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感到颇为为难,有些难以启齿啊。一方面要维护班集体的面子;另一方面又要顾忌姚洁的自尊。那个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很骄傲的小公主。正考虑间,参与帮忙培训的音乐蒋老师主动来找她了。
刚见面,蒋素琴就一阵摇头叹息:“不行啊,完美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先不说声乐技巧,光歌词方面就很恼火,老是出错!王老师,其实合唱有个很大特点,就是一人犯错,其他人很容易被带走。连专业歌手都无法避免,更遑论小学生?还有,合唱队伍里五音不全者可不止一个。这样不经筛选就全部上台,是不是太欠缺考虑了?”
话已经说得很婉转,王老师岂能听不出来?一切都被姜文浩说中,那个小子,果然有先见之明!
“对不起,是我太过草率!”王老师道歉道。当初班长兼学习委员的姚洁找到她说要出节目,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她想也没想便答应了。如今看来,的却大大的不妥。
“王老师,看在你的面子上,今天中午我教了一个小时。但从稍微专业点的角度来说,这么不靠谱的事我确实也不想参与。明天,我就不来了吧,下午还有课呢。”蒋老师道。
“不好意思,麻烦你了。”王老师露出一丝苦笑:“虽说有点唐突,但我还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什么,先说来听听吧。”
“是这样,关于这次的表演节目,我想取消掉。”王老师想了想道:“但组织人是姚洁,而且经过我同意的,现在出尔反尔毕竟不好。所以我考虑着,怎样才能更好地和姚洁沟通,使得她能顺利接受。”
“哦。”蒋素琴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尖子生、老师心头肉的特权吧,要换了其他人,估计就直接通知,还不带解释的。谁管你感受啊?
“你想我怎么帮呢?”蒋素琴问。
“作为一个旁观者、专业的音乐老师,你的意见非常重要。就告诉姚洁,说排练质量远远达不到表演的要求,所以要撤换。”
“原来王老师想让我唱白脸啊?”蒋素琴挪揄道。
王老师赶紧解释:“怎么会呢,我……”
蒋素琴打断她的话,笑道:“和你开玩笑呢,我听你用到了一个词叫做撤换。怎么,有其它选择?”
“也不知道算不算。”王老师道:“是姜文浩,他向我保证他有办法善后。”
“姜文浩?”蒋素琴登时来了兴趣,嘴角微微一翘:“如果是他的话,说不定真有可能出奇制胜呢。”脑海中,渐渐浮现起某个家伙的身影。没办法,去年的国庆汇演上,姜文浩的表演给人太过深刻的印象。即使蒋素琴已经不再教他,却也没那么容易忘记他。
“希望如此吧。”王老师叹道。
此刻姜文浩在干嘛呢?他向王老师请了假,不参加放学后的补课。也不交代具体,只说找人帮忙弄关于表演的事。什么服装、伴奏、道具之类。
山城市xx文工团,姜文浩直接跑上门找人家团长。按理说,像姜文浩这种外人、半大小子是见不到团长的。可姜文浩够狡猾,他买了许多瓜子、花生、糖果和烟,见人就亲切地微笑。按年龄喊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然后分发吃的。弄得别人都以为他是谁的孩子,还夸他大方、出众懂礼貌呢。
很顺利地,姜文浩混了进去,也打听到了团长办公室所在。
敲门进去,姜文浩露出一个他自认为最可爱的微笑:“团长叔叔,您好,冒昧打搅了。”
坐在办公桌上翻阅文件的中年人见到姜文浩,明显楞了一下:“你是?”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姜文浩,是双台华新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在校小学生。”
“你找我有事?”中年人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小学生来找他?
姜文浩并不急着回答,而是递上一包上好的茶叶、一包上好的香烟,这是他专门为团长准备的。
中年人是老油条了,他不动声色地将东西往抽屉里一放,再比个手势:“小姜是吧,坐。”
姜文浩也不客气,坐下后道:“是这样,团长叔叔,我来是代表我们学校、我们班级请您帮忙的。”
中年人讶然失笑,帮忙?他不认为自己有必要给姜文浩这个面子。谁想姜文浩接下来的举动完全颠覆了他对小学生的理解,那哪是小学生啊,分明是一个混社会的老油条嘛!
“当然不会是义务的。”姜文浩笑得确实很老到:“我会付给报酬。”说着,从钱包内摸出一叠大团结递过去。
这、这、这!中年人瞠目结舌,不是说他没见过这么多钱,而是这种豪爽行为发生在一个小学生身上,委实也不可思议了一点。还有,文工团工资不高,全靠人邀请进行商业演出来补贴。而商演,别人更愿意请那些明星。他们文工团缺乏影响力,所以一年到头也接不了多少商演,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你想请我们团进行商演?”中年人猜测道。
“整个团,呵呵,我可请不起啊。”姜文浩笑嘻嘻地道:“不用那么大动干戈,我的想法是……”
听完姜文浩的叙述,中年人当即拍胸脯应承:“这事儿简单,包在我身上了。”边说边收下了姜文浩给的那几千块报酬。
…………………………………………………………..
