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骜,这伐卫的战事如何?魏人那边可有异动?”
刚刚下了大朝会,宋君偃便到校场边上踢了一场蹴鞠,汗流浃背,正拿着侯研递过来的锦帕擦拭了额头的汗液。见到干骜早早地在四方台上等候,宋君偃不由得一屁股坐到蒲团上,开口便是这样问道。
开春的时候,宋军伐卫,打着拨乱反正的旗号,派出军队护送原来的卫君姬劲回到濮阳。宋军如此强大,精兵强将,又是正义之师,师出有名,自然不是卫国的那一些弱旅可以比拟的,所以卫军仓促阻组织的兵马很快就败下阵来了!
刚刚篡位不久姬玄随之出逃魏国,请求魏王瑩的庇护。
这可真的是马到成功啊!
听到宋君偃询问,干骜低眉顺眼地道:“回禀君上。卫人的可战之兵早就在我宋军当中,随军援魏、伐楚,留守卫国的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再加上卫君在卫国也不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在自己国内也有着一定的威望,所以我军师出有名,一路上势如破竹,沿途的城池都是望风披靡,军队一战而下濮阳,叛乱的姬玄已经逃到大梁去了。”
“至于魏人那边,酸枣、桂陵等地的魏军倒是紧闭城门,按兵不动,除了接纳姬玄之外,倒是没有为难我们宋军。”
闻言,宋君偃嗤笑道:“呵呵,魏人倒真是识时务。寡人听闻老魏王得知我宋军伐卫在即,大动干戈的消息,连忙派出魏将翟章,带着三万兵马驻防桂陵、酸枣两城!接纳姬玄入城的事情翟章不敢擅专,必定是老魏王指使的。”
“嘿,他以为不给我们宋国添麻烦,寡人就会轻易放过他们魏国了吗?姬玄之乱就是魏人在背后煽风点火的!”宋君偃沉声道,“魏王瑩不想让寡人痛快!寡人也不能让他痛快!这几日魏国的使者甘宁一直在商丘城逗留,想要求见寡人,商量着归还还在我们宋国手里的襄陵及其附近华阳、岸门等几个城池。”
“岂不知驱虎吞狼之事乎?所以寡人让甘宁回去了,同时派出曾诚作为使者出使大梁!魏国若是不肯交出姬玄,就是在公然打寡人的脸!”
听到这些话,干骜有感于宋君偃的腹黑,不由得把脑袋深深地埋到胸口的地方。
我的老天爷呀!
分明是不想归还魏国的襄陵、华阳和岸门等八个城池,想要据为己有,偏偏还能说的这么大义凛然,冠冕堂皇的,天下可能就宋君偃这儿独一份了!
这是何等的厚黑呀!
对此,干骜倒不是不满,反而他还是举双手赞成的啊!若是宋君偃没有那么厚颜无耻,没有那么专横跋扈耍无赖,宋国的疆域也不能在这六七年的时间里扩张到现在这个面积。
能以这种速度蚕食鲸吞,壮大自身的国力的,纵观古今,估计宋国是绝无仅有的了!
就算到时候魏国迫于宋国的压力,交出姬玄又怎么样?
宋国还是不肯让出襄陵附近的八个城池,你奈我何?咬我啊!
说不定宋君偃的心里正寻思着跟魏国干一架呢!现在的魏国可是软柿子,原本就是被打得满头包还没恢复过来呢,去年又被秦人和楚人联手毒打了一顿,被打得满地找牙的!
估计没有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是恢复不过来了的。而趁此机会,说不定宋国还能借着这个名义,大举进攻魏国,真的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中原腹地了呢!
弱者,只有被挨打的份儿了。
老实说,宋君偃还真的不可怜魏国。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曾经霸主魏国最强大的时候还屡屡进攻周边的国家,堪称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把偌大一个秦国都打到被国破家亡的地步了!
现在魏国却沦落成了软柿子一般,任人宰割,人人都想过去踩上一脚,这真是不得不让人唏嘘啊。
“君上,若是魏国执意包庇公子玄,又不依不饶地派人到商丘来索要襄陵、华阳等八个城池呢?”干骜小心谨慎地问道。
宋君偃闻言,嘴角勾起了一抹残酷的笑意,慢条斯理地说道:“干骜,你见过我们宋国吃到肚子里的肉都自己吐出来的吗?不管怎么说,襄陵、华阳、岸门等城池都是我大宋国的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下才攻克的!”
“这天底下有免费的午餐吗?没有。魏国不付出一些代价,就想要回这么多的城池土地,可能吗?还有公子玄,其实能不能迫使魏国把人交出来,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魏王的态度!”
姬玄这个人宋君偃不是很在乎,跳梁小丑而已。
但是宋国却可以从这个跳梁小丑的身上大做文章!
姬玄的死活宋国可以不管,但是魏国若是不交出这个人,宋国可以借着这个借口,兴兵伐魏!
是的,这就是宋君偃的目的。他为什么在宋国兵强马壮,而粮秣充足的时候,没有派兵抗齐呢?难道他不想要被齐人侵占(收复)的那些郯国和吕国的城池土地了吗?
