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李世民又拿起牙刷,在自己的嘴里来回抽着,然后又拿了出来,对着王道:“此物也不错,让李清多做些应该,成为贡品。”
王笑呵呵的答应。
李世民说完这些之后不再说话,而是坐在方榻上闭上了眼睛。
王是了解李世民,知道此刻的李世民正在想事情,所以也不打扰,而是站在一旁等等的等候着。
果真,没一会李世民便睁开了眼睛,对着王道:“王爱卿,你觉的李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乃是陛下心中所想之人。”王笑着回答。
“圆滑。”
李世民说得这两个字并不是在指李清,而是指的王。
王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反驳,因为他本就是个圆滑之人,他只求活着,在李建成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便已经看出李建成坐不上帝位,这也是王明明是太子近臣,为何还会成为李世民卧底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李世民称帝之后,他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他承认他没有魏征的魄力。
李世民又道:“李清呢,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何时该展露头角,何时该步入朝堂,他会审时度势,我相信他还有很大的智慧,他会在我这里得到重用。”
王微笑倾听着,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世民说完这些之后,看了一眼王,略有深意的问道:“王爱卿,你可知你为何得不到重用?”
王内心一颤,略微惶恐的说道:“臣恐是能力不行。”
李世民略微一笑,这一笑不是微笑,而是惋惜的笑,他对着王说道:“你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你太过于圆滑了,圆滑到什么事情都不管……
你与魏卿都是前朝太子的近臣,我在用你们之时,都是封的无实权的谏议大夫,并不是抛弃你们,从魏征之处你便可以看出,他如今官职在你之上,他敢于直谏,所以我提升了他。
而你是比他更早投靠我的人,为何还未提升,朕不点破,相信你自己也知道。”
王低头站着一语不发,内心做着斗争,是该挣,还是该退呢。
李世民又道:“好了,王爱卿坐了这趟差事想必也累了,退下吧。”
“是,圣人。”王退走。
李世民看着王走的背影,略有想法。
“无常,你说他听了我这番话之后,会有改变吗?”李世民问站在自己身旁的无常太监道。
无常立刻回话道:“圣人,相信王大人会有改变的。”
李世民叹了口气,对着无常道:“但愿如此吧,这样大唐便又有了一位贤臣了。”
李世民又拿起李清的牙刷看了又看,最后笑道:“虽是小东西,却有大用处。”
李世民又将牙刷放到了桌子上,拿起一份奏折来看。
忽然一个太监举着一份奏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进入书房太监直接跪下,对着李世民道:“圣人,山东、河北八百里急奏。”
李世民听到这个几个字,放下手中奏折,对着跪着的太监急忙道:“速速呈上来。”
八百里急奏只是一个名字,但如果明白八百里急奏的含义,你就知道李世民为何放下别的奏折不看,而看这八百里急奏的奏折了。
八百里急奏,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疾驰,官兵见了不可拦,山匪看了不可抢,否则一律诛九族。
李世民打开之后,眼睛略微一扫奏折上的内容,眉头深皱,而后李世民丢下奏折,对着拿奏折的太监便快速道:“传朕口旨,召集中书令房玄龄,尚书仆射杜如晦,还有赵国公长孙无忌,翼国公秦琼、英国公李,外加卢国公程咬金以及秘书长魏征速速来见朕。”
太监领了口语便是急匆匆的向外走去,八百里急奏,必有大事,圣人召集如此多的国家重臣,那必然商讨大事,他不敢耽误。
“圣人,莫非是有战事要发生。”
站在李世民身旁的无常见他一次性召集如此多的人,以为有战事,好奇问道。
李世民苦笑,然后叹气道:“若有战事发生那也是好的,我也不必如此的发愁,可惜啊,发生的乃事大灾啊……
山东、河北连日大雨,已经有部分地区淹没了啊,良田被毁,流民四窜啊。”
听到李世民的话,无常也深深的皱了下眉头,古往今来,流民最可怕,若是处理不好,便会造成民乱。
处理,可是该如何处理呢,大唐刚刚稳定下来,国库并没有多少钱啊,世家门阀确实有钱,但他们并不会出。
李世民忧心忡忡,他现在觉得很无助,当然这样的表情他不能做,他是王者,是大唐的精神支柱,若是精神支柱倒了,大唐也就完了。
“观音婢你走了之后,我竟然连一个说知心的人都没了。”李世民寻思道,不由有些伤感。
约半个时辰,长孙无忌、李绩、程咬金、魏征、秦琼等人都来到了。
书房里李世民没有多说,而是拿着走着给大家看,看完之后众人都深生的皱了眉头。
李世民问道:“众位爱卿可有良策?”
长孙无忌战了出来,道:“圣人,我们应该先赈灾,安抚灾民。”
李世民略微一皱眉头,说道:“赈灾,朕也知道赈灾,可是国库的钱并不多啊。”
李世民如此说道,众人哪里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为人臣,便是为君分解忧愁的。
程咬金这时站了出来,道:“圣人,我愿捐款五万贯。”
程咬金一表态,长孙无忌立刻道:“圣人,臣愿意捐款七万贯。”
杜如晦亦是道:“圣人,臣捐六万贯。”
秦琼亦是想要张口,但这时李世民却摆手道:“我知道你们想要提我分担,但我想要的是一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李世民这样一说,在书房的众位大臣不在说话,原因很简单,天灾从根本上解决,怎么解决,灭天嘛,他们知道自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