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瘟神来了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明儒学案》的刊印,又成为了享誉学林的盛举。有了这部《学案》,陆扬的学术地位,达到了顶峰,因为《明儒学案》主要记载的是“心学”史,陆扬一个偏于朱子学、强调“尊德性”与“道问学”兼重的人,竟然对“心学”都如数家珍,甚至还亲笔撰写了“王阳明传”,其“心学”造诣更是远远超越眼下“心学”门中各位耆老,“心学”,乃至于天下学者,哪里还有不心悦诚服的。于是,“大宗师”的称号,被天下读书人,奉送给了陆扬。

陆扬由“才子”而晋升为“大宗师”,完成了质的飞跃,从此以后,他说话,便不再是无足轻重的了。当然,陆扬从来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他现在可没有那种纯粹的学术精神,他的目标,还是那两个字“养望”。“养望”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重构东林党,一个是引起崇祯帝的关注。

重构东林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陆扬认为东林党有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它的那种绝对道德评判模式,简单地将人分为“君子”、“小人”,在陆扬看来,这跟小时候,那些幼稚的儿童喜欢将电视里的角色分为“好人”、“坏人”是没有任何差别的。虽然,陆扬也不是要走另一个极端,像曹操那种完全不问德性,将人分为“有用的人”、“无用的人”。但是,陆扬还是认为东林党如果继续高举一种绝对道德的君子党旗帜,那无异是一种道德纯洁模式的政治自杀,这样的模式,将加入东林的门槛定那么高,别人根本加入不进来,而另一方面,你又把所有被你排挤的人,斥为“小人”,这根本不是在结党,而是在人为地“制造”敌人。

二十世纪最深刻的政治学家卡尔施米特在那本负有盛名的《政治的概念》中指出:分清敌我,是政治的第一原则。请注意,是“分清敌我”,不是“制造敌我”!东林党,显然就是分不清敌我,而是一直在“制造”敌人!又如,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士麦说过,在政治、战争的角逐中,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永远都要站在多数人一边(因为他们会赢)。依照俾士麦的“铁律”,那么,东林党无疑也是在跟胜利的方向背道而驰,因为东林党总是将可能的朋友活生生逼成了血海深仇的敌人。所以,陆扬虽然是东林党的继承者,但他没有再高举东林党的旗帜,而是另外建立一个准政党组织“复社”,其通讯总部,也由东林党的无锡,转到了陆扬的老家苏州。

至于“养望”的第二个目的引起崇祯帝的关注,现在陆扬的声望真可谓是“如日中天”,自然不可能不激起崇祯帝的关注。这几个月下来,崇祯耳边充斥着陆扬名字,还有他的事迹。只不过,这几个月,崇祯还在忙着肃清阉党余孽,同时还在致力于国库、内帑的财政问题。所以,一时半会,还没顾上陆扬。

当然,崇祯帝之所以没太把陆扬放在心里,主要还是因为陆扬说破天,也还只是个毛头小子,在天启朝,崇祯与他又没有太多交集,崇祯对他也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隐隐觉着他不过是个替天启帝做木匠、哗众取宠的家伙。虽然在后面的宫变中,陆扬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终究不是决定性作用,崇祯也没有完全放在心上。至于天启的临终遗言,说实话,在崇祯心里,天启帝纯粹是个荒唐无状的昏君,他哪里又会太将天启遗言放在心上。

种种机缘巧合,让陆扬在崇祯朝开始的日子里,变成了一个相对沉默的人,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陆扬决定“爆发”,有了《尚书古文疏证》《孟子字义疏证》《论语疏证》《明儒学案》,陆扬真的“爆发”了,成为了一代宗师。

陆扬成了“大宗师”,崇祯皇帝终于才不得不重新审视陆扬这个翰林院里的小小的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于是,在礼部尚书徐光启的保荐下,皇帝下诏,特命陆扬为国史馆副总裁,主持修撰《熹宗实录》,也就是让陆扬去修史,修熹宗皇帝天启爷时期的国史。

由一个官阶、品秩仅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出任国史馆副总裁并主持《实录》的修撰,本身便是本朝史无前例的异事,陆扬因此而再次成为了朝野焦点。还好,陆扬手下,现在不乏能人,翰林院同仁刘若宰是其副手。此外,还有顾炎武、黄宗羲这两位大师,在明末清初,顾炎武与黄宗羲,可谓是“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的两大学术巨人、超人,乃至于神人,有他们二位大神在,没有什么是真正的问题。再说了,陆扬已经委托汪文言那仍在筹备中的“秘密情报局”去湖南找一个叫“王夫之”的人了,如果再有这位“船山先生”的加盟,陆扬的学术团队,绝对是地表最强组合了,任何学术难题,都是可以攻破的。

~~~

就在“大宗师”陆扬成为国史馆副总裁并主持修撰《实录》后不久,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完完全全转移了朝野的关注,甚至也转移了陆扬的关注。一个瘟神来了,在这深秋之际,秋草长、马膘肥,凶名赫赫的“覆育列国英明汗”努尔哈赤,尽起女真本部精锐,并拉上了一些蒙古部族,组成了一支有着六万铁骑的草原联军,从老巢赫图阿拉出发,浩浩荡荡,奔宁远而来。宁前道袁崇焕,立刻上疏,请求朝廷支援。兵部收到袁崇焕的八百里加急的请援疏后,片刻不敢耽误,立刻转给通政司,通政司转内阁,内阁转司礼监,一日之内,便摆在了崇祯帝的御案上,然后,崇祯帝便急得饭都吃不下了,召开紧急御前会议,商议如何应敌。

兵部尚书王洽建议放弃宁远,将关外军民全部撤回山海关以内,让袁崇焕与山海关的辽东经略高第合兵固守关城。不过,兵部左侍郎傅宗龙坚决反对,他认为应当让高第分兵出关,支援宁远,确保关外最后一个要塞不丢,双方各执一词,吵了个不可开交。刑部尚书王在晋,因为先前干过南京兵部尚书,还干过辽东经略,所以也参与了此次御前会议,他的建议更绝,他认为山海关不可分兵,否则万一关城有失,谁来负责,依他看,宁远,就让袁崇焕去死扛,扛得住,就扛,扛不住,那……就算了,反正,都是命啊。更何况,他很不喜欢袁崇焕这个家伙。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全球大异变最强无敌熊孩子都市沉浮地球第一剑废气回收系统超然女王者荣耀之荣耀神团艾亚枫冷妻撩夫模式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