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尘埃落定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除此之外,还有一封圣旨,内容则是对东征朝鲜有功人员的封赏。

钟南被加封为镇远伯,虽然此时的爵位并没有什么实权,品级却仍是超品。所以对于被封爵之人来说,可以视为巨大的名声和荣耀。

按理来说,文官是不能被加封爵位的,只是朱翊钧以钟南曾是武官为由,硬给了他一个伯爵的封号。好在内阁和吏部、礼部都没有太过于较真,于是便遂了皇帝的意愿。

至于各位武官,根据朝廷对他们的功劳评定,陈位列第一,刘铤第二,麻贵第三。于是陈被提升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封指挥佥事;刘铤被提升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封千户;麻贵则是提升为右都督,并给予世代荫封。其他的大小将领,也都有不同封赏。

总的来看,钟南肯定是最大赢家。

不仅如此,钟南履新后,把兵部好生整顿了一回,尤其是武库清吏司对于泗川之战中的火炮炸膛事件,钟南可是一直没忘,这一次更是借着“三把火”,好好敲打了武库司。

其次是地方军队事宜。

钟南先是将麻贵调往辽东任总兵。这是一个意外造成的:前任总兵李如松战死沙场了。

根据战报上所说,去年四月,鞑靼侵犯辽东。时任总兵李如松,亲率部队出奇兵直捣敌巢穴,与数万鞑靼骑兵不期而遇。

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他本人则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终年四十八岁。

关于李如松之死,有其部下怀疑,是有人泄露了他的行踪,才会被蒙古人包围在浑河。于是锦衣卫在钟南的授意之下,前往辽东做了不少暗访和调查。虽然确实疑点重重,最终还是查无实据,只得作罢。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他初承父荫,被授职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勋卫;之后因战功升迁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再之后升任山西总兵。

万历十九年,李如松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并平定了宁夏拜之乱。二十年,参加了第一次朝鲜战争,担任前线作战总兵官。战争胜利后不久,被调往辽东,任辽东总兵。

去年,李如松战死的消息传回朝廷后,朱翊钧很是悲痛。由于找不到其尸骨,皇帝只得下令,建衣冠冢于顺天府宛平县长辛店西南。并追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为其立祠纪念。

由于那个时候,钟南尚在朝鲜,第二次朝鲜战争也正处于紧要关头,所以辽东总兵的空缺,一直没有补上。

其实,将麻贵调往辽东,钟南也是没有办法。他一直很忌惮努尔哈赤,可是辽东却是李成梁的地盘儿。按原本时空中的历史进程,正是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一味纵容,才导致了后金的建立和逐渐强大。

如今李成梁虽然闲赋在家,可是仍然掌控着辽东的大小事务。只要他愿意,扶持李如梅或者李如柏坐上辽东总兵的职位,也是有可能的。

对于李成梁这样的强势人物,钟南丝毫不敢小觑。所以对于新任的辽东总兵,除了得有很高的军事素养外,还得是钟南一系的人马,而且忠诚度较高之人。按照这个标准,选来选去,也就只有麻贵才符合要求。

为了对付李成梁,钟南还将熊廷弼安排到了辽东,一来可以让他跟着麻贵学习,争取早日独当一面;二来就是熊廷弼是文官出身,相对来说,心眼儿要活泛得多,他和麻贵的组合,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麻贵和熊廷弼出发前,钟南特意将两人叫来,仔细叮嘱了一番。主要内容就是:多多留意努尔哈赤的动向,有异动必须上报;对方如果有对大明不利的行为,一定要加以干预或制止;想法设法阻止对方强大起来……

会谈持续了两三个小时,基本上都是钟南说两人听。好在两人是钟南的嫡系人马,并没有过多询问原因。

第二个大动作,就是形成了正式的水师部队编制。虽然之前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都有水军,却并不是独立的军种。

通过露梁海战一役,以及钟南的劝说,皇帝才认识到水师部队的重要性,于是让兵部组建单独的水师部队。

钟南将水师暂时分为两部分,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由陈掌管,负责的海域主要是广东、福建一带;而北海舰队由俞咨皋掌管,负责的海域主要是山东和辽东一带。

