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莳花馆之中,挥退了一片莺莺燕燕,马书吏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笑道:“我之计如何?”
“高,”沈长兴大笑道:“果然是高!沾上科举舞弊案,任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辈子是不得仕进了,甚至要他小命,也是轻而易举!”
“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倒叫你如临大敌一般,”马书吏呵呵道:“此间事毕,他还能翻身吗?你想如何折辱他,都由你了。”
“你的计策实在是高明,”沈长兴道:“只不过我对这事儿还有许多不明白,这出了府试舞弊的案子,府尊大人难道还能全身而退吗?妖人蓝道行虽然妖术骇异,能隔空猜物,但李知府恐怕也要被上级追责啊。”
“这事情本就是筹谋许久的,”马书吏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酒,才压低声音道:“此中干系颇大,我说给你听,你千万不可传之六耳。”
见沈长兴点头,马书吏才道:“你知道这舞弊案出了,问责案子的人是谁?”
“那自然是本省布政使大人了,”沈长兴道:“又不是会试殿试出了这样的案子,惊动天子问讯。”
这案子其实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它并不能和会试、殿试出现舞弊案的影响相提并论,只不过是一府之地罢了,自然是要由本省布政使司衙门审讯的。当然这案子也要从严追责,所以沈长兴才会疑问李圭的责任。
“布政使李默,会亲自审讯这案子。”马书吏就道:“要的就是这个。”
“什么意思?”沈长兴道。
“要是其他人,一定会问罪李圭,但是李默不会。”马书吏道:“李圭的父亲李时,当年对李默可有天大的恩情。”
嘉靖十一年,李默被任为考核武会试的考官之一,试毕,赴兵部宴会。兵部尚书王宪态度傲慢,轻视僚属,不以宾礼相待。李默年轻气盛,当面指责王宪不明礼节,引得王宪大怒,以考核不明的罪状弹劾李默,最后是当时任礼部尚书的李时保下了李默,从轻处置将人贬谪去了宁国府任通判。
官场就讲究一个人情往来、知恩图报,李默如今面对的是昔日恩人的儿子,难道能铁面无私下得去狠手?
“李默只能从轻处置甚至是包庇李圭,”马书吏笃定道:“既然要包庇李圭,那么蓝道行和陈的罪行,即使查无实征,却也板上钉钉了。”
“李知府为什么要炮制出这个舞弊案来?”沈长兴道。
“不是他要炮制,”马书吏道:“是他身后的人。”
沈长兴深吸一口气:“是郑家?”
浙江一省之地,有两个出了名的著姓大族,一个即流传千年的德清沈氏,一个是位于浦江的郑氏家族,郑家最有名的就是“一门尚义,十世同居”,自南宋至如今,十三代人同居,几千人同饮同食,却进退有序,家族和睦。除此之外,郑氏家族男无犯官,女无再嫁,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出仕近二百位位官吏,屡受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太祖高皇帝亲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郑宅原叫仁义里,其门叫孝义门,故又名“郑义门”,所以浦江郑氏又被称作“义门郑氏”。
郑家是赫赫有名的姓氏,标榜无一贪赃枉法之官,但要说出仕的官员不知道家里人的所作所为,谁也不会相信。他们只是却被亲情和厚利蒙住了眼而已,这样的大家族,其实就是浙江海商的靠山,也就是浙江官绅之首。
别说是州府官员,就是一省布政使上任,都要先拜会这两大家族,能得到他们支持的,才能干的平稳。像李圭这样的,那是早就依托了郑氏,可沈长兴不明白的是,郑氏为何要指使李圭炮制舞弊案?
“李默自从来到浙江,”马书吏道:“可是一天好日子都不让人过啊。又是清丈田亩,又是查海市,又是烧船禁榷,多少人恨他到骨子里?”
