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哀矜而勿喜
曾子解读道:“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什么意思?”乐歌不解地问道。
曾子进一步解释道:“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不过,这其中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子游承认自己在教学的方法、顺序上可能存在着问题,但是他认为只有圣人可能才不犯这一类的错误!认为子夏的指责有点过!有点吹毛求疵!”
“这就是你所说的传承?你们把这些内容安排在这里,意思是:你先生孔子的学生都带学生了。而且!很认真负责的!是不是?”乐歌问。
“是!乐伯伯!谢谢乐伯伯!谢谢!”曾子应道。
“好!继续!继续往下读文。”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子解读道:“子夏说:做官做得优秀的,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优秀的人,就应该去做官,发挥自己的才能。”
“嗯!好!有你先生的味道。”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子夏的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
“继续往下读文!”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解释一下!”乐歌示意道。
曾子解读道:“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什么意思?”乐歌追问道。
曾子进一步解释道:“这里讲的是程度!达到一定的度就可以了!不可过,也不可不及!‘哀’是标准!”
“哦?”乐歌点头道:“是不是玩形式了?做样子了?”
曾子解释道:“是!但是又不同于做样子!而是!有些仪式、形式是需要的!如果我们连仪式、形式都没有了,那又怎么行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不是?”
“嗯!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子解读道:“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他还没有做到仁。”
“我没有听懂!”乐歌道。
曾子解释道:“是说达到仁的难度!真正做到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子张做得够好了,可他还是没有做到最好!”
“哦?”乐歌应道:“这么难啊!”
“是!乐伯伯!”
“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呵呵呵!把你自己也编进去了?”乐歌看着曾子,笑道。
曾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解读道:“曾子说:子张看上去外表堂堂,一表人才,却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什么意思?你?”乐歌神色一变,问道。
曾子解释道:“意思是:做到‘仁’真的好难!乐伯伯!”
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以外表取人,不要以外表去衡量一个人,去评论一个人,要看一个人的本质!
“继续往下读!”乐歌示意道。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什么意思?又是曾子曰!你?你好意思么?”乐歌开玩笑道。
曾子苦笑道:“都是他们的意思,我?我也作不了主!”
“那是给你面子!”乐歌点头道。
“谢谢!谢谢乐伯伯!”
“解读一下!”
“是!”曾子应道。然后解读道:“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是不是?”乐歌道。
“是!乐伯伯!我说的是这个意思!”曾子应道。
达到极限,必然会有一定的原因!有因才有动力!
“继续!继续往下读文!”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还是曾子曰啊?”乐歌问。
曾子又苦笑了一下,解读道:“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鲁国大夫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什么意思?解释一下?”乐歌不解地问道。
曾子只得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不要模仿形式上的孝,而是应该坚持孝道!可作为‘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因为‘父之臣’与‘父之政’,没有修改的必要!如果是错的,一样可以修改!”
“哦?正解!”乐歌点头道。
“谢谢!谢谢乐伯伯!”曾子应道。
乐歌发现:多少年不见的曾子,比以前脾气小了很多,随和了很多、礼貌了很多。面前的曾子,越来越“孔子化”,变得越来越老实了。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子解读道:“孟氏任命曾子的学生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自己做了官。”
“你的学生都做官了?”乐歌惊讶地问道。
“是!乐伯伯!”曾子低声应道。
曾子这是在告诫学生,要体恤民情,不要自鸣得意自己做了官。
其实!把这些内容安排在《论语》里面,就是为了展示孔门学说思想的传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继续!继续往下读文!”
“是!乐伯伯!谢谢乐伯伯!”曾子应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