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不得不提前行动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和老毛子相互拍板砖的事情就交给张孝准了,李斌相信张孝准能做好的。可对未来的海战,李斌还是有些担心。

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国海军处于一种虚弱的状态长达近三十年。直到一九一一年西南建立初期,西南才在德国的帮助下建立起了中国海军真正的希望所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到了一九三七年,终于重创死敌——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尽管采用的方法是偷袭而不是堂堂正正地正面击败,但也算是赢得了一场久违的胜利,不是?

新政/府成立后,全国/军队进行了整编,可以说,整个中国的海军精华几乎都在中国复兴军海军里(不排除有隐士高才隐藏于民间的可能/性)。

可是其中到底有多少能够真正承担起指挥一支在科技含量上超过当今世界海军科技至少三十年海军的人才。李斌心里没底,海军方面也没底。

因此伴随着《中国复兴军海军民国二十八年至民国三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三年)造舰计划》的实施,中国海军开始着手培养更多的,能够指挥新造战舰的海军人才。海军方面可不希望造出了足够的战舰,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舰员来/操/作。要是真要出现这种情况,海军高层不会哭死,会直接自尽。因为他们浪费了一个天大的机会,对不起一大群人的付出。

由于造舰计划开始前,海军的各个学院都接到了一个扩大招生规模的通知,再加上受到西联军海军大胜的影响。海军的各个学院扩大招生规模受到了众多渴望加入海军的人的欢迎。海军各个学院基本上是按照扩招规定的规模开始了招收新学员。这些学员接受的学习是全新的,但由于时间紧迫且他们学习的大多都是新知识,他们的课余时间被大大压缩了,弄得他们苦不堪言。好在他们也知道今日的痛苦是明日辉煌的前提,他们大多数都咬牙坚持下来了。那么没有坚持下来的人毕业后大多都在后期部门工作。

按照原定计划,在一九四三年结束时,造舰计划已经完成,新造战舰的战斗力虽然没有全部形成,但至少也要形成九成,才能满足海军未来的战斗需要。可是一些事情迫使中国海军不得不提前行动起来。

前面已经提到过,日本正在和美国、英澳军(注一)争夺澳大利亚。对于日本来说,澳大利亚大陆实在是距离本土远了点,弄得部队所需的各种物资基本上不得不从万里之外的日本本土运过来,这严重制约了日军战斗力的发挥。

美军和日军的遭遇相似,只不过美军容易得到澳大利亚当地白人的帮助,而且澳大利亚正在美国的帮助下,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建立起一套战时的工业体系,用于满足日益扩大的弹药消耗。

日本不是没想过这样做,而是因为日本国内的工业生产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要是现在就拆掉部分完整的子弹、炮弹生产线运到澳大利亚,日本的弹药生产会受到制约。破不得已之下日本只好将一些坏掉的子弹、炮弹生产线运到澳大利亚,让当地部队进行弹药复装。至于战时工业体系,日本只能慢慢来了。

当日美两军再次在澳大利亚展开交锋时,日军和美军都没曾料到对手这么强大。

虽然之前日军和美军在菲律宾交手了一次,但在美国人眼里那也只是日本人占了偷袭的好处,打了几方一个措手不及,并不能算是日军真的强于美军。

日军带着横扫整个东南亚的气势,心里也有点目中无人的感觉,对美军也很轻视。

等到双方再次交手了,日美两军才发现对方是不可轻视的对手。

美军的强大在于其装备的自动武器,坦克、火炮、飞机等重武器的数量多于日军;日军的强大在于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受西联军影响装备的新武器、特别是坦克、战斗机等重武器,以及日本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掌握了澳大利亚北部的制空权。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和相对强大的科技实力,而且美国本身也是财大气粗。那些贫穷国家很少装备的自动武器,坦克、火炮、飞机等重武器,在美军中那是大量装备。得益于良好的后勤补给条件、这些装备所需要的弹药、油料、零部件,那是一船又一船运到了澳大利亚,保证了这些装备的正常使用。

可尽管有了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后勤支持,美军还是拿澳大利亚北部的日军无可奈何。

因为澳大利亚北部本就是荒无人烟的荒漠地带,澳大利亚政/府也从没花费心思打算在澳大利亚北部大兴土木,将当地的道路交通条件好好改善一下。这就造成了,澳大利亚北部遭到日军攻击的时候,还在澳大利亚南部的英澳军主力就算想要驰援也不得不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还没等援军到达,日军已经在澳大利亚北部站稳了脚跟,双方顿时对峙起来。

等到美国援军来了,美军与英澳军共同合作,打算一举将日军赶下海。可是双方的交战完全就是一边倒的结果。

美军引以为豪的m4(四)谢尔曼坦克(此处指装备有七十六毫米长身管主炮的m4(四)a2(二)型)在日军的零式重型战车面前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就算是相对较轻的一式中型战车也有能力在五百米内击穿谢尔曼坦克的正面装甲。要不是美军谢尔曼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日军零式重型战车和一式中型战车的数量又太少,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唯一值得美军欣慰的是英澳军装备的萤火虫坦克还是给了己方一点颜面的。

