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开坛(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开坛施法,不比给阴司送钱,后者程序简单、取材也方便。开坛是道家最重要的仪式,作用广范,时辰、地点、程序,都有严格的讲究,一应用物,更是复杂。

一般而言,若要灵符达到最高灵效,道士在绘制灵符之前也需要开坛做法,以朱砂或是墨为主,最好是朱砂,有驱邪作用。绘制灵符还要选择吉日良时,最佳绘制时间,是子时:即晚上的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之间,这一段时间神灵出没频繁,最适合绘制灵符,在这个时辰段,以开坛施法为引,制出的灵符,灵效高,远远超过其它时间绘制的灵符。

燕赵在大烟囱里封住地道出口的灵符,大都是自己胡乱绘制的低级产物,灵效甚微,当时之所以收到奇效,主要是掺杂了几张燕老三绘制的高等灵符。

开坛超度亡灵,这件事程序极其复杂,开坛作法,要念咒语、出灵符。一定要请法力高强的道长设坛作法超度,才能把亡灵超度走,让他们离苦得乐。

清源出思来想去,把开坛的道场,选定在绿豆吊死老黄皮子的农中后山,那里人迹罕至,做法时不容易被人发觉,而且,那里是老黄皮子的归天之地,它的亡魂一定会在附近游荡,容易招魂。

设坛需要的物品较多,祭桌、坛香、供品、灵符、法螺、铃铛等等,法器、供品、各种材料,不下二十几种,大部分都需要重新购置。燕赵、绿豆已经穷掉了底儿,清源无奈,只能自掏腰包,否则,就得眼睁睁看着绿豆或早或晚,被黄皮子迷死。

需要的物品太多,还需要向县城运送,燕赵张张罗罗,准备了一天半,才搜集齐备。第二日午饭后,燕赵向村里乡亲借了一头老黄牛,套上板车,把所有设坛需要的物品统统搬上牛车。燕赵执鞭,燕老三、绿豆、清源围坐在板车四周,向目的地进发,“嘎悠”、“嘎悠”

清源从来没有乘坐过这种交通工具,既新鲜又好奇,坐在牛车上东瞅西望,十分惬意。哪知道?刚刚过去十几分钟,清源就觉得屁股上的肉开始隐隐作痛,再过一会,颠簸得连尾巴根儿都跟着疼,每遇到一个泥坑,“咣当”,清源都会颠得呲牙裂嘴。

路况不好,老黄牛走路又慢,十几里的路程,足足用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老牛车才晃悠到农业高中,

终于熬到了目的地,清源的双腿又麻又酸又痛,仿佛灌了铅,借助双手的帮助,才从牛车上跳了下来。

清源从小到大,习惯了穿道服,燕赵的衣服又不合身,今天早上,道服还未全干,带着潮气,清源便套在了身上。道服下摆极长,不利于行动,清源从牛车上往下蹦,身体僵硬,险些摔到泥坑里,他扶着牛车,右腿一点感觉都没有,酸胀难言,好一会儿才缓和过来。

被黄皮子大军啃断的那棵大树,仍然静静的躺在泥泞中,叶片已经开始打起了卷儿,残叶遍地,显示着近几天此地无人造访,清源愈发满意。

燕赵触景生情,想起几天前的恶战,微微一叹。他和黄皮子无冤无仇,打破脑袋也想不通老黄皮子为什么会主动找上自己?从这个角度推算,老黄皮子被绿吊死,也称得上咎由自取,死有余辜。

**********

燕赵把老黄牛拴在一棵大杨树上,从车板下抽出两把铁锹,和绿豆人手一把。清源选定了一块相对干燥的高地,比较适合做法场。燕赵、绿豆按照清源的指点,铁锹舞动如飞,挖坑埋杆,布置道场。燕老三端着旱烟枪,蹲在一边看热闹。

崂山道场设计极为讲究,四根数米长的木杆,成正方形埋进土里,木杆顶端,各系着一个铜铃铛,用丝线连接在一起。木杆底部,贴近地面的位置,各贴有三张灵符:破煞符、天罡符、五雷符(这些道符,是清源昨晚熬夜画成的),各个木杆之间,地面用朱砂相连,设置两道防御,防止施法之时,有邪物会侵犯道场。

每两根相邻的木杆之间,间隔三米,一块约一米半宽、六米长的黄布,颜色已经有些陈旧,围定东南北三面,位置偏高。三面布幕上,三个苍颜白发、和颜悦色的老人正襟危坐,手持拂尘,身下轻雾涌动,头项祥云飘忽,一股庄重令人肃然起敬。

这块布是崂山派的布坛灵宝,所有崂山弟子,行走江湖时,人手一件,随身携带。

燕赵依稀记得第一次看到燕老三画符时,在他的房间中看到过一尊神像,崂山道场东向布墙上老道长的相貌和燕老三房中的神像有九分相似,燕赵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此刻,他还不清楚这位宝相庄严的老人,正是道教中位份最尊的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左手边是灵宝天尊,右手边则是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他们三人,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

西面的两根木杆之间,是一片空地,平放着一张供桌,桌面上,摆放一个半尺高的香炉,香炉里插着三根又高又粗的坛香,坛香已经点着,冒着袅袅轻烟,香气扑鼻。香炉两侧,摆放着七八样时鲜供品。

供桌前的地面上,端端正正摆放着七只大花碗,碗中各有半碗雄黄酒。

七只大花碗,呈北斗七星之形排列,斗柄朝西,斗魁向北。斗柄三颗星:玉衡、开(闿)阳、摇光;斗魁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机)、天权。按照七星形态,天璇星、天枢星成一条直线向西,半米外立着一面白幡,与天璇、天枢三点连成一条线,清源称之为“聚魂幡”,喻七星聚魂之意。

一盏农村孩子过年时提着满大街满的玻璃灯,灯内的蜡烛已经点燃,挂在西南方向的木杆上,一灯如豆。

道场布置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燕老三喷云吐雾,不住颌首赞许,待道场布置完毕,燕老三忍不住向清源询问:“臭小子!看这道场的布局,你已深得崂山道法精髓,为啥除邪的时候?会把他打得遍体鳞伤!”说着指了指忙得大汗淋漓,最卖力气的绿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陆地键仙 人族镇守使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相关推荐:影视之最强穿二代镜寰传说我在大唐当秀男海贼之日日果实地球明星群从金黄市走出的训练家致命记忆关于我转生变成狐狸这档事无限之进化之塔重生洪荒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