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落英缤纷的爸爸
发表时间:2011-03-01
首发凡区,原标题写错,本次略作文字修改及排版。
题目:
直面变奏的修仙人生
兼评《凡人修仙传》人性与修行
一:
忘语是挟一股新锐之气冲进修仙小说领域的。从踏上《凡人修仙传》(以下简称凡人)网络文学创作之路起,他便扬弃了修仙小说先驱者感时忧世、扬善惩恶的传统从而使他独辟蹊径超越前人为时代和广大书友所认同。他从旧的通俗修仙小说封闭、陈旧的套式中走出,以独特的修仙视角解读三界,在当今网络文学的坐标上寻找雅文学与俗文学的交汇点,在俗的可读性与雅的深层性的藕合中寻求突破。作品讲述“一个普通山村小子,偶然下进入到当地江湖小门派,成了一名记名弟子。他以这样身份,如何在门派中立足,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从而笑傲三界之中”的故事。作品主人公“炼狱”般的修仙人生经历,荡人心魄的人性与情感交织矛盾,充满佛、道、儒哲理的思辩力量,朴实无华却又流水般溢动的文采,构成了一幅气势宏阔、撼人心魄的修仙乐章。作者似乎是“修仙痴人”。他一生平凡,弃职专司文学创作,过着“修行并与书友相伴”淡泊生活。但他却以超出常人的热情、精力乃至他的整个生命、全部的心智进行创作,执着地在修仙这条艺术曲径上求索。他心无旁鹜,不趋时髦,以平常之心辛勤地躬耕于凡人世界。他文心沉静,独善其身,以赤诚之心锐意探求修仙真谛,力图将《凡人》打造成为侠仙小说经典。《凡人》是作者心灵的物化形式,是他生命价值的实现。它不仅是自然的雕塑,生活的雕塑,也是他人生的雕塑。
修仙小说应当是宗教题材。“宗教,是人类幻想的结晶。反转来,又支撑着人类的幻想。人们因为有种种欲望不能实现,为了寻求安慰与寄托,只好求助于神灵。古人如此,今人怕也是如此吧”。“神灵,是弱者的挚友;弱者是社会的产物。今天,来自历史,历史里面,也包含着今天”。因此,笔者将重点从道学哲理方面解读《凡人》修仙意义、人性与修行等,试图将修仙界拉回到现实,又把现实推入到修仙界中去思考,探讨修仙深层底蕴和宗教文化的奥秘,阐释蕴藏着许许多多令人一时难解且深沉厚重的思辩话题。
二:
《凡人》中的修仙构成其信仰核心。而长生成仙随之成为作品的信仰的最核心的思想内容。《凡人》的主要教理为:“丹药相助,命性双修,功成飞升。”
《凡人》修仙以修真成仙为信仰之最终目的,它把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引向超凡脱俗、返朴归真的仙境。成仙的途径即是修炼。在《凡人》修仙者看来,人是由肉-体和真性构成的,肉-体是形,即身驱,真性是神,即元神或元婴。心是真性的载体,真性就在心中。凡人或修士肉-体有生就有灭,希冀长生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超越生死、功成而仙?《凡人》修仙者认为,超越生死的依据在于寻觅自身本来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性,这种永恒的性即是“元神”。从元神、真性超越生死出发,《凡人》修仙者确立了“外炼功行,内修心性”的修道路线,即先命后性,命性双修,方可通过功行双全而成仙人。可见,这种成仙不仅指肉-体的不死,而且更是指精神的超越。所以人要成仙,就必须摒弃世俗的情-欲,扫落心中的妄念,使被遮蔽的真性恢复其本然状态。
《凡人》修仙的精髓来源于中国道教鼎盛时期全真道的教义,但又扬弃了全真道的教义,形成了独特的修仙风格。金元时代的全真道系王重阳所创建,马钰、丘处机等全真七子将其发展到巅峰,全真道的基本教理为:“全真而仙,性命双修,功行双全,三教合一”。全真道认为由于爱-欲遮蔽真性,真性又表现在性和命两个方面,因而提倡出家修道,以期更好地励志苦行,去除爱-欲,并不言肉体不死,不尚符,不事黄白,而是在融合吸收儒家“复性”、佛家“明心见性”和传统道教养生修命术的基础上,沿着炼丹之道的思路,大力提倡“性命双修”,认为“修仙之道,性命之事”,由于“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因而性命双修又必须神气合炼。