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吴三桂催粮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四天后,紫禁城勤政殿里。关于是否下诏调洪承畴大军北上事宜,崇祯皇帝召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几位领兵将领以及都督府的几位国公议事。

崇祯先是向都督府的左都督英国公张之极,问了九门防备事务,再问了兵部的军械武备和户部的钱粮。京城六万守军加二万八千边关骑兵,其兵器甲盾倒还齐全;但是户部的官仓存量不多了。

原本只能坚持到秋收七月的官粮,现在由于多了二近三万的骑兵,人吃马嚼之下,保守只能坚持的六月二十!至于民间的百姓的口粮问题,就自然是被大殿里的公卿们忽略。

崇祯也是私下里听杨嗣昌说起,才知道把机动性的骑兵调入城内是一件不当之举。如果骑兵在外游弋,则可以分担京城的粮草紧张问题,同时可以牵制敌军的兵力。那时候,被吓怕的崇祯是听不进去的,现在崇祯后悔了,他又放不下这个脸面。所以,户部提起粮食这事,别人都不敢插嘴。

“既然京城粮食吃紧,朕的意思是调洪承畴大军北上与建奴兵马决战。必要之时,京城的大军也可以内外夹击,以势败敌。众卿家以为如何?”,崇祯提起这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决策问题。

吴三桂和曹文诏很想站出来说话,但是都没有动。因为杨嗣昌之前私议时交待他们:曹文诏与洪大人私交过密,吴总兵也边关重众将,此时出言助力洪大人会适得其反。而是事先商量好的杨嗣昌出面,说道:“陛下,臣建议暂缓调洪承畴大军北上。因为现在的时间拖得越久,对我大明有利,湖广的熊文灿四万勤王兵马还有五天可以到衡水,南京的三万勤王还有十天到衡水。到时,各方合计共十九万兵马,合并演练后,再以优势兵力与建奴决战,则胜算更大!”。

蒋德此时站了出来,说道:“十天之后就是五月初五,如果清兵采用拖延计策再拖延一个月,京城的粮草就耗尽。到时后果不堪其忧!洪承畴的大军为何不能先行迎战?”。

杨嗣昌反驳道:“朝廷大军多以步兵为主,如果贸然分兵分路行军,会被建奴的骑兵各个击破。当年的萨尔许之战,杨镐不就这样兵败的吗?陛下,臣谏言以稳妥为主,等大军会集磨合后,再进兵迎战为宜”。

崇祯又问英国公张之极,张之极继承爵位后一直挂着左都督的虚名,既没有带过兵又没有主持过军务,哪能给出什么中肯的建议。其他功勋大臣如成国公朱纯臣,也回答不上来。

崇祯犹豫之余把头转向首辅杨景辰,问道:“首辅如何看待?”。

杨景辰走了出来,向崇祯行礼后说道:“皇上,臣谏言可诏令洪承畴大军最迟不能迟于五月二十五出兵!”。

崇祯有点不解,问道:“此议,有何说法?”

杨景辰说道:“此战,大明许胜不许败,经不起再次挫折,故臣赞同杨嗣昌的建议。但也不能太晚,如果晚了,不但京城官粮告急,就连民间也会乱了,只有赶在六月十五前将建奴击败或者击退,。北直隶的夏粮还能收割几成,以弥补粮食应急。如果夏粮无人收割,即便今年的江南秋粮押送京城,京城和直隶也会乱了。闹不好会出民变!而且,九边要塞的粮食也要供给一分部”。

崇祯这才吸了口气凉气,他这两个月老想着京城的危机,但是地方和边塞的情况没人提起,他一时间也忘记了。此时,他又想起前两天向王承恩关于东厂方面的情报,王承恩说起那句话:外面都说洪承畴大人凡是都是谋而后动,不打没把握的战。

权衡之下,崇祯说道:“首辅所言极是,就下诏派人传旨,令洪承畴截止各路勤王大军在五月二十五前北上!”。

杨景辰默默的回到自己位置上,并将眼神不经意间的扫过杨嗣昌和曹文诏两人,心里默默说道:老夫只能帮你们到这个份上了,剩下就靠你们了。实际上,这个才是杨景辰老道地方,他知道崇祯是急性子,如果给个模棱两可时间概念,肯定会被否决的。所以,在杨嗣昌和曹文诏私访时,他才商定好对策,和杨嗣昌两人一唱一和,给洪承畴争取二十天的准备。

蒋德眼里闪过一丝冷笑,继续说道:“皇上,目前英国公主持九城防务,臣以为京中两支骑兵也不能闲着,不如让成国公接管曹总兵所辖一万三千残余骑兵。成国公祖上朱能公极善用骑兵,想了成国公也深的家传统兵本领”。这就是他今天要打的另一张牌,为此,他暗地里付出的不少人情。

崇祯一愣,这事他没心理准备。但是,曹文诏这次让他很失望,好不容易从西边召回来精锐骑兵,在军都径损失大半。而且,曹文诏和洪承畴关系过密,他侄子曹变蛟也在洪承畴军中!想到这里,他向成国公朱纯臣问道:“成国公以为如何?”

