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中国历史上的古代火器使用的鼎盛时期是明朝,但是若是论质量而言,则是清朝更为有优势。

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惯性所主导的影响。

但是在一些方面而言,也就是因为历史的一些“玩笑”,最终导致了本身有可能发展出另外一种近代火器进程的基础,最终湮灭在历史当中。

清代中期之后,由于国家承平日久,统治者越发不重视武备,火器的发展渐趋停顿,以致鸦片战争时,清军仍然使用旧制火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朝又开始大量制造火器,并积极从西方引进先进武器。

到洋务运动时,火器的制造和引进达到最高峰。这期间,清朝建立了大量近代枪炮制造厂,如安庆内军械所、湖北枪炮厂、天津机器制造局等等,清朝军队的装备基本完成近代化。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的是,清代中后期的火器,要么在性能上被西方抛离很远的一段距离,要么则是在洋务运动前后,向西方引进相应的火器进行发展。

至此,中国古代的火器,逐步成为了历史的名词。

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哪怕是在明朝,中国古代火器的质量相对于西方而言,已经有了部分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不算是很明显。

……

后世有一种观点认为,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很自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火药用于战争的国家。当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把火器带到西方时,给欧洲骑士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改变了欧洲人对战争的观念。最早使用火器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技术,直到明朝初年中国的火器在世界上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而到了明朝中期,中国的火器就不再是过去那样不可一世的地位了,到了明朝末年,中国的火器已经无法与西方抗衡;尽管明朝设计出火器的种类比欧洲人多得多,军队中装备的数量也相当多;但设计这么多火器没有几项是好用的,连军队中的士兵都不喜欢用,最后只好以仿造西方的弗朗机和红夷大炮两种为主的能用的火器。

而用于野战的弗朗机炮由于明朝制造工艺水平不行而使用量少,火铳也是又重又笨,射击精度很差,只有笨重的红夷大炮还堪使用;虽然明朝仿造的红夷大炮比欧洲人的笨重,射击精度也不高,但其装弹量大,架在城墙上一打就是一大片,并且也不需要经常搬运,用于守城还是比较适合的。这就是明朝长于守城而短于野战的主要原因;假如明朝的弗朗机数量多一些,火铳射击精度高一些,就不会在野战中输于满清了。

为什么过去火器一直领先世界的中国,到了明朝竟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这完全是文化制度造成。在明朝时期,西方文艺复兴,出现了近代科学,促进了各方面的技术发展;而中国在那个时候却将文化束缚在以八股文为主题的科举考试上,造成有文化的人不搞科学,搞技术的人没有文化,并且使用武器的军人也没有文化;而这些没有文化的工匠不可能创造出先进火器的。

原来大家都是用古代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和发展生产、工艺和技术,中国人富有想象力和认真精神,有很多方面领先是正常的,当西方出现近代科学后,中国的这种文化体制所能产生的发展水平就无法与其相比了;一直到明朝末期,中国铁器的制造技术还不如唐朝时的水平,用来铸造大炮的铜器的制造技术与3000多年前的商朝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就以火器而言,明朝制造火器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文化的工匠,即使有些认得字的,也是根本没有科学知识的人,要制造好的火器,他们首先面临以下不可克服的问题:

1、不懂化学。不知道火药发射和爆炸的化学反应原理,无法准确鉴定火药中硝和硫磺的含量,因此无法得知所用的火药装多少所得到的射程是多少;由于火药中的有效成分无法保证,同样多的火药,这一批火药装了打不远,下一批火药尽管数量一样多,却有可能会炸膛。

2、没有力学和运动学知识。根本没有物体抛物线运动的概念,不知道炮弹飞行的运动轨迹,无法形成准确的射击理论;偶尔出现几个“神炮手”,也是凭感觉而已,根本没有保证,大多数都是瞎放炮。