性命双修、神气合炼成为全真道修道成仙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凡人》修仙的精髓继承了全真道中“励志苦行,去除爱-欲”,“炼丹”升级等之道,但将“性命双休”变更为“命性双休”,即忘语认为“先命后性”,而王重阳等人认为“先性后命”,这是《凡人》道与全真道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命与性是人的生命与品性的两大要素,二者本不可分。因此,不修命不可能真正见性。同样,不修性则也不能从无为中造化真命;命与性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心。尽管《凡人》与全真道有“先命后-性”抑或“先-性后命”之别,但《凡人》并非只修“命”不修“性”,全真道也并非只修“性”不修“命”,而是在侧重点不同的情况下,同样达于“性命双修”或“命性双休”之目的。其实,全真道后来演变为南北二宗,其南宗的教义就与《凡人》道义相同,即“先命后性”,“命性双休”。
三:
正确理解了《凡人》“先命后性、命性双休”的本质意义之后,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作品主人公韩立的生命与品性相冲突时有违传统道义种种“逆道”行为。
有评论者认为“韩立,背叛师门、另投他派,为不忠;不事父母、不奉师长,为不孝;出手狠辣、不留余地,为不仁;绝情寡爱、无利不行,为不义。且韩立遇事不妙、撒丫开溜,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等等;反对者认为韩立“有令狐老祖遗托师门之忠、有受墨师三两银而养家或返乡留噬金虫剑护家之孝、有对函云芝及公孙杏之仁、有对厉飞雨及墨家之义”等等。有评论者认为《凡人》宣染一个“弱肉强食、倚强凌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残酷冷血灰色基调的修仙世界,反对者则认为修仙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具有现实意义;有评论说《凡人》“只有仙,没有侠,只有壳,没有魂”;也有评论者说《凡人》“道是无情却有情”……评论者各自从传统与现代观念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评价或批判。
从传统道德精神来看,传统的仙侠小说所宣扬仙侠精神或侠义观:
1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快意恩仇:一方面,中国的侠士精神最早起源于报恩意识,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先秦时起至二十年前金庸流武侠小说,就已成为侠士的最坚定的信念之一;另一种方面,侠士极端重视个人名誉的心理传统,具有一种“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的复仇意识。批评《凡人》者只看到韩立睚眦必报,而没有看到他为“辛如音”的快意恩仇。批评者同时也对韩立这种恩仇意识进行了批判,认为韩立的恩仇意识尤如一柄双刃剑,既可用以伤敌,也易于伤害到自身。尤其是对傅家或阴罗宗的复仇,虽然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一定追求,但极易成为导致冤冤相报、血雨腥风、杀戳无数的渊薮。
2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守信重诺:从司马迁“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至李白“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就是对侠士“重信守诺”品德的形象描述。“守信用”也就成了中华民族国民性的一部分,成为中国人衡量个人的人品好坏与否的最起码的价值标准。无怪近当今代武侠、仙侠说小说中,就连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剧盗也常常把守信重诺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在中国人眼中,为人而无信,其与禽兽何异?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支持或是反对《凡人》者均取得高度一致。
