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人们的期盼中,慢慢挤进入了二伏的怀里,天气也像人们的希望一样,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
太阳像个泼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悬在天空中,向外散发着灼灼火气,就连仅剩的一丝遮蔽的云彩,也在太阳的蒸腾中,飞灰烟灭。
中了暑的知了躲在大树的肘腋下,热得也有气无力的喊叫着。
大地被太阳烤成赤铜色,地上的蒸汽顺着太阳的光束往上攀爬。田野里的庄稼也在闷热的烤炉里中展转挣扎,和焦急的人们一起等待大雨的到来。
关中的旱灾是越发的明显了。
龟裂的大地仿佛历经风霜后老人脸上的皱纹,那么清晰的深刻,那么无奈的哀伤。
“东家,关中已经三个月不曾下雨了,从长安城往互助村走,有不少地势稍微高一些的地都已经开裂了,就是我们自己留下的几十亩粟米地,要不是依靠水车从沣河里吸水,也要干涸了,今年又是个大灾年啊。”
王玄策去了榆林,张家上下的事情基本上都由马周在负责,经常需要在长安城和互助村之间两地跑。
“大旱之下必有大灾,就怕今年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旱灾呢。”张华若有所指的说着。
因为这段时间干旱比较厉害,张华专门向多啦了解了一下贞观二年的事情,严格说起来,贞观二年最大的事情不是关中大旱,而是大旱之后的蝗灾。
“长安城的粮价比年初已经翻了一翻,要不是很多人种了土豆和地瓜,长势受到干旱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我估计粮价还要再贵一倍呢。”
粮价是最能反应灾难情况的,不管是在哪个地方,只要碰上干旱、洪涝、战事等事情,粮价必然是飞涨的,这种情况要到后世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才有改善。
“家中粮仓要随时保持满仓,现在围绕着张家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了,千万不能出现吃不饱饭的情况。”
“东家你放心,这一年来,我们的粮仓经过多次扩建,现在库存的粮食够大家吃上一年的,再说我们今年种了不少土豆和地瓜,有水车辅助,旱灾对我们的影响不会那么大,再过两个月就会有大量的土豆和地瓜入库。”
民以食为天!
自从来到了这个时代,张华就充分的意识到了这个道理!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基本上也都是因为没饭吃要饿死了,否则温顺的中国农民是不会轻易的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的。
张家庄园修建的时候,张华就让潘来福规划了一个巨大的仓库,主要就是用来储备粮食。
……
榆林。
在这里待了半年之后,王玄策已经完全进去了状态。
“王管事,最近一段时间似乎有点不对劲,卖羊毛的没怎么增加,当时直接卖羊的倒是变多了。”
“卖羊的变多啦?现在春天刚过,是牛羊长膘的大好时机,这个时候的羊卖不起价钱啊,正常应该等到秋天的时候卖才对。”
初夏的羊是生仔长身体的时候,草原上的牧民只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大规模的卖牛羊的。
来了边塞这么久,王玄策对草原人的作风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是的,我已经专门去问了问最近卖羊的牧人,似乎这些都是离榆林更远一些的牧民,说是慕名而来,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奇怪。”
“事出反常必有妖,再去了解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了,如果阿斯卡或者阿古那来了,带他们来见我,估计他们会更容易了解到一些信息。”
“好的,对了,还有一件事需要王管事你来决定。最近薛延驼人专门来找我好几次了,想要购买大批刀剑弓矢,属下不知道该不该卖。”
不管是那个时代,军火贸易都不是单纯的贸易问题,虽然大唐不禁止民间拥有刀剑,但是将刀剑卖给敌国,这绝对是属于敏感问题,一不小心还会惹上大事。
“凡是能够削弱东突厥力量的行为,朝廷都是支持的,我从长安来的时候,伯爷和陛下以及几位大将军都是商讨过的,所以只要这些刀剑薛延驼人买来是自己用,我们就大胆的卖。”
“他们说是东突厥最近在攻打他们,买刀剑是用来抵抗突厥人的。他们也应该知道我们大唐和东突厥人矛盾重重,所以才派人来找我们。据说他们的可汗还派了使臣去长安,想和大唐结盟。”
“不管是不是真的,我们把这个消息传回长安去,同时我们也要多搜集草原上的消息。现在家里的情报搜集是狗子在负责,按照东家的想法,迟早也要在各地布置我们自己的眼线,这样不管是抢占商机也好,亦或是其他考虑,都很有用处。”
信息有多么重要,张华是深有体会的,在没有电话没有卫星的大唐,要搜集信息,还是得靠人。
虽然张华没有要和大唐过不去的想法,但是也不想什么时候都太过被动。
说的不好听点,哪天真要是碰上什么事了,提前把握信息,很可能就救了自己的命。
……
羊毛的收购,带动了榆林城的繁华。
目前张家商队在榆林负责收购、清洗羊毛以及护卫人员,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人,这三百人背后带来的是每天形形色色从各处草原来榆林的人。
有的赶着牛羊来贩卖,有的是来打听确认消息,有的是因为知道榆林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总之,互市的开通,羊毛贸易的兴起,给这个古老的边塞城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甚至有看到了利益的商人开始走出城门,来到草原上推销东西。
别看突厥人比较野蛮,但是却是比较少去抢劫商队,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抢劫了一个商队,以后可能就在也没有商队敢随便深入草原了,这个影响对于物质奇缺的草原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当然,要是碰上那种没有任何约束的马贼,那可就只能听天由命咯。
看着不断变化的榆林城,王玄策似乎想到了张华说的那种场景,似乎看到了自己名流千古的未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