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一回到宫里,就屏退侍候的宫女,只留心腹守着门,自己与堂妹说话。黄常燕满脸悻悻然的“二姐,你不要以为自己成了宫妃,家里人就拿你没辙!”黄常燕恶狠狠的瞪着明妃威胁着。
“燕妹妹说的这是什么话?你想嫁顺王?行啊!叫家里人去说亲啊!你一个大姑娘家,跟我横什么?”明妃淡淡的睨了自家堂妹一眼。
顺王长得俊美,比皇上还有俊上三分,别说,她当初刚进门,看到这位小叔子,都会脸红心跳咧!当年,向国舅的女儿闹那一出,她的祖父就曾动过联姻的念头,只是那会儿顺王才几岁啊?她也才刚进门,皇帝容得了黄家连嫁二女为媳?
那时她提心吊胆战战竞竞的过日子,她不怕夫家人对她下手,反怕娘家人为了黄常燕要她让路,黄氏的父亲是庶出,虽然是个七品官,好歹是自己考来的,黄常燕的父亲是嫡出,是长子嫡孙素来备受看重,原本当今议婚时,黄家很积极运作,想把黄常燕的大姐黄常芬许给当时的四皇子为妻,向皇后怎容得四皇子娶得贵妻,从而得到黄家的人脉,硬是从中搅和,给四皇子订了根基浅薄的田氏。
既然长子嫡孙所出的嫡长女不成,黄家便挑了还算有出息的庶子嫡长女来跟四皇子联姻,当然,正妃是不可能,侧妃倒是可以接受。
但是,若要把长房的嫡女嫁顺王为正妃,那她这个侧妃便是成鸡肋了!
听到明妃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让黄常燕气不打一处来,家里人要能去说,会不去说吗?会把她送进宫里来?慧妃那个蠢的就不说了,瞧她带着族妹们一派乐呵的傻样,黄常燕敢说。万家人肯定没老实跟她说,万家人的盘算。
太上皇健在,新帝登基勿需守孝,这后宫虚啊!谁家不盯紧了后宫,问题是,新帝一句国库空虚正该简省,不广收嫔妃入宫,这叫许多人家徒负呼呼,谁不知道太上皇禅让的意思啊?要不是身子撑不住了,太上皇会甘愿放权?
今年宫里不进人。明年呢?万一太上皇熬不过冬,那接下来就得守孝,旁的不说,太上皇当年为向后命儿女守孝三年,新帝总不好不守父孝吧?如此一来孝期势必不能少于三年,等到那个时候,就算家族里有适龄女能进宫,也错失了向皇上表态的良机啦!所以不只黄家、万家,就连两个美人的家里也挑了貌美的亲戚。若能让皇上看中,日后生个一儿半女的,自家也能多个靠山不是?
黄家当然也是如此打算的,但黄常燕另有打算。既然一样当不了正的,那进顺王府岂不比进后宫强?顺王府的内宅只有个顺王妃专宠,若是自己顺利进府,日后专宠的那人还不知是那个呢!那个顺王妃实在不够看啊!黄常燕鄙夷的想。论长相,论身材、论才识,她一个乡下野丫头能比得过自己?
就算她曾救过太上皇。建了大功又如何?不是己经给她正妃之位了吗?只要自己把顺王攒在手心里,还怕压不下她吗?她爹封爵又如何?武官封爵返京,人走茶凉,比得上她家吗?她的父亲可蒙皇帝看重,已有消息传出,将接户部侍郎一职呢!
想到这儿,黄常燕颇为不屑的睃了自家堂姐一眼,身为宫里的娘娘有如何?育有儿女又怎样?皇后娘娘生得比她少吗?她在宫里住了几日,看得可明白了,明妃所出的东方期反应迟纯,不机灵又不讨喜,慧妃那儿子比他机灵多了,连慧妃的儿子都比不上,就更不用说跟皇长子、皇次子相提并论了!
待宫里再进新人,明妃就是昨日黄花啦!
明妃当然清楚自家堂妹在想什么,这丫头以为自己精,旁人都是蠢的,殊不知她的脸早将她的心事明明白白的揭露给人看啦!面精心蒙说的就是她,瞧不起她儿子?她不想儿子出众,只想他平安长大,日后自己也能像几位太妃、太嫔一样,能安享儿孙福。
此时已近午时,明妃不再理会黄常燕,径自吩咐人传膳,饭菜上桌,明妃斯文的端着碗慢条斯理的吃着,当然,黄常燕也坐在一旁,却是拿着筷子挑着饭粒,明妃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径自用完饭,便自去午歇,黄常燕看堂姐走了,却悻悻然扔了筷子,身边侍候的大丫鬟自然是赶紧上前侍候,两个大丫鬟轻声细语的开解着,无非是劝她忍着点,她们好不容易等到顺王回京,若在这时惹明妃不快,遣她们回府,那才得不偿失呢!
