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局面
说完又在离渭州很远的北边,镇戎军的外线,拉了一条长长的横线:“其实这条线,才是真正的地利。”
“以六岭,柔狼山,杀牛岭,兜岭,横山为界,以北是黄河水系,以南是渭河水系。谁控制了这条分水岭,谁就拥有主动权。”
“很可惜的是,如今主动权在人家西夏人手上。我们大宋的军力,只能布置在这条线。”
说完在地图刚刚画过那条线的南部,又画了一条:“这里是白石山,白石山以西,是河湟,如今在吐蕃人的控制下。”
“以白石山为起点,过古渭,甘谷,鸡川,治平诸寨,再过我们将要驻扎的渭州,过定川寨,高平寨,而至环州。”
“再往东,便超出了地图范围。”
“西夏因为拥有地利,因此每次入寇,基本都是沿着这条线上几条南北向的河谷进行突破。”
“从西向东依次说来……这里,由兰州出发,南下过狄道,寇陇西,岷州,是第一条。”
“从会州出发,沿祖厉河,寇秦州,是第二条。”
“从萧关出发,沿葫芦河,寇渭州,泾州,窥视关中,是第三条。”
“从横山出发,沿白马河,归德河,寇环州,庆州,是第四条。”
“注意这第四条路,与我们要驻守的秦凤路侧邻,已经是京兆府路所属。”
“因为这条路在两个防区的夹缝位置,极容易为西夏人所乘。”
“再继续往东,地图范围之外。西夏人还可以从洪州,盐州出发,沿洛水寇延安府。再往东,还可以沿无定河寇河中。”
“去年谅祚抄掠的,在这里,渭州左侧的这第二条。接下来,第三条,第四条,可能会是攻击重点。”
苏油说道:“地理大势就是如此,由于我们缺乏主动权,几条河谷之间,都是崇山峻岭,导致呼应困难。西夏人每次都能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以多打少,实施突破。”
“这一带沟壑纵横,河谷与河谷之间,其实有很多小道相通。“
“但是因为我们地理不熟,每每导致长途救援,而敌人总能以逸待劳,让大军被拖垮,被分割,被包围,被屠杀。”
“西夏以军事立国,实力不弱,这一点我们绝对要有清醒认识。“
”其盛时军力在五十万左右,如今也有三十多万。而且各族之中除了汉人,皆以游牧为主,自幼练习骑射,弓马娴熟。极端情况下,能征召出七十多万人的部伍。”
“横山一线,由西夏四个军司控制,我们做一个乐观的预估假设西夏三分之一军力对付辽国,三分之一军力巩卫兴庆府,三分之一军力应对我军,那也是十多万人的规模。”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枢密历年来的统计,中等烈度的入寇,每次兵力,在五到七万左右。”
“而我方分布在西夏延边的总军力,其实比这个多,不过并不堪用。”
“如延边义勇,乡弓手那种部队,实在是难以与西夏人相抗,除去这些,剩下的西军和禁军精锐,在十七万左右。”
“但是这十七万人,要控制我刚刚说的所有战略要点,分散到每一个点上,比如渭州,只有我们四军两万人不到的军队。”
“好了,目前所知的情况就是这么多,我的战略假定是:今年会发生一次中等烈度的入寇,人数七万,而我军只有囤安军三千,控鹤军三千,狼乡军六千,泸州军六千,以及北方一万五千镇戎军的支援。”
“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此局面下,减少损失,守住现有防区,并尽量给与来犯之敌以打击。”
阿囤弥立刻指着地图上的六盘山:“这里,是必须守住的要点!”
接着将手指沿着葫芦河往地图上方推进,然后横着一划,点上另一座山头:“最好将这里也拿下,渭州就绝对安稳了!”
苏油手扶脑门:“姐姐你想多了,那里是天都山,西夏行宫所在,绝对重兵把守,我们啃不动的。”
苏洵写文章是一把好手,王安石评价过的纵横家思维,思考主要还是从合纵连横考虑:“明润,羌人是否可用?”