3千里赡急,不吝其生舍己助人:司马迁所归纳的“侠客之义”中有一条重要纳行为准则:“千里赡急,不吝其生”。如汉初朱家冒着“罪及三族”的危险救被刘邦悬赏迫捕的楚将季布;汉魏间四大名侠孙宾硕、祝公道、杨阿若、鲍出之所以名闻遐尔,就是因为他们有古游侠之风,好救人急难。“千里赡急,不吝其生”作为侠士之义的古老传统,不仅为历代侠士所继承和奉守,而且对民间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舍己助人,就是由侠士所奉行的信条,进而演变为民间社会所推崇的伦理准则,最终成为中华民族道德伦理体系中的传统美德之。鉴于此,批评《凡人》者总是从这里找到伦理依据。
4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厚施而薄望重义轻利:李白《侠客行》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正是对侠士不图名,仗义不为利的真实写照。这种“重义轻利”的侠士精神,对中国广大的民众亦有很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平民社会中独特的一系列伦理准则。支持《凡人》者认为韩立“重利为上”,“亦兼道义”;批评《凡人》者认为作品宣染“重利轻义、自私自利”有违中华民族所所推崇的美德。
5死生相托,患难相扶江湖义气:自宋以后,侠士精神由“侠义”观一转而成“忠义”观,增添了对国家民族忠,对朋友兄弟义。后者成为“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发展到现代,认为将义务的对象局限于朋友,或结义兄弟,并且也不管朋友行事是否符合正义的标准,只是一味地强调“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这与侠士精神当中的侠义传统颇为不合,却不值得作为侠士精神的精华来加以倡扬。支持《凡人》者认为韩立对亲人(南宫)和朋友(紫灵)可以死生相托,患难相扶,甚至对美女合作伙伴也经常上演救美之戏;反对《凡人》者认为整个作品在主流上根本看不到义气二字。
6除奸去恶,打抱不平见义勇为:除奸去恶,打抱不平,这是侠士精神中境界较高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除暴制恶,普济众生,已被活跃于民间社会的侠客视为“义”之所在,成为近代侠士共同的信念了。是评价江湖中人是否可称得上一个“侠”字的一般标准。支持《凡人》者认为在《凡人》中只有仙,没有侠;反对者认为这种仙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7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大侠精神:传统侠士的最高伦理准则与儒家的最高伦理取向相结合,就形成了侠士精神的最高境界“为国为民”的大侠精神。所谓“大侠”精神,就是指侠士信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儒家伦理,同时又将侠义观念运用到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谋利的行为中去,也就是指一种儒化了的“侠义”观念。由于深受金庸武侠小说“侠之大者”的影响,在人族生死存亡之秋,部分书友对韩立逃离天渊城进行猛烈的批判。
从《凡人》道义来看,《凡人》的修仙精神应当具有如下价值观:
