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有意显摆,但殷清风的心情的确很好。
无论是改变货币面值,还是成立军事学院,那都是抄袭别人的创意,唯有用水泥做出榫卯状的构件才是属于他自己的。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桁檩、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就是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的。
榫卯结构的建筑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应县木塔只是现存的一座建筑而已,毁于历代战火的建筑多了去了,榫卯结构的建筑在古代根本不稀奇。
建造出一座座精美的宫殿、房屋、寺庙的古代的木工匠们,不知道远在河姆渡新石器时期的先祖们,就已经住进了榫卯结构的房屋。
几千年前的那些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应用了大量的凸型方榫、圆榫、双层凸榫、燕尾榫以及企口榫等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
木质建筑需要砍伐大量的古树,还不耐火烧,坚固程度也不如混凝土建筑。但浇筑而成的混凝土建筑也有其缺点,如抗拉强度不高,早期强度低等。
殷清风不是学建筑的,以他的水平,建一个二层高的楼房或许还可以。建造跨江跨江大桥呢?建造三层甚至五层以上高度的建筑呢?在一体浇筑的前提下,如何解决抗拉强度不高的问题呢?
而最关键的是,他可不敢保证他捣鼓出来的水泥是否能达到某种标准。
结合他的担心和混凝土建筑的缺点,他觉得把混凝土和榫卯结构结合在一起,才会更完美。
当这个想法冒出来来,殷清风让任云舞去和木匠配合,尝试着这种可能。
实验的时间不长,三天后任云舞就送来了一个凉亭和一个房屋的模型。
然后,殷清风像玩儿鲁班锁一样,拆卸、组合,再组合再拆卸,玩的不亦乐乎。
在确定可行后,他就把任云舞派去建造潼关黄河大桥了。
看着韦氏族人像死了爹娘一般的表情,殷清风笑了,“新学年开始前,学堂会统计学生的数量,如果还需要增加房屋的话,韦翁的后辈们一定会住进更坚固更宽敞的房舍的。”
自从南朝梁吴均所作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传出后,世人就渐渐开始在九月九日这一日登高以求避灾祛瘟。
而且,在地气上升、阳气下降之时,登高可以更好地避开地气,更多地接纳阳气。
他们这些长辈还没享受避灾祛瘟、接纳阳气的高层房屋呢,晚辈倒先住进去了,不甘心啊。
又是韦文宗上前说道:“殷侯,文宗代族人请问,韦氏可否请殷侯的部曲出手,帮韦氏建造这般的房屋。”
好啊,正缺少榜样呢。有韦氏带头,房地产就可以搞起来了。
殷清风为难的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清风手下那些人,不是在建造桥梁,就是在城内修建水渠。短时期内,恐怕...”
韦文宗欢喜道:“只要殷侯应允,韦氏等得起。”
接下来的参观,韦氏族人就有些心不在焉了。殷清风干脆带他们直接去食堂。
距离食堂大门还有几米远的位置,韦氏族人就嗅到了浓郁的肉香味。
即使他们心中有所猜测,等他们进了食堂内,还是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们既惊诧这宽敞得难以想象的房屋里,竟然会同时有这么多人一同进餐,又惊诧这些人的吃食,还惊诧这么多人在一起,竟然没有半点杂音。
“这、这...”韦纲都不知道今天他都惊讶了多少回了。
殷清风向旁边虚引,“韦翁,咱们先坐下说话。”
韦氏族人只好收回好奇和惊讶的眼神,随殷清风落座。
刚坐下,韦纲有按捺不住了,“殷侯,这里是...”
殷清风道:“这里是这些佃户们共同进餐的所在,清风命名这里为食堂。”
食堂...倒也贴切。可然后呢?为什么要集中在这里一同进餐?
