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发展历史当中,其海军力量一开始相对于其陆军而言,是一块很明显的短板。
但是在灭亡拜占庭帝国之后,有可能是得到了当其时拜占庭帝国内部拥有的造船技术以及相应的海军武器,比如说著名的希腊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根据历史的记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赛利姆一世登基之后,其海军力量就为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对外战争发挥非常大的贡献。
根据后世的一些整合的资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的快速发展,主要有着三个时期:
奥斯曼帝国成为地中海最强大的海上帝国第一十六世纪上半叶。它可以识别在第十五届和16世纪初的三个重要发展:
1:苏丹巴耶塞特(耶尔德勒姆)选定gelibolu作为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和船厂,2:土耳其海军崛起的基础在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时期,征服伊斯坦布尔,并扩展至黑海和地中海,3:苏丹塞利姆一世,开发在伊斯坦布尔船厂作为海军基地。
赛利姆一世在位时期对内镇压异己,仅在1513年末,即有什叶派突厥人凯兹莱巴什支派的4万余人被斩首。
对外继续用兵,扩张帝国版图。1514年8月,他在幼发拉底河东岸的查尔迪兰战役中,大败波斯人建立的萨法维帝国军队,攻占其首都大不里士,并先后把安纳托利亚库尔德人和土克曼人的一些公国并入帝国版图。
1516年8月,他在叙利亚阿勒颇以北的达比克草原战役中,击溃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军队,继而于1517年1月攻占开罗,灭马穆鲁克王朝,并俘获该王朝控制下的阿拔斯王族后裔、傀儡哈里发穆泰瓦基勒(1466~1543),从其手中获取哈里发职位,从而成为伊斯兰教正统派的领袖。
原马穆鲁克王朝统辖的埃及、叙利亚、希贾兹、巴勒斯坦成为帝国属地。麦加的世袭统治者谢里夫专程前往开罗,向赛利姆赠送圣城钥匙,表示臣服。从此,帝国属地各清真寺伊玛目在每星期五聚礼的“呼图白”中,开始增加了为赛利姆祈祷、祝福的内容,称其为“两地(即奥斯曼帝国位于亚洲和欧洲的领土)的主人”、“两海(即印度洋、地中海)的苏丹”、“两圣地(即麦加、麦地那)的仆人”、“胜利的皇帝”。
而之后的苏莱曼一世时期,同样也是在对外战争当中,很大程度上倚重海军的力量。
但是这一个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在陆地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之后,苏莱曼一世才有余力再次发展出一支强大的海军。
苏莱曼一世继承父业后,于1521年镇压了一场由帝国大马士革总督领导的叛乱,不久后便开始了一系列军事征服。苏莱曼很快就做好了征服匈牙利王国重镇贝尔格莱德的准备,这也是他祖父穆罕默德二世的未竟事业。在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和拜占庭人相继失败后,匈牙利人成为阻止奥斯曼帝国向欧洲内陆扩张的唯一难以对付的力量,而攻占贝尔格莱德是消灭匈牙利人的关键所在。
苏莱曼大军将贝尔格莱德团团围住,并从一座多瑙河中的岛屿上接连向城内发射重炮。贝尔格莱德的守军仅有700人,匈牙利也没有派兵增援,奥斯曼人在1521年8月占领贝尔格莱德。
基督教世界重镇贝尔格莱德陷落的消息很快传遍欧洲。根据神圣罗马帝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的说法,“占领贝尔格莱德是吞并匈牙利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开始。它导致了拉约什国王之死、布达的陷落、特兰西瓦尼亚的被征服、一个繁荣王国的毁灭和邻国对将会遭遇到同样命运的恐惧……”
通往匈牙利和奥地利的道路被打通了,苏莱曼却将注意力转移到医院骑士团的大本营东地中海的罗得岛。医院骑士团在安纳托利亚和累范特近海的海盗活动,长期困扰着奥斯曼帝国。
1522年夏天,苏莱曼凭借其父塞利姆一世留下的海军优势,派遣一支由4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进军罗得岛,他本人则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从反方向包抄。经过5个月残酷的围攻战,岛上的守军有条件投降。骑士们得到苏莱曼的允许,离开罗得岛,并最终在马耳他岛重建了马耳他骑士团。