1先修命后修性:命指生命,性指品性或道心。生命指肉体或躯干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相对死记亡或陨落而言;道也就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就心性而言,明心即可见性,就重要性来说,命高于性。在具体的修炼过程中,命对性起着统率和支配的作用。命对性则具有保养和护持的作用,此即“养命为用”,只有在命的护养下,修性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达到见性的最高境界,即最终飞升仙界而成仙人。
《凡人》中存在许多“出手狠辣、不留余地、贪生怕死、无利不行”等“唯我”情节的描写,如“韩立巧取走陆师兄夺自陈巧倩的筑基丹、截杀妙鹤的时候不想行踪暴露,果断的将其他人(四结丹)杀掉灭口以及为炼制三焰扇,以武力威逼强行索取苦竹老人的鸟毛”等等,如果批评者正确理解《凡人》道“先命后性”或“养命为用”的价值观后,特别是当危及韩立生命或提升境界的关键问题时,韩立的“唯我或自利”价值观就会得到很好的诠释。
“韩跑跑”的雅号体现其将生命放在第一位,其他的一切均次之。当年的范美忠“范跑跑”遭到众口铄金口诛笔伐时,同时也引来重视生命重构主流价值观念的若干争议。《凡人》中的“跑跑”却成为了爱称,就连反对者都未从“跑跑”二字上挖掘什么题材,似乎符合“三十计、走为上策”兵家标准。
书评者对《凡人》中“无利不起早”评论较多,处处渗透着“舍义取利”的影子,《凡人》道义第一强调生存及进阶,要生存或进阶就必须争夺资源,就会有利益之争,就会有杀人夺宝。从这一点来看,当今现实社会处处透露出“无利不起早”的价值取向,生活中的义和利,从表面上看,许多人都会倡导舍利取义,但在官场上或职场上,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争夺,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也只有利益是第一位的。经常看到的是,明处讲义,暗处取利;面子上讲义,暗地里求利。
2命性双休:由于生命由精神和肉体构成。因而是执著于肉体的长生,还是追求精神的超越,形成了道教得道成仙说不同的发展倾向。而《凡人》道中同样追求命性双休,其前提为修炼从丹药入手,先命后性,从而达到命性双休目的。对于每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来说,性者,命之性也,命者,性之命也,性与命是相联系而存在的,是人之为人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反过来,如果一味偏重于修命而迷失了自己的真性,这也是不行的。韩立的法体双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道法与生体相结合的修炼方式。韩立在首先保证生存及进阶的同时,同时修行自己的真性,《凡人》中有如董萱儿“心魔”之说,也有渡劫飞升域外天魔侵扰之难。因此不修品性也很难成就修仙大道之业。
自偷渡灵界以后,随着境界的提高,在先命后-性的基上命-性双休,韩立的人性逐渐回归,表现出一丝以“仁爱无私之心”善立仙基,诸如渐渐显露出“济贫救人,与物无私,先人后己,传道度人”等真性品行。例如:在安远城抗击兽潮、义救半妖半人黛儿小姑娘;在虞阳城知恩图报、助小商人的范胖子成立灵具大商家;在天渊城六十年间成为最优秀的青冥卫队长,守护国家、体恤部下、救助其他小队;在木族,助天凤世家白衣少女叶颖共战真龙世家陇姓青年;在黑隐山脉,与山中低阶皓兽等平等相处、互惠互利并且助其摆脱天鹏族的控制;在地渊试炼时遇木青追击并未放弃其他两个天鹏圣子;在冥河之地智救元研二女;火瑚群岛救娲氏火阳族及青筱二女;在天云十三族救甲天木;在魔金山善待纤纤并拒绝圭男的利诱等等。笔者以为忘语的上述描写不是简单的变化,而是韩立“命性双休”后改变的结果。
根据《凡人》先命后性、命性双休的道义,韩立将也会善待芝仙;在争获资源或利益时将更多从“恶取”向“善图”进行转变,甚至不排除在与韩立生命不相悖的时候,保卫天渊城,或抗击魔界入侵。
四:
《凡人》的人性更多是集中体现在主人公韩立的人性之上,有评论者针对《凡人》整个冷色基调,呼吁忘语在“自私冷漠金钱或法宝至上”的修仙世界里给大家留下一些幻想,找到一些与现实社会主流价值相符合的精神或希望。那么韩立的本质是什么?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有什么现实意义?
