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宋王偃忽而看着老汉的妻子拿着木耒在那里翻地。
宋王偃不由得皱着眉头道:“你们还在用木耒翻地吗?”
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礼记·月令》郑玄注:“耒,耜之上曲也。”
经过不断改进,在松软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头又被做成扁形,成为板状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为减小,还可以连续推进。木制板刃不耐磨,容易损坏。
人们又逐步将它改成石质、骨质或陶质,有的制成耐磨的板刃外壳,损坏后,可以更换,这就是犁的雏形了。
为了适应不同的耕播农活,先民们又将耒耜的主要组成部分制成可以拆装的部件,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老汉垂手道:“大王,我们也知道木制的耒其板刃不耐磨,容易损坏,不过实在舍不得换上铁制或许是铜制的耒啊!”
唉,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宋国的铁和铜产出并不多!宋王偃叹了口气。
“许行,你看市面上的铁和铜能降价否?”
听见宋王偃垂询,都内令丞许行站了出来,不假思索地道:“可以降价。只不过我们宋国并不盛产铁和铜,前年刚刚攻下的越国,会稽郡之内,其诸暨、会稽倒是出现了不少的铁和铜的矿产资源,只是还没开采出来,等到市场的需求不那么大了,这价格自然会压低下来的。”
宋王偃眯着眼睛道:“寡人不是刚刚裁军吗?这铁和铜的市场便少了一大块,故而现在正是压低其价格的好时机呀!许行,你要尽快跟苏贺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一年之后,寡人不希望看见我们宋国的黔首用不上铁制农具或者是铜制农具的情景了。”
“诺!”被宋王偃交代了这么一份苦差事,许行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了。
宋王偃没有继续说话,而是盯着那个老妇人在那里挥着木耒锄草,然后捡起杂草往箩筐里装载的情景,若有所思。
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
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于后世的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
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耒耜为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人“始作耒”。
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或和并提,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用﹐《国语.周语》所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语。
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孟子·滕文公》:“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吕氏春秋·孟春纪》说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
关于耒耜的发明还有一则故事。
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是广种薄收,而且经过多次种植的土地日趋贫瘠,收获量越来越少。
这时,部落只有整体或部分迁徒,到新的地方披荆斩棘,烧荒垦土,刺穴播种,以取得更多的谷物。频繁的迁徒,繁重的劳动,先民们疲惫不堪。
为了让部落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炎帝决心改进耕播种和种植方法。
《易经·系辞》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说,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讲到炎帝神农制作耕播工具--耒耜。
传说,炎帝和大家一起围猪,来到一片林地。林地里,凶猛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供起。一路供过,留下一片被翻过的松土。
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依照这个方法翻松土地呢?
经过反复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板,尖木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
这一改进,不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将种植由穴播变为条播,使谷物产量大大增加。这种加上横木的工具,史籍上称之为“耒”。
在翻土过程中,炎帝发现弯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来更省力,于是他将“耒”的木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弯度,成为曲柄,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为了多翻土地,后来又将木“耒”的一个尖头改为两个,成为“双齿耒”。
天蓬元帅?对!耙子,耙子还没被发明出来呢!
宋王偃的脑子灵光一闪,终于想到了缺的是什么了!
“来人!给寡人取狼毫和帛书过来!”宋王偃急不可耐地让人取来狼毫和帛书。
这可是一个创造性的发明呀!咳咳,若是发明了耙子这种利于民生的农具,那么自己岂不是能与炎帝那样的千古圣王并驾齐驱,为天下唱了吗?
哈哈!寡人可真是一个天才!
拿到帛书和狼毫,宋王偃开始在帛书上面涂鸦,一边摸着自己的胡须,一边在一张大大的帛书上作画,他画的是什么呢?在场的人都不明所以,被搞得一头雾水。
等待宋王偃涂鸦完毕之后,指着帛书上的钉耙说道:“孟卓,你看这样的耙子能不能制作出来?”
“此为耙?”孟卓还从未听说过呢!
“然也!”宋王偃志得意满地道,“这耙可为农具,也可为兵器!耙,由木把、钯头组成,钯头可以装铁齿或者铜齿,寡人所作之耙有九齿,为之九齿钉耙,然亦可有八齿、七齿和六齿不等,大小可不一也。”
“耙的作用极大,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
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
宋王偃笑着道:“不仅如此,耙还可作为兵器使用。耙齿锋利似钉,攻击性强,可攻可防,岂非利器乎?”
宋王偃说的没错。铁齿钉耙,耙齿锋利似钉,攻击性强,也兼有兵器的作用。在古代的军队里因耙可击,可耙,一度成为军中最利的武器之一。
耙的击法有“推牵”、“扁身杀”、“倒头打”、“大斜压”等;防法有“对打对揭”、“直起磕”、“扁身中拦”等。
“大王奇思妙想,臣等服也!”孟卓等大臣都向着宋王偃垂手,感慨万千。
有此耙这一工具的发明,足以令宋王偃载入史册,千古流芳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