无法否认,只能对众人讪讪的笑了笑,这才请众人进屋。
将自己的孩子丢掉,他心中亦有不忍,也有过后悔,若不是生活所逼,他又怎愿做如此心狠的父亲。
进屋,甲夫让自家的妇人准备些热汤,算是对郑忽一行几人的招待。
郑忽借妇人准备热汤的机会,丝毫不顾及众人的在场,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阵训斥!
甲夫心中有愧,又见自家乡邑中的乡宰亦陪坐左右,知郑忽身份应是不低,故而,不敢发一言,只是不停的认错赔不是。
训完甲夫,郑忽又转过身对陈奚和成禾道:“自今以后,长葛之内,凡有敢不举子者,赋之且倍,全族连坐!各乡里有不举子者,乡宰免加,吏免禄,三老自陈其过!”
“唯!”
有罚自然要有赏,不然,一味的强逼非但起不到鼓励生育的目的,还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吾亦知细民生计艰辛,一家有二或三子者,难以自存,破产流亡者亦不在少数,然有国有家者,无不以养人生人为要,自即日起,长葛之内,凡国人生丈夫者,赐酒两壶,一犬;生女子者,赐酒两壶,一彘,生二子者,公与之粮;生三子者,公与之母!”
“回去之后便将此事行文各乡里,让各乡明知吾意!”郑忽对陈奚道。
“唯!”
这套奖励生育的方案,是郑忽完完全全盗版勾践同学的作法,耗费自然是不菲的,一家生两个孩子,郑忽就要负担孩子的口粮,生三个孩子,郑忽就给孩子分一个乳母。
不过,这也在郑忽的承受范围之内,从工坊的产出来看,足够他这样撒钱浪一把。
而且,与奖励的这一点付出相比,收获也是巨大的,从第二个孩子开始,由公家出粮养活,那么就意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对公家对郑忽那是绝对的忠心。
毕竟,有奶就是娘。
在这个年代,一饭之恩都能让人以死相报,更别说这种从出生开始就被公家养活的孩子。
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对郑国公室,对郑忽,忠诚度绝对是max。
勾践同志靠什么复的国,三千越甲为什么对勾践忠心不二,助其灭吴,称霸中原?
原因就在于,这三千越甲,全是这项政策的受惠者。
有成功的典范在前,又有能力实行,郑忽自然不会傻了吧唧的将这套方案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