其实英澳军装备的萤火虫坦克本质上来说还是谢尔曼坦克的一种变形。

一九四一年的时候,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法国,消灭了英国远征军主力。面对困境,英国在国内迅速扩军,企图依靠这些新兵组成的部队抵挡德军进攻的步伐。在扩军的时候英国发现自己武器装备的库存量不能满足扩军的需要,于是英国向美国求援。

美国总统罗斯福当然不希望英国就这样倒下去,明确表态支持对英军售。再加上英国派来的公关人员的不断公关,美国对英军售的大门终于被打开。首批运往英国的美国军源物资中就有谢尔曼坦克(此处指装备七十五毫米主炮的m4(四)型和m4(四)a1(一)型)。

和德国虎式坦克、豹式坦克交过手的英军当然知道对手坦克的强大,自然也知道从美国购买的谢尔曼坦克所起到的作用有多少。于是英国人在没知会美国人的前提下,私自对部分谢尔曼坦克进行了改装,改装的主要方面是将主武器换成英军的十七磅炮。

英军的十七磅炮在实战中表现出了十分惊人的反坦克能力,被英军视为最能击毁德国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的利器。这种基于美国谢尔曼坦克的衍生型被英国称为萤火虫坦克。

在实战中萤火虫坦克也不负众望,和德国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的交换比为一比一。因为前者往往采用伏击方式作战才有这样的战损比,如果正面交战的话,萤火虫坦克的损失要比虎豹多得多。在英伦三岛的本土保卫战中,所有的萤火虫坦克全部被击毁(改装完成的萤火虫坦克总共也才不到一百辆)。

逃到加拿大自治领的英国政/府暂时没有了来自陆上的压力,但也不敢放缓陆军建设,天知道德国海军和陆军会不会跨过大西洋进行远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美国肯不肯再次施以援手还是一个未知数。部分新生产出来的萤火虫坦克除了装备英军、英加军,还少量装备了英澳军(为了对付威胁日大的日本)。

英澳军装备的萤火虫坦克在与日本的零式重型战车的较量中勉强抗衡,在与一式中型战车的较量中保持着上风。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装备的十七磅炮的穿甲能力要比美国谢尔曼m4(四)a2(二)型坦克上的七十五毫米主炮高出不少。

英国的十七磅炮可是连德国虎豹都不敢正面硬抗的存在,日本的冶炼技术还达不到德国的水准,其战车的装甲强度、厚度都值得担心。但是其零式重型战车上的一百毫米口径主炮足以在远距离击毁萤火虫坦克,让萤火虫坦克主炮的威力根本来不及发挥出来。

可与英澳军一起作战的美军,那坦克可是多得多,往往是谢尔曼当吸引炮弹的靶子,而萤火虫则在暗中发出致命一击。依靠着这样的打法,日军的零式重型战车和一式中型战车都损失不小。

地面的战车部队表现不佳,航空兵部队马上赶来支援,将美军和英澳军顿时打得苦不堪言。

既然你日本人都动用空军了,那我也用空军来帮场子,也不算是违规。于是日本的航空兵部队和美军、英澳军的航空兵部队开始了第一场大规模势均力敌的较量。

在较量中,美军和英澳军发现,己方手上的美国产p—38(三八)雷电战斗机,英国产喷火式战斗机、蚊式轰炸机是少有的能与日本零式战斗机相抗衡的战斗机,其余的战斗机前去只能算是送战功。

说起英国的蚊式轰炸机那可是轰炸机中的战斗机。

逃到加拿大的英国航空工程师们充分发扬了就地取材的真理,利用手中一切能用的东西来制造飞机。

早在一九三八年,德·哈维兰公司建议英国皇家空军发展一种快速轰炸机,速度达到超过战斗机,由此能够不携带自卫武器。保守的英国空军部对当时主流的多炮塔轰炸机情有独钟,认为非武装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的生存力很低,拒绝了德.哈维兰公司的建议。但德.哈维兰公司并未放弃计划,自己出资将计划向前推进。

在英国本土沦陷前,德·哈维兰公司已经制造出了数十架该型机。大战爆发后,这数十架该型机就被英国航空部门直接征用了,并命名为蚊式轰炸机。可是由于其速度实在是快、机动力也不错、火力也猛,一些该型机的驾驶员会将其当做战斗机来用。还别说,其空战表现比喷火式战斗机也不遑多让。由此该机又被英军飞行员成为蚊式战斗轰炸机。

逃到加拿大的英国开始了空军重整计划,在英伦三岛保卫战中表现出色且制造材料相对简单的蚊式轰炸机就被列为了重点生产机型。该机在生产出来一部分后,其中的一些也被送到了澳大利亚,目的当然是防范日本人趁火打劫。