不,他不是不想要,而是图谋得更大!
宋君偃一直致力于开疆拓土,继而穷兵黩武,但是他的重心并不在东南,而是在于中原腹地。
韩赵魏三国的地盘够大,够富庶,人口够多,开发的程度可谓是整个战国时代最好的。
子偃一直想要迁都朝歌,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因为迁都朝歌的话,就不可避免地跟韩赵魏三国发生正面冲突,宋国若是强势入主中原,将开拓的方向西进的话,势必与三晋产生不可化解的矛盾!
只有等宋国真正的强大了,强大到如现在的秦国一般,可以以一己之力抗衡三晋的地步,乃至于略胜一筹的时候,子偃才敢将迁都朝歌的想法付诸行动。
宋君偃为什么对迁都朝歌的事情念念不忘呢?
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商丘这个地方,偏居东南一隅不说,交通不够中原便利,而且四面都是平原、河流,无险可守,这样很容易被敌军兵临城下的!
齐军两度兵临城下的耻辱实在是让宋人历历在目。
地理位置和地形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宋国未来的走向。宋国没有秦国那般有着崤函之险,可以凭借着雄关阻挡六国联军的进攻;宋国没有楚国那般幅员辽阔,楚国有着广袤的战略纵深,可以四面出击,将来犯的敌军拖入战争的泥沼当中,而一旦展开拉锯战,敌国必败无疑!
这也是为什么楚国屡屡遭到以周王室为首的中原国家,乃至于三晋、秦国和齐国的联手打击,却依旧能保持大国的姿态的根本原因。
甚至在秦国灭楚之战的时候,秦国还要出动六十万的大军才能一举灭掉这个南方的巨无霸。
宋国也没有齐国那样,坐拥鱼盐之利,文化鼎盛,学术繁荣,而齐国的国势蒸蒸日上,直到齐闵王的时候这才因为灭了宋国,犯了众怒,这才盛极而衰,被乐毅带着五国联军灭掉的。
宋君偃迫切地想要迁都朝歌,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宋国处四战之地,外部环境便如同魏国一般,需要不断地开拓进取,才能保持着国力继续上升,不至于被列国群殴。
宋国一直穷兵黩武,其实是迫不得已的,不战,即弱,不战,即亡。
围棋里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术语。
回顾中国历史,最终能够统一天下的也往往是那些边角势力。具体来说,在中国古代,有可能、有资本统一天下的边角地区,也就是关中、河北、东南三个。
对照整个中国历史,最终能够统一天下的势力也确实出自这三个地区里的一个。因为关中、河北、东南如此特殊的地位,所以,这三个地区被称之为“龙兴之地”“王霸之基”。
这三个地区凭什么获得如此殊荣和赞誉呢?
“山河四塞,百二秦关——关中”。
首先,因为泾河、渭河、洛河及其支流的冲刷,关中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古代,关中如此肥沃、如此广阔的土地,使得关中在经济上先天领先于其他地区。
其次,关中东有函谷关,北有萧关,东南有武关,西南有散关,这使得关中相对独立,可以远离纷争、暗自积攒力量。
再者,关中对巴蜀和关东高屋建瓴,在乱世争霸中,这使得关中对其他地区具有天然优势。中国历史上,大秦帝国、西汉帝国、大唐帝国,都是先整合关中,然后攻取巴蜀,最终才东出统一天下的。
唐代中期,随着边防重心的北移,以及资源的消耗殆尽,关中开始没落,不复昔日风采。
河北、东南便无须赘言。
最后的草肚皮是哪里呢?
顾名思义,就是中原了。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说的就是河南这个人口大省。
不过在中原为帝是非常难,历史上的往往最后成功的绝非是在中原起事的,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他是弃关中而归中原就是一大失策。
可是要最终要想争天下,可以不起于中原,但一定要归于中原,因为争天下就是问鼎中原嘛,你只有占据了中原,才可能四面出击,你才算众望所归。
所以说,回顾中国整个历史,最终能够统一天下的往往是那些边角势力。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历次统一天下的模式就是先角后边最后才是中原。
可是现在宋国就处这个“草皮肚”里,四战之地,不管宋国是伐楚还是伐齐,都摆脱不了处四战之地的窘境。
既然无法摆脱,宋君偃干脆一作到底了!
正好,这个战国时代中原地区是开发得最早、最好,也是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据有中原,四面树敌的同时,还能四面出战,商丘毕竟偏居于东南一隅,虽然人口够多,土地够富庶,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得了宋君偃的野望!
迁都朝歌,宋国的发展重心将会彻底西移,奠定中原的王霸之基!
就跟晋国一般,不过这个风险真的很大,毕竟韩赵魏三国才是中原地区的真正的霸主,现在宋国想要入主中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三晋的围攻!
可是宋君偃不怕!
宋国现在自身的国力已经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了,就像是一头发狂的野牛,已经不能回头或者是停下来了。
宋君偃权衡利弊之下,还是觉得迁都朝歌的利大于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