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穿越的缘故,以往喜欢安静的尚海,如今颇喜欢看热闹的场面。
看着一个个鲜活的人,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尚海就无法将他们同故纸堆中那一个个冰冷的数据联系在一起。
“扬州十日”,死难者80余万;“嘉定三屠”,死难者近20万;“广州大屠杀”,死难者70余万;江阴八十一日,满城17万百姓,仅53人存活。
满清南下,数得上次数的大规模屠杀就有58起,汉族人口从明朝后期的两亿多减至顺治十七年的1900万,净减十分之九以上!
整个华夏“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每每看到这些,尚海就想啐那些为满清鼓吹的砖家、叫兽一脸的唾沫,这些人的祖宗难道就没有死在鞑子手里的?
他们这样的为仇人鼓吹,不知道他们死后,还有没有脸面去面对曾经遭受过鞑子奸淫掳掠的汉人祖宗,有没有脸面去面对那些惨死在鞑子手下的汉人同胞。
蒙元也好,满清也好,这些从来都不是汉人的历史,不是汉人的骄傲,而只是汉人的耻辱。
尚海在酒楼中正想着这些有的没有的东西时,耳中隐隐听到关于辽东的字眼。
同袁崇焕互视一眼,就见袁崇焕在罗立的耳边轻轻低语了几句,然后罗立就离开座位,向那几个谈论辽东的人走去。
不多时,罗立回来了,满脸的愤懑,似乎被刺激得不轻。
回到座位大大地灌了两口酒,才气愤地开口道:“大人之前所料不差,辽沈如今已经失陷。
沈~阳城中七万军兵俱败,总兵贺世贤,参将夏国卿、张纲,知州段展,同知陈辅光皆死于战阵,川浙总兵陈策率川兵渡浑河增援,与童仲揆等亦战死。
满洲建奴攻陷沈~阳后转向辽~阳,袁应泰大人组织军兵抵抗,不敌,自刎于辽~阳城墙,辽~阳亦为建奴所得。
如今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不复华夏土地。”
对于这个结果,尚海早就已经知晓,所以并不惊讶。袁崇焕也早在福州的时候就下过沈~阳必然守不住的结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只是,当这个消息真正摆在面前的时候,尚海和袁崇焕的好心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袁崇焕是大明人,心情不好不用多说。尚海如今虽然是琉球世子,但在后世也是一名汉家儿郎。
听到大明惨败,士卒被屠戮,百姓被凌辱,心情自然也不会很好。
静静思索片刻,口中斟酌着言语,好半饷尚海才看向袁崇焕,开口道:“大哥,小弟有一些肺腑之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袁崇焕见尚海脸上露出少有的严肃,就点点头,郑重道:“你我虽非亲生兄弟,但一见如故。
安澜你的人品和见识,为兄也是佩服的,有什么话只管讲在当面,无需顾忌!”
尚海点了点头,开口道:“前些时日大哥郁郁寡欢,想来是官场并不得意。这并非大哥能力不行,而是没有选对路子。
昔日姜子牙在朝歌事事无成,年近七旬依然要靠算卦为生,可是一朝风云际会,被周文王任命为丞相,辅佐武王伐纣,开创大周八百年江山,那是何等的丰功伟业。
大哥有擎天之才,在邵武县任一个小小的县令实在是龙困浅滩。辽东如今局势危急,大哥向来有雄心壮志,何不趁此良机,向朝廷自请守卫辽东?
一来可趁机脱离福州官场,二来可在辽东建功立业。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只要大哥申请,朝廷万万没有拒绝的道理。
大哥今年三十有七,正是一个人能力、精力最为巅峰的时候,此时不积极争取,难道打算年长时留下遗憾吗?”
尚海话语不多,却一言惊醒了梦中人。袁崇焕端正身体,恭恭敬敬向尚海行了一礼,高兴地道:“若非贤弟点明,愚兄恐怕还要一直糊涂下去。
此番引领贤弟进京,待差事交接后,愚兄就向朝廷上书,无论如何也要往辽东一行。
让满洲建奴也看看,我大明地大物博,人才济济,不是那些蛮夷可比的。”
袁崇焕说得豪迈,尚海也听得高兴。
他记得历史上袁崇焕是天启二年进京述职的时候,因其有军事才能,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前往辽东效力,然后开启了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
现在是天启元年四月,照比历史上袁崇焕进京的时间提前了数个月。尚海不知道将时间提前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尚海只希望大明能够少一些像杨镐、袁应泰那样的人,多一些像熊廷弼、袁崇焕这样的人。
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够少死上一些大明的百姓,少一些冷冰冰的数字。
看着情绪有些激动的袁崇焕,尚海想了想,对段猛道:“猛子,把我今天从岳庙集会上买到的种子拿出来让袁大哥看看。”
段猛听到尚海的话,小心翼翼地将绑在腰带上的布口袋解下来,伸手从里面掏出十多个金黄色的颗粒,然后小心地放到桌面上。
尚海扭头看向袁崇焕,笑着道:“大哥学识渊博,通晓农事,可知道这是何物?”
袁崇焕伸出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拿起其中的一个颗粒,仔细打量片刻,又伸着鼻子闻了闻,思虑半饷才不确定道:
“此物应该是玉米,有人也称其为番麦、珍珠粟,似乎是从海上传过来的,并非我大明出产。”
尚海听完,伸出了大拇指。
“大哥不愧是进士出身,这番见识,远远不是旁人能比的。”
袁崇焕手捻胡须,微笑道:“愚兄哪里是见识广播,不过是从一些同僚闲谈中知道此物。
一些人将其种植于园圃之中,用于观赏,还有一些人将玉米的颗粒磨碎,做成玉米面用来宴客。
听说其色泽金黄,口味甘甜,是难得的佳品。不是宴客、节庆、祭祖,等闲时候是品尝不到的。
贤弟特意将此物拿出,莫非还有何玄机不成?”
听到袁崇焕说很多人将玉米用于观赏,尚海心中就升起一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在后世,玉米与水稻、小麦、番薯、土豆并列,是最重要的几种粮食之一。
尤其是东北,遍地种的都是玉米,夏天一片青绿铺满大地,还被当时的文人称之为“青纱帐”,成为饮食男女进行贴身肉搏的场所。
见证了无数的少女是如何变成女人,也见证了无数的少年是如何变成男人。
这么重要的粮食,在大明却没有得到推广,而是被种在园圃供人欣赏……
这是大明的悲哀,也是满清的运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