朱纯臣还能怎么回复?但皇帝问你干不干的时候,你能说干不了吗?他只好出列说道:“国难当头,臣愿为陛下尽忠效死!”。

崇祯笑了笑,点头道:“好!疾风知草劲,患难见忠良!如此,成国公与威远伯交接一二。至于威远伯...这一向操劳,就现在家静养一段时间吧!”。

静养...吴三桂有点懵逼的看着突然间被解除兵权的曹文诏,他自问,如果和曹文诏同样的处境,未必能逃得出清兵精锐骑兵的埋伏。年轻的吴三桂,想起前几天杨嗣昌说的那番话,觉得这种官场的纠缠,实在让人头大。估计,也只有陈道能帮自己参详透彻。

曹文诏闻言,出列向崇祯跪拜行礼道:“臣谢主隆恩!”,事情虽然非常突然,但是他对自己吃了败战被问罪,心里头已经心理准备了。只是有点放不下这些将士的安危,如果被贸然送到险地,只怕有无辜牺牲的危机。此时的曹文诏,没想到自己已经悄悄被划到“洪党”一系了。

......

“皇上,关于粮草一事,臣有事奏报!”,就当众人以为今日大事到此为止时,吴三国突然冒出来说事。

崇祯也乐于有人转移自己言行解兵权的尴尬,便问道:“吴爱卿,朕知道爱卿是关宁防线一虎将。怎么?这关宁的粮草再怎么也不会比京城吃紧吧?”

吴三桂说道:“皇上圣明!这蓟州军粮一向是边军囤田一半,朝廷供给一半。原本去年的秋粮欠收,朝廷答应押送关宁的粮草就押后了,户部还欠关宁一线十六万石粮食没给。所有,原本够坚持的七月底的军粮,现在也只够用度五月中,离夏粮还差一个月,至少缺额十万石!”。

“皇上!去年朝廷欠关宁将士的军饷还有三十二万两没给呢。这欠响的事情臣等与可以将士们分说,都能体惜朝廷的困难。只是这粮食,确实无法拖欠!”。

关宁军现在和朝廷的关系很复杂。自从袁崇焕死后,关宁边军将领对朝廷非常不信任,很多将领都只管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祖大寿在锦州形同自立;吴襄和吴三桂父子更是在山海关根基深厚,有点子传父业的味道。朝廷对关宁军,是用而忌之。

另一方面,朝廷又需要关宁的精锐顶着对抗满清的最前线,他们的日子也确实过的艰辛。特别是文官们,对边军真的是没当人看。什么立功赏银,阵亡抚恤银,通常都是打折扣着。加上关宁军本身内部的军户有点家族化,将官之间的阶层矛盾也尖锐。

对关宁军,虽然朝廷供给的军饷经常短缺,但粮食配给,朝廷一般不敢拖欠,因为怕激起哗变。

崇祯也知道,吴三桂是的这事确实拖延不得。别京畿这边危机刚接触,关宁正面的防线又问题了。于是,他向户部尚书文震孟问道:“文爱卿,可有此事?”。

文震孟只好硬着皮头说道:“回皇上!确有此事,去年江南海盗闹事,赋税亏空。所以,就拖欠关宁边军,此事也是事前说好的。没料到,今年也又遇到建奴来犯的事情。可现在,就算要送军粮到关宁,也不敢运了。这直隶北部大半都处于清兵游骑巡逻范围”。

崇祯闻言看了看吴三桂,意思很明显:不是朕不体恤将士,而是眼下无路可走。

吴三桂自然是知道了陆上不通的事情,不过陈道已经教他新的说辞。于是,他说道:“臣倒是有一策,就是征调山东齐鲁地的商船,直接走海路到葫芦口,可直接输送军粮”。

杨嗣昌愣了一下,说道:“吴总兵,海上走不通的。海盗控制了所有海域的商路,运军粮等于送粮食资敌!”。

吴三桂不以为意,继续说道:“臣倒是听说北方海盗的事情,但他们职在乎钱财,并未与大明为敌。臣想,如果派人前去说项,这边匪徒或许可通融一二,无非是花些钱财罢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穿越西游之无限变身系统网游之斩厄世界我变成了电视重生魔主之君临超级高武战国大司马不要做反派打开你的任务日志天生是魔王今天开始做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