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静待二人的动作,若是朝臣真的开始站队,还得扶持弱小的一方,维持一定的平衡,好在许多事情没有发生。
这场考核没有具体的期限,那便是必须做到令武皇满意为止。
狄仁杰毫不吝惜的扶持武旦,亲自前往庆州,为他拉拢民心,姚崇甚至直接请求调任庆州,张柬之必须得坐镇大后方。
崔玄是白身,公主一纸调令,便能让他在原州做主,代为理事,宋也可以为原州输送不少能办实事的人才。
狄仁杰到达庆州,百姓夹道欢迎,狄仁杰在衙门口进行了鼓舞人心的演说。
当今陛下之子旦,心怀苍生,从今以后庆州之事,便是皇子之事,老夫之事,若有冤屈,请如实相告,必当秉公办理;若有贪赃枉法之徒,搜刮民脂民膏,迫害百姓,定当严惩不贷;若有困苦,农桑疑惑,前来衙门,均会尽力解决,全力为百姓谋福利。希望父老乡亲能够支持殷王政令,共同创造更好的庆州。殷王已经派遣廉洁奉公的状元郎姚崇姚大人前来管辖庆州,狄某所言绝非信口开河,大家大可放心,朝廷必会爱护庆州人民。
百姓中爆发热烈的掌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姚崇也跟着狄仁杰享受了一把黎民的热情,进的县衙已经衣歪帽斜。狄仁杰对姚崇实在非常欣赏,虽然知道他跟着父亲对地方事务很熟悉,还是忍不住亲自叮嘱。
姚崇连连声是,并夸赞狄老真是受百姓爱戴,跟随父亲多年,从未有见过百姓夹道欢迎,声鼓整天,热情似火的一面。想想以往都是卫队列道,分割百姓与他,卑微的农民,永远不是他一道的人。百姓表示感激,也是跪道磕头,不像如今被这些人寄与厚望,簇拥在一起,听他们的嘈杂,反而有发自内心的欣喜,立誓不能辜负这份信赖。
狄仁杰又与他谈起多年的感触,“最初为官,不敢有一丝松懈,以前老夫断的案没有一个人伸冤,便是这些百姓的殷切希望督促着,为了他们,老夫决不能放弃心中的信念。姚大人年轻有为,以后成就必在老夫之上,希望姚大人能做一个令天下信服的人,好好辅佐殷王。”
姚崇道一声不敢以示谦虚后,狄仁杰满意的告辞回京。
崔玄抵达原州,没有狄仁杰那么顺利。百姓对朝廷派个公主来治理有所怨言,公主能懂什么?何时有公主治理一州了?原州百姓是否已成了权贵手中的玩物,朝廷还管不管他们的死活?
崔玄也在衙门口进行了激烈的演讲,说出了公主的一系列功绩,底下人还有疑虑,最后在他以崔家名义作保,说明最后一项动人的福利后,所有困难烟消云散,百姓拥戴之声,不下狄仁杰在庆州。没有成绩,便先画好大饼,只要画的足够合理,符合百姓的期望,这些人怎么可能不动容?
这张大饼便是教育。
原州七县,会有公共的教育,若是子弟明事成才,便有机会进修,十年寒窗苦读,参加科举,鲤鱼跃龙门,一朝成为天子门生。
没有人甘于平庸,越是困苦的人,越渴望富有骄奢的生活,可是千百年,农民进入仕途的道路是不通的。虽然如今有了科举,但是书是个奢侈品,收成还得攒下来应对可能的饥荒,农民也花不起打价钱请先生教孩子。书,绝非普通人可以触碰的。公主既然能为天下人制作宣传农事的画册,原州百姓当然有理由相信,公主可以做到,为他们的子女启蒙,教他们读书识字,以后也多了一丝不在耕地庄稼中虚耗一辈子的机会。
如何治理原州,是由四人精心商议过的,既符合目前大周现状,又能真正的利于民,对社会有所进步和提升。第一步是富农,指导农事,选种、耕地、灌溉水利、附加作物、收获。第二步是发展商业,包括修建道路,发展手工业,推广新技术,制定交易规则等。第三步便是教育,拓宽民智,培育德行、教人懂得基本的道理。
崔玄不过是把其中的一小部分最能得民心的内容透漏出来,便平息了一场风波。这是他作为世家子弟,见惯形形色色的人物,看透的世事,明白的百姓心中所想。百姓,要求永远都不高,战乱贫苦时,只想好好的生存,有个活下去的机会。能活下来,再求一个能够改善生活的机会,若是生活尚可,大多都是安逸的。
上任第一件事,便是了解一州情况。手段有很多,如调查一州人口、赋税,清查账簿,考察辖内官吏政绩,还有走访百姓,崔玄已经派人去做。
对于崔世家而言,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办法,就是去本地的崔府询问。作为距离洛阳不远的大州,崔家的势力自然是能及此的。千百年以来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使得崔家发展到今天,子嗣繁荣昌盛,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深入大帝国的北方。背靠大树好乘凉,原州的崔家,也是此地首屈一指的富户。
家主殷勤的接待了崔玄,作为一个崔家边缘小支的嫡子,与崔玄此等根正苗红、尊贵而前途高远的新秀比起来,犹如尘埃,唯一超过崔玄的地方,恐怕就是年纪大了。
此地的官场并不干净,崔玄必须尽快弄清楚,存在那些势力,那些会是以后的阻碍,又是否有不为自己所知的潜在势力。
当地的家主并不糊涂,早已将相关材料整理成册。
此次进州被百姓为难,便透着阴谋气息。不过三天时间,能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将此事广而告之,还能得知自己的行踪,最后能在衙门前聚集大帮民众,着实是用心良苦,实力非凡。若是一般人前来,压不住这势头,民众哗然,传了出去,不仅于公主名声有损,以后施政阻力可想而知。
查出此处盘结的是何势力,整顿官场,原州换血之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