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有何吩咐?”武清脆的声音将沉浸在对往事追忆中的杨贞惊醒。
“儿,为娘的堂兄,你的舅舅杨恭仁现任洛州都督府都督,为娘在娘家未出阁之前,蒙他多年悉心关照,我们此次途经他的辖区,于情于理总得去探望一下才是。”杨贞对武说道。
杨贞虽然已十多年未跟杨恭仁见面了,但对杨恭仁的仕途动向一直非常关心。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杨恭仁作为李渊阵营的核心人物,政治上也遭到了李世民的的排斥,被免去宰相之职,离开朝廷中枢调任雍州牧。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63岁的杨恭仁改任洛州都督府都督。洛州都督府正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由杨恭仁提议设立的,在此之前,朝廷在洛阳设置的管理机构称为陕东道大行台,大行台的尚书令由李世民亲自兼任。
洛阳是国家的要害之地,其负责人向来由皇家子弟担任。李世民委任杨恭仁担任洛州都督府都督,用意颇深。
“可是,我们这么一大帮子人……”武有点迟疑。
是啊,杨贞这一行人是护送武士的灵柩回原籍安葬的,这么多人总不能直接连人带车直接闯进杨恭仁的府里吧?
“儿,你和轩儿两人快马加鞭赶去你舅舅那里请安问好,你大姐负责带领车队放慢速度缓缓而行,等你和轩儿拜见过你舅舅后再迅速赶回来跟我们会合。”杨贞嘱咐道。
尽管杨贞内心特别渴望跟杨恭仁见上一面,但她觉得自己现在更应该寸步不离地守护在丈夫灵柩的旁边。
杨贞早就叫青莲向路边行人打听过了,灵柩车队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缑(gou)氏县的凤凰谷,此地离洛阳都督府大约40公里的距离,她打算安排车队再往前稍微走一走,然后找个歇脚的地方等武和潘阳回来。
杨贞看了一下天色,估计现在巳时还未过,潘阳和武在戌时黄昏之前赶回来时间绰绰有余。
潘阳武二人跟武顺简单交接了一下灵柩车队的管理事务,就跨上马背,绝尘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的光景,潘阳和武就站在了洛州都督府的衙门。
洛阳不愧号称万城之城,洛州都督府的规模和气势比起荆州都督府和邓州都督府不知强上多少倍。
潘阳和武将马拴好后,找到府前侍卫头领亮明身份,说明来意。
侍卫头领跟潘阳和武在邓州都督府遇见的尉迟琼一样,看上去年龄也是三十岁左右,身上穿的也是青衣布衫,不过待人接物的态度超好,满脸和气,笑容可掬。
“二位请稍等,我这就进去禀报。”侍卫头领很客气地对潘阳和武说道。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潘阳感慨地对武说道:“久闻你这位舅舅恭顺仁爱,人如其名,果然名不虚传,连他的属下都被他调教得如此谦恭有礼,和蔼可亲。”
武知道潘阳这是在善意地调侃尉迟恭和尉迟琼,她对潘阳的这个观点也很认同,只是尉迟恭现在是自己的义父,尉迟琼是自己的义兄,也就不好再去附和潘阳了。所以,武只冲潘阳笑了笑,没有说话。
午时用膳的时间早过了,杨恭仁还在书房里烦躁地走来走去。自从十天之前得知武士猝然离世的消息后,他的心情就没好过。
洛阳政治地位特殊,地理位置又靠近长安,洛州都督府都督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及时性远非其他州都督府的都督可以比拟。
十三年前,杨恭仁费尽心机促成杨贞下嫁给武士,本以为杨贞从此就会过上正常家庭的幸福生活,谁知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脱离了自己当初设想的轨道。
杨贞跟武士仅仅过了四年舒心畅气、无忧无虑的日子。
在这四年里,经济上,武士家里还有些早年经商积累下来的钱财,加上李渊时不时的赏赐,日子过得还算宽松。
政治上,杨道恭已经按照李渊的指示,正在有条不紊地将武士一步一步地往宰相的位置上推。为了成全武士,杨道恭甚至作好了辞去中书令的思想准备。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五月下旬,李渊终于明确告诉杨恭道,拟定六月下旨调武士回京担任门下省侍中。
侍中一职,由来已久。秦汉之时,侍中为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的名号后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后,侍中地位渐高,等级直超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到了隋朝,侍中因避讳隋文帝父亲杨忠的名字改称纳言,又称侍内。杨贞的父亲杨达在隋文帝时期不就担任过纳言一职吗?
唐循隋制,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李世民称帝前一直担任尚书令,他称帝后,尚书令一职空设,原尚书令副手左右仆射和中书省的两名中书令、门下省的两名侍中六人并列宰相之位。
李渊要将武士调回朝廷中枢拜相,杨恭仁当然乐见其成。武士的政治地位越高,杨贞在武氏家族中受到的敬爱之情就越深。
可是还没等杨恭仁来得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杨州的武士,六月初四就爆发了玄武门之变,大唐政局一夜之间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李渊先是被迫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将所有的权力全部交付李世民行使。三个月后,李渊退位做太上皇,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
李世民登上帝位以后,重用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高士廉、房玄龄、尉迟恭、程知节、虞世南等原秦王府的老班底,甚至不计前嫌重用魏徵、王圭、冯立、谢叔方和薛万彻等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老部下,对一直跟随李渊的心腹重臣却持强烈的排斥态度。
武士不但没能如愿当上宰相,还被从富庶的繁华之都扬州调往贫瘠的偏僻之地利州,杨恭仁自己也被罢去中书令的职务,远离朝廷中枢。
熟知武士秉性的杨恭仁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曾经写了一封长信寄给武士,他在信中劝慰武士要登高望远,淡泊名位,千万不要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沉沦颓废。
彼时武士还将入阁拜相的希望寄托在太上皇李渊身上,所以在给杨恭仁的回信中表示自己心态调整得很好,以后会更加勤奋工作,迎接美好灿烂的明天。
今年六月,李渊薨逝。杨恭仁认为,武士通往宰相之路已被彻底堵死,他担心武士承受不住打击,准备再一次写信劝慰武士。正要动笔的时候,弟弟杨师道私下专程派人来洛阳告诉他,李渊临终之前曾向李世民举荐武士做宰相,李世民也已答应,并同长孙无忌等人商定,等李渊的国葬过后再择日下旨任命。
杨师道是李世民姐姐长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李世民对长广公主这个姐姐很敬爱,对杨师道自然也很亲近。李世民最倚重的亲信大臣,尚书省右仆射长孙无忌与杨师道私下更是交情深厚,无话不说。
对杨师道传送的这个消息,杨恭仁当然深信不疑,于是他就搁下了正要写信的毛笔。
反正过不了多久武士就要回长安入阁拜相了,这个时候给他写信不是有邀功之嫌吗?杨恭仁心里想。
谁知,这毛笔一搁就把武士的宰相之位给搁掉了,也把武士的性命给搁掉了。杨恭仁还是严重低估了李渊薨逝这件事对武士造成的打击后果。
真是造化弄人啊,自己千辛万苦为杨贞挑选的丈夫还不到六十岁就这样毫无意义地死了,杨贞跟着武士没过上几年好日子就成了寡妇,她带着三个女儿以后的路怎么走啊?杨恭仁心里为这个堂妹苦涩的命运而叹息,也为自己当年好心办成坏事而懊恼。
“大人,府门外有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小道士要求见您,小姑娘自称是您的甥女,来自荆州,姓武名。”正当杨恭仁为杨贞母女担忧之际,府前侍卫头领进来向他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