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持人激昂的解说下,长征五号点火发射升空。
嫦娥五号以前,夏国人都是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卫星或者登陆器飞向月球,那是因为五号的技术还不成熟。
但是今天不一样,大推力的长征五号将成为登月的首选。
看到这里,徐利民说道:“其实以化学物质为推进燃料的火箭永远都是人类踏足太空的难题,因为它的推力以及带来的速度是有限的,无法完成更远距离的旅行。”
萧铭也非常赞同徐利民的意见,“所以人类航空航天的未来还是需要你们可控核聚变推进器的研发。”
徐利民哈哈一笑,“老板可不要给我太大的压力啊!其实在量子力学领域,人类未来探索太空的方式还会有一种。”
徐利民故作高深的顿了顿,果然吸引了众人的大家的注意。
萧铭也看了一眼徐利民,徐利民所说的科技目录中高等科技的内容,即便是萧铭目前也没有办法获得其中的详细知识。
但是科技一定是建立在有逻辑基础的想象之上。
徐利民说道:“在大型粒子碰撞机上,粒子的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光束。未来我们可以将粒子发射器安装在太空,对着目标发射纠缠态的粒子束。粒子束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后,我们会在地面通过粒子纠缠合成器,控制地面纠缠的粒子合成宇航员,那么抵达地外星球的那些纠缠粒子也会合成宇航员。”
果然,徐利民的话让众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高思绮忍不住吐槽道:“做物理的果然都是怪物。”
萧铭却明白徐利民要表达的是什么,粒子旅行是未来人类探索遥远太空的方法之一,不然按照现在人类飞行器的速度,不知道几百年才能够走出太阳系,几万年才能够走出银河系。
一个小时后,电视直播间的主持人宣布第一阶段发射成功,飞船将找时机进入地月轨道奔向月球。
四天之后,嫦娥八号飞抵月球,在燕京总控制室的远程监督下,嫦娥八号自主实现了登陆。
当飞行器贴近地面时,燕京总控室发出一阵欢呼声。
多少年默默的付出,在这一刻取得了成功,过去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主持人说道:“本次嫦娥号的控制系统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发,采用的是盘古科技最先进的量子芯片和量子信息传输,能够做到地面发什么指令,月球表面就能立刻接收到该指令,没有延迟。此外,嫦娥八号的智能系统也是采用盘古科技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月球卫星和登陆器,我们能够做到真正的智能控制,不需要航天员进行任何操作。
我们还在登陆器月兔x号上安装了伴摄像机蜻蜓,这里的蜻蜓摄像机和地面上依靠空气浮力的蜻蜓摄像机还并不一样,这里的蜻蜓是依靠喷气式动力保证飞行和平衡。在登陆器着陆之后,蜻蜓能够首先弹射出来,对月兔x进行全景直播。”
主持人身边的燕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说道:“我们能够比预期时间提早十年实现载人登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盘古科技对我们登月设备的技术支持。从通讯系统到智能控制系统再到一会儿会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月球生态舱,都离不开盘古科技的技术支持。”
主持人说道:“盘古科技是一家民营公司,能够如此彻底的参与国家航空航天计划,是不是值得今后的科技公司借鉴?”
专家:“的确是这样,人类探索宇宙的任务绝对不单纯是国家的事,需要全民广泛的参与。几年前,米国的spacex公司就能够发射火箭,并且将卫星送上天空。spacex也是一家私人公司,盘古科技和spacex一样都是私人公司和国家合作的典范。”
半个小时后,夏国的宇航员从登陆舱走了下来。
脚印印在月球表面上。
由盘古科技打造的生态舱也缓缓从玉兔x大型登陆舱中滑行下来,在空地上缓缓展开。
高思绮已经戴上了青荷设备,在虚拟时间中和控制室的技术人员一道监控者生态舱的运行。
展开后的生态舱生活区总共有约六个平方,尺寸为长2.6米,宽2.33米,高3米。
尺寸虽然不大,但是其中有一个高低床休息区,有活动区和实验区。
生态舱的背后是体积只有生态舱四分之一的生态平衡舱,该舱的作用就是保持生态舱的平衡,并且为宇航员提供食物和饮水,能够保证宇航员两周以上的生存时间。
登月一个小时后,生态舱彻底展开。
夏国的两名宇航员将夏国的国旗钉在月岩上后,对着蜻蜓摄像机招招手。
全夏国民众都看到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刻,在直播前欢呼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米国人最后一次登上月球,但是米国人的登月是否属实没有人知道。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夏国人再次登上月球,和上次米国人登月看一看走一走不同,夏国人会在这里扎根下来。
宇航员将会在生态舱中生活两周以上,在宇航员离开月球之后,生态舱的打算依旧会工作。
未来的几年,还会有更多的生态舱发射到月球和现在的生态舱组合,最后形成完整的月球基地建设。
夏国航空航天中心打算以月球为未来的宇宙太多中心,向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辐射。
因此,这一次的生态舱非常重要!
夏国人非常低调,来到月球后只是做自己的研究,建设自己的生态舱,不会过多的对外宣传本次登月是多么的牛掰。
事实摆在面前,全世界正常的人都会因为夏国登月而感到欢呼。
华盛顿,nasa总部。
nasa也是在夏国发射登月舱的前一天才知道确切的消息,夏国的保密工作的确做得非常好。
nasa借用东洋的月球卫星观测夏国的登月活动,观察到的情况是夏国的确有登陆舱在月球,并且已经有两位宇航员正在开展一系列的探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