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宏义虽然说的是两件事,但其实也可看成是一件。
两家若是联姻成功,那不是同盟也是同盟关系了。这是日本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规矩,两个势力若是结成姻亲,这种同盟关系会比较牢靠。
李国助没有想到,岛津宏义此次前来是为了联姻,这让他心中有些犹豫。李氏在长崎城定居已经有许多年了,对于这个同在九州岛的强邻,了解得十分清楚。
从私人感情上讲,李国助并不喜欢岛津氏。他觉得岛津氏过于贪婪和残暴,软欺硬怕,没有一丝一毫的廉耻之心。
这一点从岛津氏发起的,对琉球国的战争就能够看出来。两国交战出现伤亡,这无可厚非。可劫掠和杀戮平民,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对待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德川幕府,卑躬屈膝;而面对不如自己的弱小,却趾高气扬。这样的做派,令李国助非常的厌恶。
然而,这种情况不仅仅只是出现在岛津氏。李国助发现日本的很多大名,都是这个德行。这就与他从小接受的汉文化教育产生了冲突,让李国助经常会感觉到不适应。
使得李国助与日本之间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隔膜,让他始终无法彻底地融入到日本。
所以当他听到岛津宏义将岛津进村夸成了一朵花,并且想娶走自己最疼爱的妹妹时,李国助终于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眉头。
与谁联姻,他并不在乎,重要的是妹妹能够喜欢。
只是,李华梅如今已经十八岁了,真正的成为一个大姑娘。婚姻的事情,已经无法避免。
岛津进村此人他也见过,虽然说不上有多么高的才华,但能力还是有的。人长得虽然有些猥琐,但男人嘛,又不是靠颜值吃饭。
总体上来说,比起日本国其余的年轻人,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虽然不如岛津宏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般说成是一朵花,可矬子里面拔大个儿,这已经算的上是难得的俊杰。
但这种事情,他一方面是想要听一下李旦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想问问妹妹李华梅的意见。假如妹妹不同意,那这次联姻他就会回绝。假如妹妹愿意,那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岛津宏义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却令他心生反感。
“宏义大人,想必你也听说过,家父对舍妹非常疼爱,曾经许诺过,让她自己择婿。令郎虽然非常优秀,人皆尽知,有目共睹。但就怕……”
听到李国助话语中有推脱的意思,岛津宏义的脸顿时沉了下来。
“我岛津氏派出的是家族中最优秀的成员,而并非是一些不学无术之徒。难道这样的诚意,李公子也视而不见吗?
李氏商会虽然在海上实力强大,但在陆地上的实力却算不得什么。而我岛津氏却是九州岛上的第一强藩,辖下武士不下数万。
只要李氏商会愿意与我岛津氏联姻,李氏商会唯一的弱点将不复存在。这样的结果,即便是愚人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李公子因何反对?”
岛津宏义虽然为人狂傲,但能力还是有的,否则也不会成为岛津氏中的第一家老。
这番话说的绵里藏针,还将李氏商会与岛津氏联姻之后的好处,一条条清楚地剖析出来,很快就打动了李氏商会的其余成员。
这些人议论纷纷,同时都对李氏商会与岛津氏联姻持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既然李氏族人选择了定居长崎城,那么迟早是要融入到日本当中的。
什么样的融入方式,会比与九州岛第一强藩的岛津氏联姻更好呢?
李氏虽然与德川家的关系更好,但德川家的联姻对象,全部都是日本排在前几位的大名。换句话说,李氏分量不够,根本就排不上号。
至于那些比岛津氏实力更加强大的大名,却全部都在日本本岛。与他们联姻,对位于九州岛的李氏来说,距离有些遥远,意义并不大。
将这些更加合适的对象排除在外,那同样位于九州岛的岛津氏,就成为联姻的最佳对象。只可惜,李华梅的婚姻,他们却始终插不上嘴。
眼看岛津宏义有些不悦,李氏族人当中,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李程看了李国助一眼,开口说道:“国助啊,要不然你去询问一下家主的意见,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我们都觉得,宏义大人此次前来诚意满满。而且岛津进村此人我们也都听说过,确实是难得一见的青年俊彦。这样的人愿意与我李氏联姻,我们应当慎重的考虑考虑。
毕竟华梅这个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如今已经十八岁了,终身大事却始终没有个着落,长此以往哪行啊?
何况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任由姑娘家家自己择婿的道理。这件事情我早就想和家主说了,不过他的身体一直不好,我就没有张嘴。
现在岛津宏义大人既然来了,联姻的对象又是他们家族中最出色的子弟,还开出了许多优惠的条件。那么,我李氏又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
国柱啊,去和你父亲好好说一说,希望他不要再任性下去。和岛津氏的联姻,我看是越快越好,你们说对不对啊?”
李程说完这番话,还看向其余的李氏族人。就见其余人也是纷纷点头,对李程的话表示赞同。
见到这么多人赞同,李国助也有些坐不住了。向岛津宏义告罪一声,然后就离开座位,急匆匆向李旦的房间走去。
李旦的身体一直不算太好,主要是早年遗留下的一些病根儿,药物很难彻底根治。所以李旦干脆将手中所有的事务丢给了李国助,然后独自在房间中静养,过起了半退休的生活。
见李国助来的匆忙,李旦放下手中的书,斜靠在床头,问道:“怎么?出了什么大事吗?”
李国助紧走两步,跪坐在李旦的床榻边,将议事厅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向李旦讲述了一遍。
李旦却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茶水,看向李国助,问道:“那你呢?你又是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