贝尔格莱德战役后,匈牙利王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恶化,而苏莱曼解除罗得岛这一后顾之忧后在东欧重启战端。
在1526年8月29日的第一次摩哈赤战役中,苏莱曼大败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匈牙利人的抵抗土崩瓦解,奥斯曼帝国成为东欧的一支空前强大的势力。据说苏莱曼见到拉约什二世的尸体时表达了哀悼:“我来此确实是为了击败他;但让他在刚刚品味到生活与权力时就撒手人寰却不是我的本意。”
在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的领导下,哈布斯堡王朝夺取了布达和匈牙利。为此,苏莱曼于1529年率军穿过多瑙河河谷,再次占领布达,并且在当年秋天兵临维也纳城下。维也纳之围是奥斯曼帝国最为雄心勃勃的远征,标志着它对西方的军事威胁达到了顶点。
不过由于16,000名维也纳守军的奋战,奥地利人使苏莱曼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为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奥斯曼-哈布斯堡战争拉开了序幕。1532年奥斯曼帝国再次试图占领维也纳,但苏莱曼的大军还未到城下就撤退了。这两次远征维也纳失败的原因都是奥斯曼士兵因恶劣天气生病(迫使他们放弃携带围城器械),以及补给线拉得过长阻碍行军。
欧洲边境巩固后,苏莱曼把目光转移到受到波斯(今伊朗)什叶派萨法维帝国威胁的帝国东方。特别是有两起事件加剧了两国关系的恶化:第一件事是,波斯沙赫(皇帝)塔赫马斯普一世杀掉了忠于苏莱曼的巴格达总督,换上了自己人;第二件事是,比特利斯总督叛变,并向萨法维帝国宣誓效忠。
为此,苏莱曼于1533年命大维齐尔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率部队进军亚洲,开启了长达三百年的波土战争。奥斯曼军队攻克比特利斯,并乘胜占领毫无抵抗的波斯故都大不里士。1534年苏莱曼亲率大军与易卜拉欣帕夏会合,并向波斯内地推进。塔赫马斯普一世试图利用波斯内地冬天的恶劣天气诱敌深入,为避免与奥斯曼帝国军队直接对抗,他一退再退,放弃了大片领土。苏莱曼对在冬天的波斯作战有所顾忌,于是与易卜拉欣帕夏转而挥师伊拉克。当奥斯曼大军兵临阿拉伯故都巴格达城下时,波斯总督开城投降。
自此,苏莱曼成为伊斯兰世界无可争议的领袖和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合法继承人。
……
当苏莱曼在陆地上的征服获得巨大成功后,摩里亚的科罗尼要塞被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海军上将安德烈亚?多里亚攻陷的消息映入他的眼帘。
西班牙在东地中海的存在让苏莱曼耿耿于怀,他视之为查理五世意图与自己争夺地区霸权的前兆。意识到在地中海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必要性,苏莱曼任命卓越的海雷丁帕夏为海军总司令,负责重建奥斯曼帝国舰队。海雷丁帕夏重建的奥斯曼海军战舰数量相当于地中海其他国家的战舰数量的总和。
1535年查理五世在突尼斯取得了对奥斯曼帝国的一次重大胜利,加上后来爆发的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共和国的战争,促使苏莱曼同意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联合对付查理五世的建议。1538年西班牙舰队在勒班陀战役中被海雷丁帕夏击败,从此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地中海称雄33年。
在勒班陀战役之前的普雷韦扎海战可以说基本上摧毁了基督教各国占据海上优势的努力。土耳其乘机开始集中优势的兵力和舰队,逐个攻拔地中海上被自由邦和骑士团占据的岛屿。在数量庞大的军队和舰队的日夜猛攻下,位于整个地中海最西部的基督教要塞罗德岛最先沦陷,驻守该岛的大部分医院骑士团成员战死,其余都被斩首。土耳其大军乘胜西进,攻打马耳他。
然则马耳他绝非寻常地中海岛屿可比,它地扼地中海咽喉,南望突尼斯,北接意大利半岛,是基督教最重视的战略要地、而基督教方面也派遣了最忠诚勇敢、笃信上帝的圣约翰骑士团本部坚守该岛,圣约翰骑士团利用在欧洲大陆上收集到的捐款和生意收益,将马耳他修筑成一个坚固异常的要塞。
尽管拥有兵力上和技术上的优势,但是面对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圣约翰骑士团主力和不断赶来的教皇海军和威尼斯海军,土耳其大军毫无办法。他们曾经数次在岛上建立的小块阵地,也尽被举着黑白条纹旗冲锋的骑士们夺取。登陆部队死伤累累,海上舰船损毁无数。