于是以郑家为首的浙江官绅早就筹划着要把他扳倒了,只不过皇上虽然有些恶了李默,却没有下一步动作,只是将人贬谪之后就不闻不问了,任由御史言官一封封参奏李默,却都置之不理。
“郑家弄出这一次科考案,就是针对李默的。”马书吏道:“李默只要包庇李圭,郑家就会指使言官参奏,这一次李默是插翅难逃了。”
“原来如此。”沈长兴才恍然大悟,同时也感到了一阵深深的寒意。官场之上的勾心斗角,才是真的翻云覆雨逞弄心机。
至于李圭得到指令,要炮制一个科举舞弊案,其实刚开始只不过想随便抓两个考生,给他们按上串通考题的罪名,但马书吏提供了更好的办法,就是让蓝道行表演“隔空猜物”,用“妖法”来解释这一次的泄题案,顺便把陈也牵连进去。
至于马书吏为什么能和知府说上话,因为他的堂妹就是李圭的小妾,还是最受宠爱的一个。
然而这一切的始终并不为陈所知,他正在阴暗潮湿的大牢里,结草为绳,记录自己在牢中的第二十三天。
“师父,”蓝道行有气无力道:“咱是出不去了吧?”
陈嗯了一声,道:“出不去了。”
“是我连累了你,”蓝道行悔不当初:“我要是拒绝他们,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他说的是知府李圭派人来,要他展示隔空猜物的事情,当然陈现在大概已经猜到,在那个时候,李圭应该已经筹谋好了舞弊案,只不过蓝道行的表现出乎意料,也更方便栽赃。
“这个案子是早有预谋的,”陈将自己的想法低声说了出来:“不只是你被邀请进入府中表演隔空猜物,许多奇人异士也都在那一时候受到了邀请,他们都是备选,用来完成这一次的泄题。”
他话还没说完,牢房大门忽然打开了,一个人被大喇喇扔了进来,无意识地发出了重伤者的呻吟声。
“又是你啊,哥们儿。”陈定睛一看:“我说这牢房里这么多人,怎么就你吃的点心最多啊?”
陈蹲了二十几天的班房,不能换洗,自然难免蓬头垢面,臭味难闻,但他精神还算不错,而且并没有被喂点心,身上完好无损,这一是因为陈不想受皮肉之苦,两个奉命刑讯他的狱卒问什么,他一般都回答地很痛快;二是因为陈温使了许多钱,让狱卒打消了修理陈的念头。
于是陈成了这间班房七八个人里,唯一没有受伤的犯人,连对面的蓝道行都没免过一场打。不过他是天天眼见其他犯人被提溜出去喂点心,这当中有一个人简直是匪夷所思,每天都被拉出去受刑,陈对他还能活到现在深表敬意。
这汉子是个大高个儿,肌肉遒劲,一看就是身体素质强硬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坚持到现在。陈看他气息还算平稳,没忍住撩开他背后的破布,只见一道道新的旧的血印子触目惊心。
“这是打了多少鞭子啊?”陈啧啧道,他拿出了藏在草堆底下的金疮药来,这是上一次陈温来看他带来的东西,他一直没用上,现在倒是便宜了这个大汉子。
陈把伤口的血污清理干净,主动帮他换上了药,期间这汉子肌肉紧绷,显然并没有昏厥过去,一声不吭只是捱着。当然这会儿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别说是医生,能有人给换药清理,就已经感激涕零了,自然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
“我说你到底是犯了什么事儿啊?”蓝道行也好奇不已。
“好像就是路见不平,被一帮游手给诬陷了,”旁边的狱友道:“但他来了牢房,人家怎么问话都不说,我那天还听打他的人说呢,只要他求饶一句,也就不打他了。结果这家伙偏偏不肯,这是什么道理?”
“这也是倔骨头。”陈摇头道:“为了一口气,宁受皮肉之苦。”
“你这小子,来了二十多天了,竟然一顿点心都没吃上,”狱友们纷纷诧异道:“是怎么做到的?”
“不要这脸皮了呗,”陈也说得轻巧:“我可不像他,还要争一口气。”
“你是个读书人,”这汉子闷声道:“读书人怎么会不要脸皮?”
“脸皮能当饭吃?”陈给他撒上药粉,道:“读书人里最不要脸皮的,反而做了最大的官儿。紧着这脸皮的,都是穷酸人。”
说着道:“我说你这汉子,即算身体再强,也禁不住顿顿拷打吧,到底是血肉之躯,你早晚会被他们折腾死的。”
“在我被折腾死之前,我看你的小命先保不住了。”大汉强撑着坐起来,陈才发现他其实也不过是三十多岁的人,只不过满脸络腮胡,声雄气壮罢了:“你怎么摊上了科考案?”
“有人要害我呗。”陈轻描淡写却又杀气腾腾道:“只要这次害不死我,我就不会再给他害我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