3、没有冶金理论知识,不懂铁中的含碳量和其他化学成分的作用,也不知道合理的冶炼工艺,到现在一些老铁匠还有用一个美女扔到炉中就可以炼出好钢、造成宝剑这种荒唐的传说;所以这种落后的传统习惯即使炼出一些好铁,但大批量生产中铁的强度无法保证,这次用这么厚的炮管可以,有可能另外一门这么厚的炮管就会炸膛;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很多野战用的炮都用铜造,而由于铜矿缺乏,所能生产的铜无法满足需求;由于害怕炸膛,明朝造的铁炮不断增加厚度,造成炮的重量很大,无法制造像弗朗机这样的轻型野战炮,使得明军的野战能力大减。

4、没有机械加工理论及设备。尽管明朝仿造了西方的红夷大炮,但其内孔是直接铸造出来的,没有对内孔的加工工艺及设备,所以炮弹与炮膛之间的配合很差,无法保证射击精度,射程也大打折扣。当时西方以制造钟表的加工工艺加工出来炮膛,没有文化的明朝工匠再聪明也无法达到他们的精度,无法造出赶上西方水准的大炮;所以在明朝后期郑成功2万多人无法攻下900荷兰人据守的城池,就是因为郑成功的火炮无法与荷兰人的大炮抗衡;最后只好采用围城的方法使其粮食断绝,荷兰人出来谈判退出台湾。

5、没有标准的炮弹生产工艺,造出的炮弹在尺寸、形状、重量和表面粗造度方面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炮弹的发射角度和出口速度的概念根本没有,这对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影响相当大。

6、军队中没有对炮兵进行有效的理论培训,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够正确指导和培训炮兵的师傅;都是凭个人经验或者感觉来操作,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炮火。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还在遗憾,明朝没有重用某个什么火器专家;甚至自我陶醉的认为中国在古代就制造出了机关枪;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制造机关枪需要些什么工业基础和条件,以为凭某个人的聪明就可以造出来;没有相当的科技基础,如何“圣人”都不可能造出来的。在全民普遍没有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一两个“专家”能够起多大作用呢?不对孩子们从小进行科学的教育,不仅火器,其他需要技术含量的方面越来越落后是不可避免的。

……

以上的这种观点理论,先不说其是否正确或者是是否有所偏颇,但是有一点很明显的是,那就是明朝时期的火器,大部分很难称得上是有着相应基础而制作出来的精良产品。

至于为何说是大部分火器的质量都不怎么样?

那是因为因为在明朝后期,因为财政问题而导致火器的更新换代变缓甚至是停止,明军官兵的火器越发难以使用。

……………………………………………………分割线……………………………………

明代火器从其分类来看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

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

明代的海船制造已经相当的发达,海船上就装备了这些火器(明末年间,郑成功率水师海船收复台湾,曾用这些武器痛击荷兰殖民者)。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已经相当发达,具体有两大类:

一类就是地雷,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另一类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兵器。根据大量的史实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和使用“两雷“的国家。

而作为常规的火器,明朝的常规火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三眼铳:3管单兵手铳,由3支单铳绕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缘,共用一个尾部,单铳口径15毫米,全长350450毫米,都有药室和火门,可连射。射后可当锤击敌。

三眼铳是中国古代一种短火器,使用铁或粗钢浇注而成。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使用时在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在小孔处添加火帽,使用时将火帽朝石头等发射台敲击,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在三眼铳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铳在明代常见,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装填速度太慢。由于上述原因,三眼铳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被遗忘。

后世认为三眼铳的使用方法如下:(马上)步兵的三眼枪每铳只著铅子一个,在八十步内平放发射;明朝骑兵的三眼枪由于马上发射命中率低,为了提高命中率,有时用的是散弹“每铳著铅子二、三个”,在三四十步内发射,但马上步兵一般都会下马结阵放三眼枪,如果来不及下马,就各按队伍条为长营轮番更打且战且行,有进无退。三眼枪若单独使用时是连发的;与鸟枪配合时,有时为了弥补鸟枪火力弱的缺点,是齐发三弹的,有时为了加大近距离的杀伤效果,每铳管用二三个铅子。

