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七年,元月初七。
新年的最后一天,赵智召集几个心腹大臣密商论事。
“刘相国今日启程回返老家,陛下您不去....”
人还没到齐,赵智沉默的坐在那里,几个大臣聚在一起,小声说话,秦安明看了赵智一眼,低声问了一句,但话没有说完。
赵智知道秦安明想说什么,摇了摇头,淡声说道:“人都会有这一天,让我们君臣之间的情谊留在那段最好的时光之中吧。”
秦安明低下头,不再说话,心中却是叹息一声,刘桀最后还是选择了以家族为重,从杨氏一族的对立面脱离了出来,彻底甩开了赵智。
赵智最初的设想,是让杨道嗣与刘桀两人双双致仕,让他们指定各自的继承者上位,领导双方的政治势力继续平衡下去,赵智、杨道嗣、刘桀三人最开始已经达成了共识,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但有些事情往往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首先,杨氏一族对于族长杨道嗣在朝堂上明明有着压倒优势,却表现的有些软弱,对刘桀退让再三,许多核心族人已经有了不满情绪,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其中以杨道嗣的五子杨幼安与六子杨炳林表现的最为强烈,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强硬,不在是与刘桀**互有妥协,而是把它们给彻底打垮,由自己占据主导地位,并进一步左右整个朝堂乃至大晋的政局,杨幼安与杨炳林两人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核心族人的支持,慢慢成为了主流,以致在朝堂上,左相**的大臣们一旦有了一些动作,杨道嗣还是按往常一样,就算意见不同,也是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去进行反击,而聚集在他手下的右相**诸多大臣们,则是立即站了出来,表达强烈的反对,杨道嗣作为右相**的首领,竟是怪异的与其手下大臣们,慢慢有了许多的不同步。
面对此等局面,杨道嗣或许努力过,但效果明显不大,因为....朝堂上双方的政治斗争,已经越来越激烈,激烈到最后,大多数时候,杨道嗣只能选择了沉默。
杨道嗣对于整个杨氏一族,包括围绕聚集在四周的政治势力,已经慢慢有了不可掌控。
刘桀与赵智君臣数十年,没有赵智的知遇之恩与大力提拔,刘桀决难再左相的位子上,一做就是二十余年,极大的实现了自己的报复与理想,他不想让赵智失望,他更想安稳的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为自己与赵智这君臣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事情往往不如人愿,到了最后,只能化作一道深深的无奈叹息。
刘桀并不是没有努力过,在陇右之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他不顾整个左相**大臣们的反对,去了漠蒙草原,稳住了胡族大军南下,但是结果呢?刘桀回返丰京之后,赵智提过几次刘桀的功劳,左相**的官员们,自是大力赞扬与宣传,但是右相**的官员们,却是集体失声,保持着让人压抑难受的沉默,就连杨道嗣,也只是在私下里,以私人情谊,感谢刘桀对国家所作出的贡献,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刘桀终于是知道了,杨道嗣在国与家的这个问题上,已经是有了自己的决定,他终归...还是选择了顾全小家。
杨道嗣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刘桀不由问到自己,自己的选择又是什么?继续站在朝堂上,引领整个左相**,与右相**进行全面的抗衡?政治形势还是那个形势,但是整个局面却是完全变了,曾经的互有妥协恐怕是再也没有了,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双方的政治斗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自赵智登基二十多年以来,刑不上士大夫的政治环境,也势必将会一去不复返,到了最后,双方的斗争,只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不死不休。
刘桀最终有了选择,让刘氏一族从朝堂上这个主战场,政治风暴的中心退了出来,刘桀之所以有了这个选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刘桀终于是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所支持的齐王与杨氏一族所支持的楚王,不管谁最终取得了胜利,登上皇位,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杨氏一族现今势大,赵智扶持刘氏一族对其进行抗衡与打压,若是日后齐王胜利登上了皇位,到时候刘氏一族势大,新皇难道就不会再行扶持一个新的政治势力,转而对刘氏一族进行抗衡与打压?
这场以天下为局的游戏当中,刘氏一族与杨氏一族,看似是利益的最大收获者,但又有几个人能够看的出来,其中的凶险?一个不慎,恐怕就有灭族之危,就比如现在的杨氏一族,有着大晋第一门阀士族之名,族人、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势力何其的强大,就连赵智对其都是畏惧三分,心中始终保持着猜忌与嫉恨,一旦有了机会,赵智会不会举起手中的屠刀对其斩下?
所以杨道嗣乃至整个杨氏一族,不是不想退,而是他们已经走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点,上去容易,下来却是千难万难,想退都是退不了了,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光鲜明亮,但从另外一面来看,杨氏一族如今就像是一个巨人,一只脚已经临空悬崖,只要一步走的不好,那便是万丈深渊,碎身粉骨,万劫不复。
刘氏一族传承数百年,刘桀不希望家族在自己儿子这一代毁于一旦,所以最终,他选择了明哲保身、以退为进的道路,但这样以来,也就背弃了赵智,两人多年的君臣友谊,就此走到了尽头。
赵智看向秦安明,淡声道:“安明,你也算刘桀的半个门生,今天事情不多,若是来得及,你....便去送送他吧,待朕向他问个好。”
“是,陛下。”
秦安明没有推辞,他虽然为人机敏,甚至是有些滑头,但也是有着自己的原则,秦安明的祖父曾在河东做过一任刺史,那时候的秦安明还很年幼,得祖父托人帮助,在闻名天下的河东刘氏一族族学当中读了几年的书,进士及第那一年,刚好是由刘桀当主考官,随后进入仕途,也是多亏了刘桀鼎力举荐,这才慢慢入了赵智的眼,并最终得到重用,才刚刚四十出头,便是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之位,虽然到了如今,因为赵智与许许多多的原因,在政治上,秦安明与整个刘氏一族已经形同陌路,但对于刘桀来说,秦安明是真心的敬重与感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