笔者纵观《凡人》,从七玄门到今天的天云十三族,大小副本无数,作者将韩立的本质归集为狼道精神。狼的本性是残忍的!书友们对韩立根深蒂固的评价就是如同一匹残忍孤独的狼。当我们认为一种东西是善的,势必将其对立面看成恶的,于是韩立如同狼一样成为一种文化的牺牲品因为他是羔羊的敌人。
书友们开始批评韩立的“杀人屠蛟”之怨恨,这多半源于人类情感丰富。随着对韩立的了解加深,韩立隐忍傲人特质逐渐征服了书友,于是人们开始由单纯的抗拒和怨恨转变成了敬畏甚至喜爱,进而向他学习。
爱恨交织,一方面是极端抗拒和鄙视,另方面却是虔诚的爱和歌扬,这就是书友们对韩立的复杂感情。
笔者以为忘语塑造的韩立具有以下现实意义,或称之为韩立精神。
1重视生命,优胜劣汰
重视生命价值,其本质在于“命性双休”。面对险境,韩立会全力去争取生命。“好死不如赖活”无论怎么样逆境,包括希望与梦想破灭(如韩立几次境界跌落),但只要抱有希望,就算活得痛苦、坚艰、绝望或跌入人生底谷,却总存在一丝梦想和曙光。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胜负往往是毫规则可言的,因此不能慑于过程的艰辛放弃追求,结果是最重要的,人们只会向最后的胜利者献上鲜花,却不会向中途弃权者致敬。
在竞争中生存,在逆境中成长。欺软怕硬是人或动物的天性,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铁律。韩立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仙界的大环境下,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努力竞争,从未放弃自己的目标。他嗅觉灵敏,善于捕捉机会,无时无刻注视着危险目标,他懂得进攻,更做得撤退;他隐忍内敛,更善于伪装;他能孤身奋战,也善于组团作战;他精通丛林与荒野的游击规则,所以他永立不败之地。韩立与人妖兽之间的猎捕、诱杀或毒杀等捕斗,其折谢出的现实意义就是让我们在竞争社会中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袭击,饱受风浪考验的海鸥却能搏击长空。不管你经历多少挫折、多少磨难,只要一直努力,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你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即使上帝关上所有的门,也会给你留下一扇面向太阳的窗,而你自己,则要像韩立一样,去推开那扇洒满阳光的成功之窗。
2退而求进,执著目标
河堤边有一排大树和一些孱弱芦苇,当狂风刮起的时候,大树拼命的抵抗,并鼓励芦苇说一定要顶住,风过就好了。风儿过之后,粗壮的大树被连根拨起,而弱小的芦苇毫发无损。退而求进,其实就韬晦有度,进退有方。韩立灵活明智,果断放弃;以大局为重,敢于舍弃;能屈能伸,善于变通;以退为进、保存实力。当韩立修为弱小的时候,审时度势,能灭杀同阶或比他较高的修士,当遇到高阶时候,他选择了逃跑。因此,无论生活或是商战中,我们需要有进有退,有攻有守,进攻需要勇气,逃跑更需要信心与胆实。在攻守互换、进退互变之际,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加以调整,运用辩证思维,从退中汲取进的智慧和力量。
专注,已成为韩立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韩立在人界篇冲击化神或灵界篇黑隐山突破化神后期瓶颈等几次失败,但他,心无旁骛,锁定目标;计划翔实,目标明确,执着追求。这是我们需要从韩立身上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素质。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容易做到的事,坚持又是最难做到的事,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柏拉图留下一句名言:“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人们做任何事情,开始的时候总是充满希望和幻想的,但很多事都很难有圆满的结局。因为圆满意味着必须走完全程,意味着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意味着遍体鳞伤也绝不放弃,意味着在最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继续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奔跑,尽全力达成最初的目标。
3统筹敏锐、图强求变
“知己自彼,百战不殆”。韩立所在的修仙界就是战场,捕猎、被捕、种群或种族的竞争。正是与对手长期的较量中,他学会了“知己知彼”的策略,无论是血试炼、虚天或坠魔寻宝、昆吾山大战,还是在地渊冥河及魔金山脉斗智斗勇之中,韩立审时度势,极力了解对手情况,在对敌人充分观察和正确评估分析下,选择最合适的攻击地点、角度和策略,从而提高击败对手的成功率。因此,我们在竟争中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打破思维定势,图强求变。有书友不理解韩立险遭星宫长老灭杀和星宫双圣不怀好意招亲的情况下,仍出手拯救星宫,认为是犯傻。其实好奇心是创意的源泉,突破思维定势是积极寻求某种新的构想,让旧的问题有新的解决方式,不然,韩立也不是拥有元磁神山。生活中许多人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这种心态往往会严重阻碍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积重难返之时,甚至会使事物由原先的进步变为落后。
4傍势而生,无往而不胜
韩立在修仙世界中主动占据优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因势而为,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忘语创作手法,常用声东击西之术,让书友们“神雷滚滚”,而韩立已经常用第二元婴或啼魂兽化为己身,采用声东击西战术,在其正面迷惑对手,自己则选择偷袭或逃亡。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奇也要奇在妙处,这样才能达到目的。韩立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在组团中“道不同亦相为谋”。在一个团队里,道不同是十分正常的事。大家都是有缘而相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相互取长补短,就算道不同又何足道哉!