俞咨皋是抗倭名将俞大酋的独子,之前一直在福建任参将,负责水师部队的操练。这个人选还是陈给推荐的,否则钟南哪里能知晓这样一个将门之后。

两大舰队的最高长官,就是水师总兵,官阶同样为正三品,和其他军队的总兵是一样的。

第三个动作,就是重新核定各地的兵力,严厉打击“吃空饷”的恶习。

按照兵部的定额,大明军队当有兵员超三百万人,可是按照宋应昌的调研,实际上只有八十余万人。算下来,“吃空饷”的兵员超过七成。据说有的地方,缺员更是超过八成。

想要改掉军队的这个恶习,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过,却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

除了这“三把火”,还有些改革计划,钟南暂时并没有实施。

比如总兵互换制度:全国各地的总兵,按其战略地位和兵力,分为三档;每三到四年,同一档的总兵要换防驻地。

比如京师禁军改革:私下里重新组建一支禁军部队,用来逐步淘汰三大营中的部分将士;将“新军营”的规模再度扩大,并定位于禁军中的机动部队。

比如改革卫所制,逐步裁撤各地卫所,并将卫所的囤地进行土改。

比如改革各地军队的后勤制度,逐步剥夺各地总兵掌管物资的权利,改由朝廷指派的后勤专员,来负责各个军队钱、粮等物资的发放。

……

脑海里的这些计划,大多都是钟南从后世借鉴而来的。只待时机成熟之后,他就会一一展开。相信励精图治之后,大明军队的战力定会大大加强,也才能抵御得住逐渐强大起来的努尔哈赤。

而作为这一系列重大改革掌舵者的钟南,此时正坐在钟府的饭桌之上。四美各自坐在他的两旁,一边是秋香和杜小曼,另一边则是廖青儿和姜沫。而小地瓜,就坐在钟南的正对面,一家人其乐融融。

“钟大哥,短时间内,你当不会再去远处公干了吧?”秋香问到。

“应该不会了吧。”钟南想了想,随即回答到,“之后即使要打大仗,我也不会过多深入到前线了。何况,京师也要有人坐镇才行啊!”

“那可不是。南哥,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能不去前线,还是尽量不要去的好。”廖青儿接着话。

“打仗不是那些将军们的事情吗?怎么还需要钟大哥这样的高官去前线呢?”姜沫有些不解。

“也不能这样说。”钟南放下筷子,“再怎么说,我也是大明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虽说不用提刀上阵杀敌,可有时候,还是需要去前线走走看看的。”

看见四美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钟南呵呵一笑,跟着补充道:“放心吧,我最多也就是到前线的军营里去转转。何况,就算我想去战场第一线,那帮将领也不会让我去的。”

四女听到这里,才放下心来。

三月初,万历一朝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开始了。

上午,朱翊钧在午门外升座,接受钟南等人献上的倭军俘虏六十一人。皇帝下令,将所有的俘虏交给相关部门验明正身后,全部斩首。之后,还要将砍下来的头颅传送天下。

同日,皇帝还接受了百官朝贺,并在郊庙做了声势浩大的祭告活动。活动之后,皇帝还把献祭祖先的果酒,分赐给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等朝廷大员。

三月底,皇帝颁布了《平倭诏》,并诏告天下,还派人将诏书送到了各藩属国,以及倭国、蒙古等国家。

《平倭诏》内容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恶,普欲包荒。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商封,役属诸岛。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伊歧对马之间,鲸鲵四起,乐浪玄菟之境,锋镝交加,君臣逋亡,人民离散,驰章告急,请兵往援。”

“朕念朝鲜,世称恭顺,适遭困厄,岂宜坐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况东方为肩臂之藩,则此贼亦门庭之寇,遏沮定乱,在予一人。于是少命偏师,第加薄伐。”

……

“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内外大小臣工,尚宜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更念彤力殚财,为日已久,嘉与休息,正惟此时,诸因东征加派钱粮,一切尽令所司除豁,务为存抚,勿事烦苛,咨尔多方,宜悉朕意。”

卷一完。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相关推荐:我的家里有座矿吞噬星空之意志成神特种兵之基因复制系统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我是个生意人地狱犹边地重案战鹰完美无极极品阎罗鬼帝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