苏油说道:“堂哥,那一带的人其实是吐蕃人,不是羌人,不过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具体的,还得明天去枢密,查点文书,才能知道哪些力量可以用上。”
张麒问道:“小少爷,我们前头,不是还有一个那啥镇戎军顶着?你弄军器搞经济是一把好手啊,要我说,将他们武装到位,好吃好喝养壮了顶在前头。”
苏油翻着白眼:“七万人规模的入寇,即使你不说,少爷都得如此,不然让别人各个击破?”
阿囤弥说道:“吐蕃人信佛,红衣僧人的话他们听,我们二林部与西南吐蕃部落的红衣僧人相熟,要不要找些红衣僧人做向导,先把那一带地理和部落摸透?”
苏油笑道:“这条算是正儿八经的一计。”
石薇说道:“藩人缺衣少药,玉局观有不少成品丹方,我们制一批成药,作为开路用!”
苏油顿时点赞:“好!薇儿提醒我了,不但藩人用,周围军州也得用!搞好关系的神器啊!”
石通说道:“据我所知,商洛一带矿藏丰富,师父,四通商号可以进驻商洛,把那里的矿藏用起来,不是远胜从二林部调运吗?”
苏油说道:“那里有铁煤?我知道延安府有石油,还准备将石油用起来呢。”
石通说道:“商州不但有煤铁,还有好多其余矿藏,据我所知,大宋的玻璃器皿,在我们的出来之前,很多就是用商州水晶砂熬炼而成的。”
就听门口一声长笑:“要是如此,那这地方哥哥可去得。”
苏油起身,却是高士林站在门口,与之一起的,还有一起钓过鱼的高家小哥,颖王赵顼。
赵顼身边,有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应该是颖王府的重要谋士。这人的身边,却是拎着书箱的苏颂。
众人连忙起身迎接,苏油拱手道:“苏油见过王爷。”
赵顼叹了一口气,知道几年前如朋友般相处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只好说道:“跟舅舅一起过来看看你,娘娘说明润辛苦,才从天下最穷处出来,这又要去天下最凶处。让我安慰一下你,这是能者多劳,不是刻意打压贬斥。”
苏油笑道:“王爷说笑了,苏油出仕以来,一路得蒙提拔,三四年时间已然借绯,佩银鱼。这是让人眼红嫉妒的殊恩,哪里是打压贬斥。娘娘她老人家还好吧?”
赵顼叹了一口气,不接这话:“给你介绍,这位原是我东宫侍讲,如今的记室参军,韩维韩持国。”
两人见礼,苏油又转身对苏颂说道:“宗兄却是如何与颖王同至?”
苏颂笑道:“这是在门口巧遇了,知道明润你要去渭州,怕你不解边情,回家整理了记录陕西历年山川地理物产人文的诸多文字,给你带了过来。”
这些资料太重要了,苏油躬身施礼:“这很重要,多谢宗兄盛情。”
赵顼说道:“明润在夔州的所为,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今天在宴会上见到你,就想叫你到一边细说的,结果西夏人太扫兴。今次前来,明润你要给我好好讲讲。”
苏油苦笑道:“王爷你看,我们这一群人正在分析渭州地理,商量应对之策呢,怕是没有时间说夔州的事。”
“不过正好,我将刚刚的分析同大家讲讲,请王爷,参军,还有族兄看看,还有什么不到之处。”
石薇给苏油倒上茶水,苏油端着杯子,将之前的计划讲了一遍,说道:“朝中对边事有一句老话,认为是‘揭上腴之征以取不毛之地,疲易使之众而得梗化之氓。’苏油觉得这是一种误读。”
“这些不毛之地,正是我大宋关要所在,一旦被敌人突破,便是跃进千里无人可制的局面,上腴之征,转眼拱手让与他人。”
“而所谓的梗化之民,完全可以使之向化,看我们在座的,不是就有二林部的在藜将军吗?”
阿囤弥笑吟吟地对赵顼施礼:“见过王爷。”
赵顼微笑道:“这次有劳将军了,事成之后,朝廷绝不薄待。”
阿囤弥再次施礼:“谢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