在漫漫的修仙路上,韩立会杀戮阻碍其大道的人,探寻适合他进阶的灵宝;杀人夺宝,但取之有道;只行善图,不求恶取。“捕捉目标,把握战机,果断出击,不轻信,不妄动”是韩立无往而不胜的成功的秘诀。人生或许就是无休无止的搏斗,为着理想,既要与命运抗争,又要克服自然的困难。一踏上人生征程,苦难、挫折、不幸就会纷至沓来,人的苦闷、彷徨、挣扎、绝望也许时隐时现,让我们从无畏的精神中得到力量的充实、意志的强化;让我们傍着英韩立的肩膀,坚定、勇敢、自信地冲破一切世俗的、传统的羁绊,去开创一个新的未来。
5冷静达观,强者心态
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面临“杀机”,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会迎来“生机”。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鸟噬人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所以韩立在凡人若干副本中喜欢“扮猪吃虎”(参见冥河副本),以此计施于强劲的敌手,在其面前,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敛蔽,“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谦恭,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如闪电般地把对手结束了。这就是韬晦的心术,人们常常借此自我保全,麻痹攻击对手。
强者心态,是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临危不乱,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韩立,事在人为,志求高远,处变不惊,欲望强大;韩立,一生都在朝高处攀登,不为虚幻的荣耀和显赫,只因他追求长生的道心;韩立,保持高昂的热情,不惜忍辱负重。当他置身于群山之巅,面对天高地阔,谁能看见他抚掌大笑?
五:
《凡人》修行求道的意义何在似乎成为了书友们争议的焦点。有“八代凡人”书友评论道:“若为长生故,何事不可抛?人生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死。人从一生下来,渐渐长成,再渐渐老去,最后走向死亡,诚如庄子言:‘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意味着等待死亡的到来,这无疑是残酷而且是无奈的,以至于自古以来人们不得不寻求种种手段去对抗死亡。似乎长生不死是人最大的梦想。曾经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有些人活得好好的,却要选择寻死,有些人备受病痛折磨,却顽强的求生?我想答案应该在于前者乃是生无可恋,后者则是割舍不下。求死的人大抵都是失去了人生寄托的,或者是一无所有的。越是拥有得多的人,越是会留恋人世。自古皇帝坐拥天下,也都是最想长生的了。而韩立呢?何故也一心想要长生?似乎仍需坚持看下去,等待忘语解答了。只盼忘哥莫要来一句:哥修的不是长生,是寂寞……”
那么忘语笔下韩立追求长生大道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笔者以为,在当今,我们站在新世界的高度来看待《凡人》的大道,看待《凡人》引发的“长生”文化,也许会多几个诠释系统,多了一些新的术语,但在面临新时代、新思潮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对《凡人》所宣染的道义抱着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领悟。特别是《凡人》道义文化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诸如“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生命尊严、适者生存、绝对竞争的处世方式”、“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性命双修的养生之道”、“炼丹制宝的科技意识”等等,这些观念对于当代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启迪意义。
1就长生文化而言,日本学者洼德忠在其著作《道教史》第一章中说:“在地球上使自己生命无限延长,这就是神仙说的立场。似乎可以认为现实的人们所具有的使天生的肉体生命无限延长并永远享受快乐的欲望,便产生了神仙说这样的特异思想。这种思想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神仙之说,其实并非源于道教,更不是源于《凡人》道义,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就已出现了后世神仙的雏形不死民和不死国、不死树(仙药)。《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而神仙信仰在民间影响越来越大,而对长生成仙的追求则转换为文化形态在上层社会中一直拥有巨大影响,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文化形态出现。
笔者认为《凡人》“长生”道义是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可以促进了道教文化的进步,同时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道教神仙信仰所具有的人生超越思想也理应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实际上,包括《凡人》在内的道教神仙信仰及其由之所生发出的一切操作性内容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文精神所追求的对生命本身及其生存境遇的超越。而正是在《凡人》融文学及宗教艺术意象,是一种地在现实世界里融合“超验意味”的精神境界。
2就生态环境言,随着现代化进程在全球的展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现代工业社会所面临的威胁,难道我们不应该关心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应该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吗?