回到家里,姜文浩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回想起整件事,不禁扪心自问,他是不是有点太过意气用事了?明显自找麻烦嘛!但转念一想,被代表了,还是姚洁那个自以为是的家伙,他才咽不下这口气呢。
打开电视看了一会儿,也没什么好看。只有卫视台,节目单调,看着看着连肚子都看饿了。抬头望一眼挂钟——快到6点了,怪不得!
奇怪,怎么爸妈都还没回来呢,难道一起加班?他们虽说在一个分厂,但工作却风马牛不相及,按理说是不会同时加班的。
说来惭愧,姜文浩活了那么大,居然还是一个不会弄饭的家伙!难道要自己一个人出去吃?联系不上父母,可恶啊,姜文浩又开始诅咒这没有手机的年代。哦,不,准确地说,是这手机没有普及的年代。
90年代初的手机是什么样?相信大家都知道,说叫手机太过勉强,完全没一点便携性,那叫大哥大。名字充满霸气,当然价格更霸气,至少二、三万!拥有一台大哥大,是那个年代许多人的梦想。出门可以炫耀,更是身份的象征。当然,姜文浩不在此列。不是说他买不起,而是你叫一个用惯手机的人用大哥大,你叫他情何以堪?最重要一点,现在毕竟不是手机普及的年代,小学生拿大哥大?太张扬了吧!
唐筱曦、方宝罗都买了大哥大,唐筱曦还在姜文浩面前炫耀,以为他不懂。谁想姜文浩一脸鄙视:这样的东西,充其量只能用来当砖头打架用。
唐筱曦无语,她也晓得姜文浩拿大哥大不合适,于是她便想送姜文浩一个bp机,谁想又被姜文浩拒绝了。按他的说法,就是落后且过时的东西,拿来根本没用。
唐筱曦完全无法理解!要知道,传呼机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了。不过她转念一想,姜文浩的思维,确实非常天马行空,她完全跟不上。若非如此,以他小小年纪,也不会创下现在的身家了。
姜文浩很清楚,传呼机对自己来说用处不大。他不跑业务,也没有应酬,传呼机纯属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实姜文浩等,等未来两年数字手机的推出、等到手机体积减小到他可以接受的范围。那时,他再去买手机。
或许,当务之急是先给家里安上一部座机?可当时装座机还属于收费阶段,起码要好几千,爸妈能同意?
正为通讯和晚饭纠结之际,父母终于有了消息。不过,却是一个很坏的消息。
是隔壁戚阿姨来通知他的,戚阿姨家里有电话,母亲打到了戚阿姨家。戚阿姨告诉姜文浩,他父亲出事了,现在正躺在医院。而她母亲则正在照顾父亲,无法回来给姜文浩弄饭,于是便叫姜文浩去戚阿姨家吃。
“什么?”姜文浩大惊失色,一下子跳了起来,哪还有心情吃饭。他心急火燎地追问戚阿姨:“戚阿姨,我爸爸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况如何?”
戚阿姨摇摇头:“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妈妈电话挂得很快,只说是工伤……”
“工伤!?”姜文浩搜索记忆,在他的印象中,好像并没有老爸受工伤的事。难道是……蝴蝶效应!
来不及多想了,姜文浩准备立刻赶往医院。
戚阿姨叫道:“哎,吃饭。”
“对不起,我实在没心情吃饭了,我要先去医院看老爸。”
戚阿姨理解他的心情,遂道:“好吧。你也别太担心了,你爸爸应该不是很严重。”
“谢谢。”姜文浩在心底暗暗祈祷:“希望如此!”
……
几公里路程,姜文浩直接一个的士杀到医院,用时不超过十分钟。通过导诊台查询,他在住院部302号房找到了父母。
只见父亲仰躺在床上,右脚被高高挂起,小腿部分打了石膏、缠了绷带。
“文浩,你怎么来了?”陈兰转过头来奇道。
“老汉进医院了,我能吃得下饭吗?当然立刻赶来了!”
姜大维心中有点感动,哑然失笑:“没撒子大碍,过两天就能回家。”
“娃儿乖!”陈兰也道:“是我在电话里没说清楚,确实,你老汉只是小腿骨撕裂、软组织挫伤、淤血红肿,问题不是很严重。”
闻言,姜文浩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暗自松了一口气。嗔怪道:“妈,你干嘛不说清楚啊?”
陈兰莞尔:“电话费贵嘛,五角钱一分钟呢。”
姜文浩:“……”算了,不谈这个。心情放松后,肚内饥饿的感觉越发明显了。
“老爹、妈,你们也没吃饭吧?”姜文浩问。
陈兰一拍自己脑袋,想到的却不是自己:“对哦,文浩你一定饿了。快快快,拿钱去买点面包。”说着,就从兜里掏钱。
姜文浩却摇摇头:“不用了,我去叫吃的,外卖送进来。面包不抵饿,医院附近有餐馆,我们一起吃。”说完,一溜烟跑了出去。
“哎,钱!”陈兰叫道。
“我身上有,今天我请客!”姜文浩头也不回。
陈兰跟姜大维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陈兰率先提出疑问:“他哪来的钱哦?”
“我怎么知道?”姜大维翻个白眼:“肯定是你平时给他的零花钱吧。”
“是吗?不过不管怎样,这都是娃儿的一片好心。可是,我给他的零花钱够付一顿饭的钱吗?”
很快,陈兰的疑问有了答案,不止够,晚餐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