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满此次秀才试的五道方略策。
中国之北,有大敌突厥,其之北,占地甚广者,为铁勒,依附突厥……,数犯边境……,贞观四年,遣兵部尚书李靖……。突厥已灭,降唐者众,虽已有安置之策,然圣人千虑,也有一失,望天下士人,各抒己见,安突厥之民,拒铁勒诸部。
洋洋洒洒数百字,将第一道方略策的问题说尽,虽然与李承乾所说的有些出入,除了完善安置突厥的策略,还要有策略能够抑制铁勒诸部,特别是薛延部的崛起,但是对于薛光裕而言还是没有太多的差别,顶多是多花费一点时间,多费一些口舌。
试纸上的第二道方略策隔了几列,其中的文字是所有士人都熟悉的,截取了《论语卫灵公》中的一章。说是一章,一共却只有六个字。
子曰:“有教无类。”
薛光裕学习《论语》时,不到六岁,老师顾谨瑜讲到这句话时,却给了与他认知完全不一样的解读:“有教无类,你可以将其视为有教亡类,其中的‘类’,诸如善恶、贵贱、贫富等等,即接受教育,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减小差别,甚至是毫无差别。”
这对于一个听惯了‘人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的穿越者而言,十分新奇。但事实却是:与后一种观点在现代已成为共识一样,前一种观点在古代也是士人的共识。
几百年后,朱熹将这句话引申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习气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这一句话也成为了其后数百年科举试中,这四个字的标准答案。
对于这直白的六字,薛光裕一时没有思绪,只得将目光移向了下一道问题。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欣喜若狂,这又是一道“真正”的方略策。
“今唐初立,二十二载,戎狄环伺,北有突厥,威摄西域,西有吐谷浑,屡犯边境,南有僚人,数叛大唐。武德九年,朕初为帝,颉利领军……。是问,如何平之?”
遍数中国历代王朝,对外发动战争最多的就要数唐王朝,即便是贞观、开元这般的治世,也有数十场战役,而贞观年间,唐王朝最主要的几个敌人也跃然于纸上:东西突厥、吐谷浑、高丽。
东突厥已在今年被灭亡,曾经威慑草原的颉利可汗,在唐王朝的庆功宴上,当着李世民、李渊的面,跳了一只舞,毫无颜面可言。
余下的三个,在李世民心中已经提上了日程,差的只是合适的时机,合适的策略。此次科举,一并拿了出来。一来,广开言路,获得更多的谋划,以供今后参考;二来,间接告诉朝臣们今后的发展,武将们不愁无仗可打,开疆扩土;文臣们竭心竭力,开创治世乃至盛世。
在这道方略策之后的一道,让薛光裕心中很快浮现出一篇诗赋,赋名《阿房宫赋》。
方略策的题目是这么写的:“平王东迁,诸侯并起,争相争霸,欲一天下,纷乱百年……,七国并举,纵横捭阖,各自征伐……,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六国灭而四海一……。书同文,车同轨……。然二世而亡……,何也?”
如此一问,也无怪薛光裕会想到《阿房宫赋》。若是将此赋放到这个问题之下,文理俱高,毫无疑问能评个上上等。
若李承乾所言非虚,那这一道方略策必然是出自李世民了,只因为这最后一道,问得是“”怎么看,都不像是李世民所出。
在整个历史时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四分五裂,几百年的战乱,好不容易统一,仅仅过去十多年,就亡国了,短时间的战乱后,统一的局面持续四百多年。紧随日后的又是几百年的战乱,到了隋朝再次统一,却又是“二世”而亡。汉代有吕后,差点将刘姓天下改写吕姓;唐代有武后,差点将李姓天下改写武姓,即便是在现代,也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
问秦亡原因,又何尝不是再问为何前隋二世二亡。
想了这么多,不过也就过了几柱香的时辰,薛光裕理清思路,随后研墨答题。落笔的第一题自然是第四道方略策,薛光裕已经打定注意,用《阿房宫赋》作答。
得意于中学时代的日日背诵,直到现在,还能记得八九分,反倒是诗词忘了许多,只记得一些名句,诸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类的。
之后便是第一道方略策。先完善之前未说出的一点,再接着论述如何应对薛延的崛起。
等薛光裕写完两题,时间也不过是快到未时,隆隆作响的肚子打断了他的思路,停下来腾出一片地方,从一个小盒子里取出食物,边吃着,边检查两道方略策的答案,若是有错字或是污点,薛光裕还得重新写上一份。
所幸时间尚早,其他的士人中最快的,此时也不过是写完一道,对于“有教无类”四字却是毫无头绪。
薛光裕心中估摸着日落之前能将第三道方略策答完,留着明天来解决另外两题。此次秀才试的结束时间是在后天上午,也就是五月七日的午时。这么一算,薛光裕的时间还是十分充裕,提前从考场出去,并非没有可能。
时间很快来到了戌时,薛光裕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个懒腰。到现在,三道方略策已经全部答完。看了看身外灯火通明的各个“格子”心中有些许得意。吹灭桌前的烛光,和衣而睡。
中途有考官巡视,见薛光裕这么早就睡了,还觉得十分诧异,这可是上司交待,重点关照的人,如此情况,自然要记下,等着明日汇报。
等到薛光裕醒来,已经是寅时三刻,起身叫来考官,在考官的带领下,走向茅厕。途中见到一些人还在奋笔疾书,似是来了灵感,通宵答题;有些人直接趴在桌上沉沉睡了过去,桌前的蜡烛都已经燃尽。
从茅厕回来,薛光裕取出吃食,填饱肚子,随后开始新的一轮答题。
等到薛光裕再次起身,已经是日落西山。薛光裕将所有的答案一一按顺序放好,用镇纸压着,做完这一切后,浑身都轻松起来,从盒子里取出最后的食物,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等到明日辰时,薛光裕便交卷离开,乘上马车,回到家中等待放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