于是土军转而攻打离本土较近,支援和后勤也较为简单的塞浦路斯岛。当是之时的塞浦路斯属于威尼斯的殖民地,离土耳其的根据地小亚细亚地方很近。从这里出发的威尼斯共和国海军支队,很容易的就能封锁从叙利亚和伊斯坦布尔出发的伊斯兰商船和舰队,可以说是奥斯曼如梗在喉的存在。苏丹就算使用倾国之力,也非要将这颗异教徒的钉子从国家的软腹上拔去不可。
……
1540年代匈牙利争端再起,为苏莱曼一雪维也纳之耻提供了机会。一些匈牙利贵族建议邻国的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与已故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的家族联姻以继承匈牙利王位,根据之前的协议,拉约什死后无嗣,由哈布斯堡家族继承王位。但其他贵族则支持现任国王绍波尧伊?亚诺什,绍波尧伊得到了苏莱曼的支持,但没有获得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承认。
1541年哈布斯堡王朝与土耳其人的冲突再起,并试图围攻布达。但哈布斯堡王朝的努力最终失败,他们丢失了更多的要塞,斐迪南和他的兄长、神圣罗马国王查理五世被迫与苏莱曼缔结了一项羞辱性和约,和约规定:斐迪南放弃对匈牙利王位的企图,并每年向苏莱曼缴纳一笔固定的费用以换取苏莱曼对仍处于他控制下的匈牙利部分领土的承认。更具象征性意义的是,和约中并未称查理五世为“神圣罗马国王”,而只称他为“西班牙国王”,因为苏莱曼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恺撒”、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
摩洛哥以东的北非大片领土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的黎波里塔尼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柏柏尔人国家成为帝国的自治行省,也是苏莱曼与查理五世冲突的前沿阵地。查理五世曾试图把土耳其人赶出该地区,但1541年他的计划于失败了。在奥斯曼帝国抗击西班牙的战争中一直有柏柏尔海盗助阵。
在短期内,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保持了它在地中海的霸权。奥斯曼帝国海军还控制了红海和波斯湾,一直到1554年被葡萄牙帝国的海军所击败。葡萄牙人于1515年占领忽里模子,从而对苏莱曼控制下亚丁(在今也门)构成威胁。
1542年为了对付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次普通威胁,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请求恢复与奥斯曼帝国的联盟,为此苏莱曼令海雷丁帕夏带领200艘大帆船开往西地中海支援法国。
海雷丁帕夏开往法国途中洗劫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沿海地区,到达法国后,弗朗索瓦一世把土伦港让给海雷丁帕夏作为他的海军司令部。在该次远征中,海雷丁帕夏于1543年攻占了尼斯。1544年弗朗索瓦一世与查理五世讲和,从而结束了法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短暂联合。
为了一劳永逸地击败波斯,苏莱曼于1548年到1549年发动了对波斯的第二场战争。此战中,塔赫马斯普一世与第一次一样避免与奥斯曼军队直接对抗而选择撤退,并在与奥斯曼帝国接壤的阿塞拜疆地区施行焦土政策,试图让奥斯曼军队暴露在高加索的寒冬中。苏莱曼大军暂时占领大不里士和阿塞拜疆地区后又被迫撤回安纳托利亚过冬,波斯人随后收复了阿塞拜疆地区。不过,奥斯曼帝国还是夺取了凡城和格鲁吉亚的一些要塞。
1553年,苏莱曼发动了对波斯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战争。最初埃尔祖鲁姆被塔赫马斯普一世的儿子攻陷,但苏莱曼很快就还以颜色,他率军渡过幼发拉底河上游,重新占领埃尔祖鲁姆,并洗劫了波斯的部分地区。波斯军队仍然沿袭前两次避敌锋芒的策略,使苏莱曼进退两难。
1554年签订的协议结束了苏莱曼在亚洲的征伐。根据协议,奥斯曼帝国将大不里士交还波斯,但获得了巴格达、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下游、入海口以及波斯湾的部分地区。塔赫马斯普一世也保证停止所有对奥斯曼帝国领土的袭击。
在北非,占领了除摩洛哥以外的马格里布地区,并于1560年全歼进攻的黎波里的西班牙远征军。9月8日,由意大利画家马泰奥?佩雷斯?德?阿莱奇奥所绘于瓦莱塔大王宫圣米迦勒和圣乔治大厅的一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