黄常燕不是傻子,她会被挑中送进宫来准备帮明妃固宠,除了她家世、样貌皆不差外,最重要的是,她不小啦!十八岁的姑娘了!如果皇上没看中她,她回府只有立时被遣嫁的份,至于嫁谁?户部侍郎的女儿会愁没对象吗?但她自小就喜欢顺王,有机会能与心上人相厮守终生,她怎能不奋力一搏?
有了贴心丫鬟的劝说,黄常燕勉为其难的听了,原本她是打算派人送信回府给她母亲,让她娘去好生教教四婶娘,让她好生管教管教她家女儿,现在她改变主意了,为免堂姐那小鼻子小眼睛的恼羞成怒将自己逐出宫,她是隐忍些,待她与顺王的亲事成定局,再叫她娘收拾她好了!
主仆三人说得正欢,浑不知早有人将她们的对话传了出去,皇后她们才用过饭正在闲聊,皇后知道了,贤太妃也晓得了,两人纷对黄家的教养颇感失望,原本黄家向皇后娘家的族妹提亲,现在,皇后使人传话给田氏族长,请他好生考虑。
贤太妃也做了同样的动作,跟皇后一样,贤太妃的娘家人,在黄家人眼中同列为可攀结的对象,事实上,黄家对贤太妃娘家是下足重本,拿了黄常燕的同胞弟弟联姻贤太妃么叔的女儿。
这两件婚事还在谈,不过做为家族里嫁得最好的女儿,皇后和贤太妃的话还算有份量。“本宫看明妃倒是个明理的,原想着嫡支的女儿教养应该只会更好不会差,没成想……”皇后摇头,贤太妃也摇头。
“这门亲事我看是黄了!有这么个小姑在,姑娘嫁过去只有受罪的份。”贤太妃轻声道。
“那是。”皇后捧着茶,看着慕越和十七公主姑嫂两在咬耳朵。
“她们两倒合得来。”
贤太妃顺着皇后的视线望过去,浅笑着说:“黄家起先要让黄侍郎的儿子尚十七,我想了想,以八字不合不打发了他家,结果没两天,他们就找我小叔叔去了。”贤太妃的小叔叔只比她大三岁,在太仆寺供职,再闲散不过的一个人,跟贤太妃不像叔侄倒似兄妹。
“这黄家太会钻营了。”皇后摇头,黄家的当家人看来不怎么聪明啊!皇上刚登基,要的是稳定中求发展,黄家积极拉拢人,是在做什么?龙椅都还没坐热,明妃的娘家人就如此热烈拉党结派,想支持四皇子上位了?
若无此心又蹦跶得如此欢快,怎么解释啊?
当皇帝的都多疑啊!虽然皇上现在还不曾表露出来,但顺王身为他最亲的弟弟,都这么明白表态了,这表示什么?顺王也不敢赌皇帝以后不会变!皇后是聪明人,自然通透,皇上让她去试探十二弟妹,她便了然于心,当了皇帝岂有不变的。
贤太妃不知她在想什么,提起了云太嫔来。“……她前几日病得不轻,唉!看来是在熬日子了!”
“十九皇妹如今在庵里听说开始学针线活了!”皇后跟着叹了口气,公主们当然也是要学女红的,但十九公主在宫里时,何时乖乖拿针拈线做活计过?十九公主曾因被针扎了手指头,就把身边的东西往教授女红的嬷嬷头上砸,亏得皇贵妃与云太嫔要好,那时皇贵妃统领六宫,便将此事压了下来,没让皇上知道,但是后来宫中根本无人敢领这个差事,贤太妃没想到,十九公主竟会有一天,乖乖拿起针线来做活了!
皇后看贤太妃诧异的脸,不禁苦笑,“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她不学着做不行了啊!”
“也是,庵里所有的事都得自个儿来,她若不做,衣破了无人补,犟不过。”
在宫里,十九公主身份尊贵,但到了庵堂,公主真不算什么,更何况太上皇还发了话,如此不被太上皇及新帝待见的公主,再犟性子,就是自讨苦吃啊!实话说,太上皇对这个女儿的处罚重了,但不这样做,他就保不住十四皇子,那才是个真正好的,懂事的好孩子啊!
贤太妃如今日日伴在太上皇身边,早上他一样起得早,前朝正在议事,右相过世后,左相也告老,太上皇除了跟她唠嗑,还能跟谁说?他总不能跟朝臣们说,你们多看顾我那十九皇女啊!别让她惹毛了皇帝,日后等她长大一些,就劝着皇帝把她从庵里放出来,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呗!
当然都不成,所以只能跟贤太妃唠叨,天天听,听得贤太妃只要一想起十九就额角狂抽!
“十四皇弟的婚事得加快脚步,否则云太嫔要真走了,他就得守孝。”
“嗯。”
这时皇后在明妃还在时,派出去的宫女回禀,太上皇拉着皇帝和顺王试新酒,喝得有些高了!来请皇后示下,皇后沈吟半晌,让人把皇上送回坤宁宫,太上皇和顺王送回长春宫来。
那宫女另又对皇后低语,那边知道消息,正往水榭赶过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