韦津见殷清风只回答了一部分,他代韦纲问出了问题。
殷清风道:“这些佃户是从不同的州县集结而来的。不管是口音,还是习俗,都有很多的差异。
为了便于管治,就要融合他们,让他们相互接触、相互了解。”
勉强说得过去吧。
韦保峦接到暗示,问道:“既然太子有意废除奴婢制,为何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佃户?”
我韦氏献出了土地,奴婢也都放良了,结果你这里却蓄养了十万八万的佃奴,你和李世民这是在戏耍韦氏吗?
而且,一个上县才多少人丁?
问得很不给面子啊。不过殷清风也早料到会有这一问的,“首先,他们不都是佃奴。
这里的房屋,这里的吃食,还有这里的学堂,诸位也都见到了。有谁不向往?
百姓嘛,图一个终日温饱,就是天大的愿望了,何况这里的吃食堪比公候、子嗣又可读书识字呢?
自从这梧桐新村建立后,四周投奔的百姓是蜂拥而至。拒绝他们,就可能让他们丢命。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且这里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做。”
好生之德?好不是贪图他们的劳力?说得好听!卑鄙虚伪!
“说完人丁来源,清风再说说这梧桐新村。
潏水以东,昆明湖以南至终南山山脚,以及沣河西岸,清风名下的土地近一百五十万亩。
十万亩的土地用来养殖三十余万头只的牛、羊、彘、驴、鸡、鸭、鹅、兔等,更有十万余尾的鱼,另有四十万亩土地,则是用来种植果林和菜地,现在这些人,勉强经营过来。
一百万亩的土地,每年产的五谷,若是运出去贩卖,可得一百六十万贯上下。那些家禽家畜和鱼虾、果子,每年最少的收益也在一百万贯左右。”
一百五十万亩的土地,产出是两百六十万贯?骗谁呢?韦氏献上去的那两千多万土地,一年的收益才多少?
“但,事实并不如此。
除了五谷外,家禽家畜那些,每年除了这些佃户要吃食外,还要献于宫内。每年的实际收益只有五十万贯上下。
当然,你们会说,这不是清风不放良他们的理由。
清风承认这一点。但清风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放良他们的时机。
一旦放良他们,就算农具和挽马白送给他们,但这里的房屋清风要收回吧,学堂不能再免费用的让他们的子嗣读书吧,他们以后的吃食需要自己获得和烹煮吧。
就这样的房屋,放在长安城里,很容易就能以五千贯的钱财卖出去。他们现在一文钱也没有,就算他们每户每年能剩余一百贯,需要积攒五十年才能买得起。
还有,清风供养这么多的学生,每年需要花费的钱财就是四十万贯。以后需要他们自己出钱供子女读书,他们供的起吗?
孔圣曾说过“有教无类”的圣言,清风也读先贤典籍,岂能置圣言而不顾?”
借口!都是借口!
韦保峦很不满意殷清风的回答,口气有些生硬,“若依照殷侯之言,这些佃户就用不放良了?”
殷清风有些讨厌这个人了,“刚才清风说,时机还未到。
受先贤和族中长辈的教诲,清风不可能简单的就把他们放良,然后更换为雇佣关系。清风当以“仁”字为先,妥善解决放良之后的事情。
有道是,无功不受绿。改为雇佣关系后,他们无功与清风,若他们还住在现在的房屋、还由清风出钱供养他们的子女读书,那清风是要吃亏的。
可简单的更改为雇佣关系后,五千贯的房屋和他们子女读书的钱,从哪里来?
为此,清风日夜苦思,想出了一个大致的解决办法。”
绕了半天,你可总算说到正题了。来吧,看你接下来怎么圆滑自己的谎言!
“想放良他们,以响应太子废除奴婢制的政令,清风打算分两个方案进行,
第一方案,他们的贱籍身份保持不变,但清风与他们改为雇佣关系。
现在那些人的种地和养殖的劳作分工,以后还继续不变。只不过,从此以后,他们的产可以自由贩卖。哪怕是宫里需要这些产出,也是由清风出钱购买,再献于宫中。
什么时候他们积攒够了足够的钱财,什么时候放良他们。
第二方案,可以先放良他们,但良籍书要存放在清风手里。等他们有财力购买那些房屋,再换回良籍书。”
呼~~~忽悠结束!
