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棣的到来,原本欢乐热闹的坤宁宫出现了一丝凝滞。纷纷起身见过礼后,朱棣走到上首坐下来,喝了一口刚端上来的茶,然后笑问道:“刚才朕在外面就听着屋里热闹,在聊什么呢?”
徐皇后笑着冲李旭努努嘴,回道:”在说这孩子呢。张姐姐说他刚才进来前边正堂,连臣妾面都没见着就忙着行礼,还爆了不少小时候的糗事。臣妾想起太子他们小时候也是这般,就忍不住失态了些。“
”哦?“朱棣好奇的看向李旭,想起第一次在乾清宫见他的事情,忍不住大笑道:”你小子上次在乾清宫分不清方向胡乱拜,这次也是,怎么会在这事上老出错?“
徐皇后和张氏一听,好嘛,原来李旭不是第一次出糗了,纷纷笑得合不拢嘴。只有李旭一人臊得慌,见朱棣问话,只能站出来行礼道:”皇上.....小子初见天颜,难免有些紧张,请皇上恕罪。“朱棣摆摆手,边笑边说:”没什么,以后注意便是。“
众人取笑了一阵,这才慢慢进入正题。徐皇后先开口了:”皇上,刚才臣妾还与张姐姐说想给瞻基定门亲事,只是不知哪家的闺女好,让张姐姐帮忙出出主意呢。“
张氏一听,连忙摇摇手说:”这事事关皇室宗嗣,皇上和娘娘定夺即可。“朱棣却想了想点点头道:”皇后这话在理,这事朕和皇后就托付给姐姐了,还请姐姐先暗访一番,挑几个品貌俱佳的候选出来,朕和皇后再酌情定夺,可好?“
张氏还想推脱,可是架不住朱棣和徐皇后的劝说,最后还是勉强答应下来:”既然皇上和娘娘信任妾身,妾身也就接下了。待忙过这一阵,妾身想个由头召集一场聚宴,让那些昔日姐妹都带着女儿一起来府上聚聚,到时暗中探查一番“
徐皇后一听,不由得点点头道:”这倒是个好法子,有劳姐姐了。“
朱瞻基的事情说完,三人又开始聊起新的家长里短,坤宁宫也恢复了之前的热闹。站在一旁的李旭却有些疑惑,刚才骑马入宫,敏公公手扶张氏下车,到现在居然连皇上见他也口称姐姐,这些种种不寻常的待遇让李旭明白,张氏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只是今日入宫,张氏明明是来保李景隆的,可是一个时辰下来,张氏却一直在和朱棣以及徐皇后聊别的事情,连李景隆的边都没有沾到一点。随后张氏告辞,朱棣和徐皇后将张氏送到了坤宁宫门口,张氏还是没有对李景隆的事情只字不提。
出了皇宫,李旭终于找了个机会拉着张氏问道:“娘,为何刚才不提大伯的事情?”
“你大伯命保住了。先回家吧,我今晚还是去国公府陪你婶娘。”张氏没有正面回答,嘱咐了一句之后就准备上车,却看见李旭楞在原地疑惑不解,这才摇摇头又解释了道:”为娘今晚入宫就已经表明了态度,何必多说?若是皇上想杀你大伯,今晚你见不到皇后娘娘,既然见到了,你大伯自然没事。“
虽然整件事都是李景隆和皇上的计策,李景隆也不会有事,可是张氏不知道,只怕徐皇后也被蒙在了鼓里。张氏居然敢说在宫里现个身就是表明态度,这得有多大的面子和默契才能办到。
张氏坐着马车走了,李旭想了好久,这才冲着张氏离开的方向暗暗竖了个大拇指,深藏不露啊!
此时赵王朱高燧还是在宫里坐立不安,时不时往门口看看,像是在等什么人一样。不久,太监陈大全从门口走进来,朱高燧连忙站起来低声问道:”怎么样?“
”回殿下,妥了!“陈大全见朱高燧心急,不敢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说道:”陈小三已经见过曹国公,曹国公说明日他会一力抗下此事,不会出首殿下,殿下可以放心了。“
一听陈大全这么说,朱高燧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想了想,面色阴沉地嘱咐道:”这就好,待此事过了,记得把小三和志强处理干净,不要给别人留下把柄!“
“老奴一定不留手尾。“陈大全有些不忍,只是自己的命危在旦夕,也顾不上所谓的干儿子了。突然又想起一事,开口问道:”殿下,处理了陈志强,那潇湘楼怎么办?”
想起日进斗金的潇湘楼,朱高燧有些犹豫,一旦放弃潇湘楼,自己只怕会穷上好一阵子。思来想去,朱高燧最后还是摇摇头道:“换个人吧,对外就说掌柜回家了。”
陈大全知道潇湘楼隐藏了许多事情,一旦曝光便是滔天大罪。见朱高燧不舍,原本还想劝上一番,可是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话到嘴边最后还是咽了下去。
“对了,那事安排得怎么样了?”朱高燧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陈大全知道朱高燧问的什么,想了想说道:“已经妥当,只是这次殿下可能会吃些苦头,还需忍耐一番。”朱高燧摇摇头,叹了口气道:“一点苦头算什么,能留在京里就好。一旦就藩,本王只怕永无出头之日了。“
又过了一晚,众位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屏息凝神等待着李景隆自辩。
其实不光与李景隆有关的人会关注这件案子,可以说金陵上下都在看朱棣最后会怎么处置。自古为官,摸清上司的心思投其所好才是最重要的晋升之道。朱棣登基才两年不到,所有人都还在试图摸清楚朱棣的尺度和底线,这件案子就是最好的机会。若是判得严格,以后只怕要收敛些,若是判得宽松,今后的顾忌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李景隆跪在正中间,被关三日的他看上去精神有些萎靡,可是说话的声音还是那么洪亮:“罪臣李景隆叩见皇上!”