当下正处于全球性生态危机,有认认为今天所出现的生态危机是同现代工业文明所涵含的一些文化观念分不开的。换言之,全球性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为了唤起全球的环保意识,从而为人们的持续生存创造一个合宜的空间,于是人们的视野又一次移向了老子,移向了道家和道教,移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发现,道家和道教之文化对全球性生态危机而言,可能是较好的救助之道。
《凡人》中描写的人界被魔界入侵,致使人界灵气遭受重大的破坏,失去宝贵的修仙资源(据作者近期称,灵界也将被魔界入侵)。《凡人》对破坏生态环境是持批判态度的。《凡人》的道义承接了中国的道教文化,也是在弘扬的“道法自然”,它平视其中的一切存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认为道生万物,万物禀道而生长、发育、成熟,人类不可随意对万物施以虐杀和破坏。否则,人类将会自食其恶果。因为天人合一,人与万物是一体相通的。如果我们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重加诠释,那么它在生态学上是很有价值的,它是人类生态智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终始自然的思想。
3就“长生”之道而言,《凡人》道义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将人的身心健康的生命价值放在首位,是有非凡意义的,也给现代的养生文化以重要启迪。现代生命科学已成为新的科学革命的中心,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即把研究的重点移向了对人类基因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攻关,本世纪以来,人类基因组将基因“草图”绘就。此时,中国和西方主要等国家的政界或科学界均通过媒体对这一成果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今后的打算和希望。
人类基因探索的成功,确实鼓舞人、激励人,它把人类带入了可以享受基因成果的理想境界:基因技术能激活人的智力、提高智商,使人类变得更聪明;基因芯片能揭示人类生发的种种病症并能对症治疗,使人类身体更健康;基因技术能防止衰老,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达到150岁,长寿者可达500岁……
其实,生死问题一直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凡人》道义更把“长生”作为其核心问题来对待,一切皆围绕着如何才能“长生”而展开,《凡人》道义的“先性后命”、“命性双修”即是以内丹炼养(亦即养生)之修持作为圆融入世与超越生死的桥梁。
所谓修命,就是要营卫气血,保养精气神,使身心健康,长生久视。所谓修性,即是要提高素养,积功累德,以求完善自我。尽管《凡人》道义让人在领悟大道智慧和奥义的同时经过修炼能够长生不死,成为度世神仙,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它所引射出的养生之道,诸如练气吐纳、内丹修炼等,与现代养生学是完全可以接轨的,它的修行理论对当下人们的养生实践来说,其助益是至为明显的。同时,道教(当然含《凡人》道义)弘扬中医医理,推行中医技艺,既重视药物治疗,也重视心理治疗等,也为现代人体科学和生命科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后记:
笔者在凡区里发贴无数,得到广大书友的支持。本文是第一次以文学评论形式撰写的文章,显得略为正式一点,致使可读性不如网络语言。笔者理工科专业,只是业余爱好文学,近期工作较忙,水平有限,本文不对之处,敬请各书友批评指正。
本文参考资料大部分由经常在凡人区以马甲名义发贴的某书友搜集,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人凡语
2道教资料引用网上搜集整理
3侠士精神引用网上搜集整理
4狼道资料引用网上搜集整理
[全文完]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