韦保峦和其他人沉默了。
把他们放到殷清风的位置上,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当初他们为了尽早向殷清风表明心迹,农具和屋舍都是白送给那些佃户的。还好,那些屋舍就是柴草搭建的,根本不值什么钱。
而且,他们可没建什么学堂的,根本没有这个顾虑。
韦保峦拱手道:“是保峦唐突了,请殷侯多谅。”
殷清风拿起筷子,“快尝尝,再不吃就凉了。”
韦氏族人真没有心情吃食。
“手杖诗”还好说,殷清风有些才气也是正常的,否则李世民怎么会赐婚给他。可学堂里的一幕一幕,给他们的震惊太多了。
韦纲毕竟年长,他率先夹向眼前的盘中鱼。
“嗯~~~”他眼睛亮了,“肉质鲜美不说,这滋味~~~”
韦氏族人被说得心动了,纷纷伸出筷子。
呀!这些吃食,不比滋味楼差多少啊!
“提及这些吃食,清风向诸位致歉。做这些吃食的庖厨,习惯了给那些佃户做吃的,手工有些粗糙了。请诸位多多谅解。”
韦氏族人忍不住暗中鄙视他。
这是请罪还是在炫耀?刚才谁说的“吃食堪比公候”?
不过,当他们注意到盘中还有绿油油的蔬菜,他们真愣住了。
这是冬季啊!这些青菜是哪里来的?要不是这一两年来市面上出现了豆芽、豆腐和蒜苗,他们每当在进入冬季后,整日里也不过是将那些肉食换着花样儿吃罢了。
韦文宗小心的问道:“殷侯,这青菜...可是宫里赐下的?”
可怜的古人啊~~~冬天里吃个青菜也稀奇。
殷清风道:“清风刚才不是说过,有四十万亩的菜地嘛。这些就是那些菜地里种植出来的。”
他像是想起什么来了,露出抱歉的表情,“之前清风和韦翁说过,要贩卖的典籍,售价是两百文。但刊印的时候,太子责令定价为一百二十文。
清风承诺过,韦氏帮助清风卖书,可得三成利。可售价减少了八十文...”
韦纲和韦文宗急了。
八十文啊!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他们那三成利还剩多少了!
韦津等人笑了。
这就是你们迎奉这小子的后果!
“好在...”殷清风指着青菜说道:“清风最近想出一个法子能在冬季里种出青菜来。清风就用这法子补偿韦翁吧。”
他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
当初他可是答应长孙氏让长孙家族参与到卖书这一行的。可长孙冲明明就在东宫里读书,长孙无忌偏偏就不和他套近乎,也不向他传达任何的善意。
总不能他殷小爷上杆子去给长孙无忌送钱吧?他可没那么贱。
结果,长孙无忌竟然借着他老娘的寿辰的借口,羞嗒嗒的表示想赚钱,这就太恶心人了。
他当时为了也恶心一下长孙无忌,就骗他去养乌龟养驴。但他总得给长孙氏一个交代的。
就算这次过年长孙无忌不再表示什么,他也得自己送上门去实现承诺。
韦津等人傻眼了。
这...这是补偿嘛!这根本就是收买他们啊!
谁要是在冬季让他天天吃上青菜,他每日出十贯钱都情愿!
长安城里那么多的权贵,那些权贵又有那么多的家人,若每日卖给他们三十贯钱的青菜,一个冬季的收益最少也在一千万贯吧...
韦津等人的眼睛都红了。
韦纲父子同样呼吸急促了。
其中的利害,他们瞬间就想明白了。
这是泼天的收益啊!
什么三成利?不要了!就用这冬季种植青菜的法子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