三眼枪可根据战场情况选择是否将三条引线并在一起,连发还是齐发。(很多人虽知道三眼枪可连发、齐发三弹,但却没想过三眼枪在什麽情况下连发、齐发三弹。)每队造十五人为三眼铳手,四人为大炮手。火炮故虏人所忌,然今习闻而巧避,每见放了,却才装药,虏便突来冲屣,故必十五人为三叠,便递入药,可以接放。又多用纸爆,先后混之。此引申前人之法,亦多方误敌之意也。(在明初,有些敌人在临战时伏在地上听声,等明军的铳响过之后,便跃起突阵。因此,明军开枪前后,会在附近连放三五个爆竹,真真假假,使敌人无所适从。)

三眼铳近身作战可参考‘夹刀棍、大棒’。第六。校刀棍正所以比敌马讨一寸便益之物也,俱用大棍。教师之法,一打一戳,余皆花法也。只专刺马腹、人喉、马眼、人面。听中军竖红高招,刀棍手俱集中军听候,亦照前备二项木棍。听擂鼓,骑马飞驰,向短根戳一下,即戳马眼、马腹也。次将长棍截一下,即戳贼喉、面也。先将锋炭染黑,或以灰刷白,中者为止。务要戳入重,拔出速,不然不得戳第二下也。第七。校大棒听中军立起蓝高招,各棒手俱集听候。每队备短枝一根,长一尺,长枝一根,长四尺。禀安讫。兵以六人为列,听擂鼓,飞跑向前,一齐打去。先打短一下,如打马脚同。又高打长棍一下,如打马头同。赏罚例与刀棍同。

而明朝虽然早就有了三眼铳,但是从相应的历史记载而言,三眼铳在明朝后期之前,也就是后金崛起之前,并不受到重视:

万历二十三年,“三眼枪”配发辽东。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三月庚子:“工部覆蓟辽总督孙矿、抚按李化龙、宋兴祖所请,戊字库旧贮盔甲、弓箭、撒袋及京库旧贮三眼枪快枪,合行量给,以济军兴,他边镇不得援以为例从之。”

然而,即使如此,辽军在万历二十年之后几年,“三眼枪”的使用也不普及,包括李如松征朝鲜时,出征辽军的火器使用就非常少。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四十六年五月庚寅:“锦衣卫镇抚周仁卿陈破虏在用火器:昔从提督李如松征倭,见辽兵归阵止携弓箭、短刀,未谙火器之用。请给敕谕浙江巡抚,容职往彼处挑选各营火器手精兵三千员名,各带鸟嘴铳、三眼枪等件,借府州县未解钱粮为安家盔甲等费。”辽东地区开始较大规模使用“三眼枪”当在万历末女真人崛起之后《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六年六月癸亥:“兵、工二部议:以库贮盔甲并铜铁大小佛郎机、大将军、虎蹲炮、三眼枪、鸟铳、火箭等项,委官挑选演试,解赴辽左。”

至天启朝,“三眼枪”的制造和使用规模才开始扩大。

《明熹宗宝训》记载:天启四年八月戊申:“谕督师辅臣孙承宗:佛朗机二十副,内提炮八十个、三眼铁铳五百杆。”

《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三月丁未:“圣谕:……简得军前灭虏应用神器等件钱粮:头号发三位,二号九位,九边神炮二百位,虎蹲神炮二百位,头号佛即机一百位,二号佛郎机一百位,铁涌珠炮一百杆,铁连珠炮一百杆,铁三眼铳一千杆,各随用什物全火药二万斤。”《明熹宗实录》天启七年二月乙巳大学士黄立极等题:“……二号佛郎机二十位,三眼铁铳五百杆,随用提炮什物全盔五百顶。”

至崇祯朝,“三眼枪”的制造和使用规模越来越大。

《崇祯长编》记载:崇祯二年二月戊戌:“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时道臣宋统殷造红彝大炮一门,外臣陆续督造精好三眼抢一千余杆。”《崇祯长编》崇祯二年十月:“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臣请鸟铳五千杆,又臣新造三眼枪五千杆。”最后三眼枪替代了快枪、神机枪等单管铳,成为主战火器。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木叶开始逃亡 陆地键仙 从长津湖开始 我有一剑 修罗武神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星汉灿烂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子传第一序列经营一座恐怖墓场超级特种兵王重生之我是巨无霸仙逆之顺意贤相中场上帝异世元神录末世最强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