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洞走出的这个山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的时候,我终于印证了内心中的猜测,没错,走来的这个人就是烜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公子扶苏。
所有的墨家弟子和首领的眼睛都已经落到扶苏的身上,他看着正在和项羽争斗的章邯说道:“章将军,停手,楚国曾经被秦人打败,而楚人又忘了我大秦帝国,我们与楚国的世仇已经烟消云散了,这里是墨家的圣地,不要在这里动剑。”
章邯听完公子扶苏的话,一个抽身,从中间撤了回去,离开战圈。项羽看着章邯,没有说话,然后他转向木玄子道:“多谢木首领,项羽感激不尽。”
勇敢不是通过让别人为他担心来证明的,尤其是那些关心他的人,真正的强者是能让他的亲人和朋友放心。
公子扶苏喝退章邯之后,默默的走向我们这个方向,我知道,他往这个方向来,不是冲着我,也不是冲着冥蛊巫,更不是冲着二狗子来的,他是冲着长眉大师来的。到了长眉大师旁边,扶苏道:“墨家长眉大师,扶苏这里有礼了。”
我看着这个当初与秦始皇有不同政见的公子,他虽然一副温文尔雅,但却透射出一股非凡的魅力。
扶苏的名字之所以叫扶苏,是因为他的母亲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
“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名字里寄予了美好的含义。
秦始皇以这个名字给他的第一个孩子命名,显然是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秦的大业。
当年嬴政的确是把扶苏当作子的继承人来培养的,与秦始皇的暴政不同,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心怀仁慈,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
嬴政的雄才大略,自然不希望自己的长子过于妇人之仁,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而扶苏也确实没让秦王失望,在名将蒙恬的指点下,扶苏的军事才能逐渐显现。他经常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在蒙恬军中逐渐有了威信。
要知道,在秦国军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军功,小兵也能当君侯。比如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扶苏有了军功,在军队里的威信也就树立了,而且他也有了一支支持他的精锐——蒙恬军,也从此看出秦始皇对他的期待。
可是,当年的扶苏公子虽是被寄予厚望,但是,他的政见与大臣不合。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就是李斯。
嬴政在沙丘驾崩时,留下遗诏名公子扶苏主政大丧,可后来扶苏居然被矫诏赐死。
这扶苏的死有个人必须要提,那就是李斯。
李斯与扶苏一直有矛盾,秦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王绾提出仿周制分封子弟,嬴政和扶苏是赞同的。但是当时身为廷尉的李斯以周朝的没落反驳,当时秦王想想觉得李斯说的不错。
从那时候起,扶苏便对李斯没什么好印象,李斯的人品在秦国也确实不怎么样,后来在李斯的推动下,嬴政“焚书坑儒”,扶苏对李斯的印象更恶劣,这也是赵高为什么能够说动李斯立假诏书的原因。
当年在沙丘,赵高说的不错,如果扶苏上位,那他一辈子也没机会了,如果胡亥上位,他就有从龙之功,从此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而偏偏赵高会画饼,李斯又是个势利的人,他知道怎么选。
于是扶苏自杀,蒙恬也被害死,大秦帝国的继承者和股肱之臣就这样离世,大秦帝国的大厦就此倒下。
虽然扶苏知道自己要想称帝很简单,以他在军队和民间的威望只要他振臂一呼。皇位觉对是他的。
坏就坏在扶苏真的是太善良了,怕战火一起,刚太平几年的百姓又要遭殃,或许是扶苏不想手足相残。
可是,不管怎么样扶苏还是死了,他的离去也断绝了秦王朝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烜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就这样结束在战火硝烟中,现在扶苏再一次来到人间,他没有选择会到秦始皇身边,也许正是他的善念。
刚才章邯与项羽争斗,他来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让章邯与项羽争斗,可见其胸怀多么远大!
我的心中不禁暗暗敬佩,想必扶苏公子来墨家也是不想看到生灵再次涂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