英澳军的部分装备虽然也是世界先进水平,但一来数量少,二来操作者的素质也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主要是澳大利亚原先的常规部队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开战之初就被送到了英国本土,剩下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苗子了)。结果自然是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登陆澳大利亚的日军依靠己方航空兵部队的强有力支援,将首批进攻的美军、英澳军暂时击退。随后日军航空兵接连大幅度发起空袭,将首批进攻的英军、英澳军给彻底打残,迫使其不得不后退建立防线。

还没等美军、英澳军缓过劲儿,日本人又打过来了。

日本人增援澳大利亚的援军来得实在是太快了、太多了,几乎是在首批进攻的英军、英澳军后退建立防线之后的第一时间,日本的援军就来到了澳大利亚北部。

得到援军的日军马上发起了进攻,将仓促建立防线的美军、英澳军给击退了。随后一直前进,直到到达己方补给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才停下来修筑工事,防备美军、英澳军的进攻。

双方又再次对峙起来。

如果单单是这样,中国方面还不至于让根本没做好准备的海军提前行动。关键是,趁着战线稳定,日军开始大规模从自己占领下的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大肆搜刮各种战争资源,日军又将这些资源运回了日本本土进行加工,加工出来的肯定是战争物资了。

根据高空侦察机的侦查和海军潜艇部队的抵近观察,中国的情报部门有理由相信,日本得到了大量战争急需的物资,如果日本省着点花,这些物资足够日本使用两年时间(在不计算原有库存量的前提下)。

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方面也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搜刮能力,居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能收刮到两年的物资使用量。

说实话,日本的收刮能力也是被逼出来的。

日本国内的资源生产量有限,以前最大也是最主要的资源产地——中国,自从西国党上台以来压根就不对日本大量出口资源和技术。日本本身的资源储备也在备战中消耗殆尽,日本的外汇储备也大多用到了从国际市场上买资源、技术去了。要是不能尽快得到一大笔钱和资源,日本的国民经济势必崩溃。

这时候战争成了日本的必然选择。

选来选去还是东南亚地区得手的可能/性/大一些。

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人对东南亚动手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

占领东南亚后,日本人马上开始了收刮工作。凡是战争中用得上的东西,日本人都巧借名目收刮一通。当然了,就像是在中国大地上做的一样,日本人还在东南亚的占领区内大量使用当地人维持统治,对那些胆敢反抗的人不是死就是当苦力。

对当地人来说,那可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每每提及总有人潸然泪下。

有人哭就有人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那些笑的人就是投靠日本人的当地人和华人。

之前荷属印度尼西亚发生排/华/暴/乱后,荷属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华人大多回到了中国境内,但还是有些华人留在了荷属印度尼西亚,而且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华人也有很多。

在日本对东南亚地区下手的第一时间,中国方面就严重警告日本,必要伤害当地华人、华侨,否则中国不介意与日本再次重燃战火。

也不知道日本人怎么想的,居然接受了警告,对当地华人、华侨秋毫无犯。等到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了,日本人又马上对当地华人、华侨下手了。这下手还没多久,日本人居然又乐呵呵再次善待起当地华人、华侨来。弄得当地华人、华侨迷糊不已。

后来日本人又主动将他们送上了中立国船只,将他们送出了东南亚地区。直到他们回到中国,他们才知道这是中国方面多次努力的结果。

中国方面有理由相信,伴随着这批物资到达日本并被日本成功利用,日本的战争实力会再上一个台阶。那时候的战火会更为激烈。如果持续这样下去,日本的战争实力会越来越强,就算日本最终战败,与日本作战的国家也会付出巨大代价。

没准儿,受不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与日本作战的国家会和日本缔结和平条约。

由此中国方面必须赶快行动起来,尽早掐断日本获得战争资源的渠道。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出兵东南亚,,甚至是澳大利亚,将日本的势力从东南亚一带彻底赶出去。而要做到这点,中国海军就是重中之重。破不得已之下李斌只好亲自到海军总司令部走一趟,看看海军的准备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在海军总司令部郑大海与张敬海一起接待了李斌,了解到李斌的来意后,两人将早就准备的文件交给了李斌,让李斌自己看。

不明白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李斌打开两人文件细细看了起来,越看越有一种想揍人的冲/动。

“啊……”

“哦……”

郑大海与张敬海两人同时被李斌打了一拳,低声哀嚎着。

“这是警告你们两个不要给我耍心眼。”

注一:澳大利亚在当时是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为了表示澳大利亚和英国之间的从属关系,澳大利亚军队的名称都是英澳军。与澳大利亚军队相同“待遇”的还有加拿大军队、印度军队等英联邦成员国/军队,其军队名称都是英加军、英印军这类的。

ps:又欠两章了,心里好过意不去。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相关推荐:你有未读短信文艺女神改造计划圣武楚天大棋圣无耻宗主系统学霸的微观世界明朝假太监梦魇乐园幻想时代的炼金术师抗战之浴血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