朱棣往下看了一眼,心中有些不忍,也不想拖太长时间,于是直截了当地问道:“李景隆,周王参奏你在家行君臣之礼,蓄养仆从,广立庄田,包藏祸心。你且一条一条辩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证据太过虚无缥缈,臣无言可辨!”
此言一出,两边的文武百官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朱棣倒是坐的稳当,朗声道:“朕问你,你可真有谋逆之心?”李景隆一字一句地回道。“皇恩浩荡,臣感激涕零,绝无谋逆之心。”
“那这周王参奏百官附议,你又作何解释?难道朕的兄弟和文武百官都想冤枉你不成?”朱棣语气变得严厉了许多。
李景隆伏地回道:“皇上,臣的庄田仆从是多了些,可是具为家生子,也是历经两代人才有这般规模,臣不忍将他们打发出去,所以才会有今日误会。”
“不忍?”朱棣假意冷笑道:“去年李家二房一个小子只因一场斗殴便能壮士断腕,将自家仆从发卖殆尽,你这个做大伯的不但不做处置,甚至还鞭打侄儿发泄。你这是不忍?”
此话一出,在场文武百官都想起去年那场围庄风波中的李家小子,也是在那之后,那小子多了个忠义小郎君的美称,成了大学时杨士奇的姑爷,还入宫做了皇长孙伴读,可谓圣眷正浓。家中有女儿的大臣暗自后悔为何不早些发现这个小子,结果让杨士奇捡了个大便宜。
李景隆没有回答,朝堂上陷入了一阵沉默。过了好一会,朱棣摇摇头,又问了一句:“此事你可有同党?“李景隆摇摇头。沉吟了一会,朱棣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判辞:“李景隆阴谋叛逆,按律当斩!念其祖上有德,靖难有功,着削去国公爵位,贬为庶民,回家自省其过,名下田庄充公,田仆尽数发卖!”
太和殿一片寂静,只有李景隆谢恩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朱棣不可觉地点点头,北巡在即,若不能在此时稳固太子之位,只怕自己刚出金陵,三兄弟就会闹起来。眼下戏已经演完,剩下就看自己的两个儿子接下来的行动了。
摆摆手正要宣布退朝,却不想太和殿大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不一会,一名守门的军士进殿通报:“皇上,赵王殿下今晨被惊马踢伤,据说伤势严重,现已昏厥过去。”
“什么?”朱棣惊讶的站起身来,不相信地问了一句:“赵王弓马娴熟,沙场进出也毫发无损,怎么会被惊马踢伤?”
通报军士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朱棣看了一眼同样有些惊讶的太子,以及依然跪在地上的李景隆,心里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阵烦躁,大手一挥:“退朝!”
李旭还在怡庆宫上课,心里一直记挂着不远处的大朝会。好不容易捱到下课,送走谢缙之后,李旭和朱瞻基连忙来到正堂,从太和殿打探消息回来的小太监上前说道:“小殿下,李公子,太和殿已经有个结果,人保住了,只是被销爵罢官,贬为庶民,田庄也要充公。”
“人在就好,人在就好。”困扰多年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此时的李旭好像放下了一块背了很久的石头,浑身说不出的轻松。
朱瞻基也为自己兄弟没有被牵连喜笑颜开,只是没高兴多久,小太监又说道:”小殿下,赵王殿下受伤了,太子殿下让您下课后去一趟。“
”赵王受伤了?“朱瞻基和李旭一愣,竟是不约而同地问了一句。小太监点点头解释道:”听说是上午被惊马甩下来,然后又被踩踏了几下,好像还挺严重,太医们已经尽数出动赶去救治了。“
朱瞻基只是担心自己的三叔的伤势,李旭却在一瞬间想了许多,总感觉朱高燧受伤的时机太过蹊跷。只是大伯的事情已定,赵王即便上天也与自己无关。想到这,李旭将心中的思绪抛开,跟朱瞻基确认下午的武课还上不上。
想了想,朱瞻基摇摇头道:”今日是上不了了,明日还不知,待我去看看情况。你要不先回家,回头让人给你带个信。“
李旭正好乐的清闲,点点头告辞后便出宫上马,向已经没有名头的曹国公府赶去。
走进大门,李旭发现昔日热闹鼎盛的国公府已经变得有些萧索,前院一个人也看不到,一直走进内院正堂才稍微觉得有了点人气。
已经回家的李景隆跨了火盆,又洗过澡换了身衣服,此时看着精神了许多,正带着王氏向张氏表示感谢。张氏却依然记得去年李旭血肉模糊的后背,并没有给李景隆好脸色:“妾身只是看在你姓李的份儿上才帮忙,今后还是各走各路。”
“娘!”走进正堂的李旭听见张氏的话,不由得喊了一声。张氏转过头来,好奇的问道:“你怎么这时辰回来了?”
李旭解释了一句:“太子和皇长孙下午有事,儿子就提前回来了。”然后又转向正在上下打量自己的李景隆仔细看了看,实在没看出来一点卧底的味道。还是先规规矩矩行了一礼:“大伯安好!”
“好好,许久不见,旭儿长大了。”看着李旭,李景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拍拍肩膀赞了一句。张氏看不过眼,正要拉着李旭回家,却不想李旭摆摆手说:“娘,您先回去吧,儿子和大伯聊聊。”
“记得早些回来。”张氏也不好阻止叔侄两聊天,只能自己先走了,王氏也去准备饭菜,眼下正堂只剩下了李景隆和李旭。
看着与印象里大相径庭的李景隆,李旭摇摇头,带着一丝惋惜问道:“大伯,只是演个戏而已,有必要把爷爷拼下来的爵位还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