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是有所不知,臣并不为此事而来,是因为今日臣得到最新的消息,此事需要商议才可难以独自决定,诸位将领也是此想法。”
梁洛得到消息后便告诉了军中的将领,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任凭他决定就是,因为将领们一直要训练不能够走开,所以并无将领此刻朝廷之上。
夏麟点点头之后说道:“梁大人请尽管说,今日诸位大臣均在此地可一同商议。”
“王上,齐越两军攻打晋国持续两月有余至今未果,自战以来两国自东向西,从南而北连破晋国兴、定,中,合四州与十二县,晋国根本难以阻挡。众所周知晋国中州乃是距离都城最近的城池,现在两国大军压境可以从中州直入都城,晋国危在旦夕。”
夏麟不解的问道:“梁大人,晋国曾多次入侵我国,如今被两国压境应当欣喜才是又有何问题不成。”
梁洛点头说道:“王上,臣刚才所说只要晋国灭亡越国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夏州府,毕竟我军之前连续歼灭了越国二十万大军早已经被恨之入骨,不可不来袭,而这晋国也是最好的屏障。”
这个时候已经有大臣听出来梁洛的话中之意询问到:“梁大人的意思是让我国出兵帮助晋国守住不成?”
“尚书大人所言不错本官确实是此意。”
上面的夏麟询问:“这是为何。”
“王上,据臣了解两国势必要攻晋,不久前越国再次出兵五万赶往晋国,齐国再次出兵五万赶赴晋国共计十万余众晋国恐怕无力抵挡面临亡国的危机,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我国出兵帮助晋国迎战两国防止晋国的灭亡。”
又有人疑问道:“齐越两军恐怕不是我军可以交战的,若是没有救下晋国反而让自身大损岂不是不应该,再有若是能够守住晋国事后对我国出兵又该如何。”
有大臣有疑问这是很正常的,毕竟这是要正面与两国交战不是之前的那种可以提前埋伏交战,涉及到自身的利息谁都不敢大意。
梁洛随后慢慢说道:“说的没错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先说第一种无论如何我军最后都会与越军交战这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为何不与晋国联军,这样战胜更有机会。”
“这第二种情况我早有办法,我军主要是帮助晋国守住都城而不是夺回城池,在丢失四州十二县的情况下晋国实力更加的大损,只要目前保证晋国有实力挡住越军即可。”
梁洛随后又说到:“诸位大人肯定还会说越军可以从梁国过来。不过放心便是越军不会选择这边的,当然诸位大臣还有疑惑的都可以提出来。”
其实大臣们都知道若是梁洛不与他们在朝中商议也是可以行动的,今日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有一个流程而已所以他们也不再继续的追问,至于夏麟更是不会反对的。
“梁大人,我军应当出兵多少将士合适,我国又如何向晋国表达这样的想法,若是晋国拒绝又当如何。”
“王上尽管放心,此事臣自有安排。”
夏麟随后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如此梁大人去做便是。”
梁洛怎么可能会主动找到晋国表达想法,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者都是不占优势的,毕竟夏国这样的小国还是会让晋王潜意识的认为这是想要巴结,如此一来夏国并不会从中得到应有的,所以必须要晋国主动找来才行。
对于现在的晋国来说不寻求帮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两国联军给消灭,即便是迁都也只能是苟延残喘的生存,说不定哪天就会沦落到亡国的地步,而对于晋国来说根本不会想到来找夏国寻求帮助,只能是选择另外处于观望的三国来求助。
和梁洛猜测的一样,两国在攻入中州府之后便停止了继续攻城,反而是再次的各自调兵五万前来攻城,这个时候两国便屯兵中州府修养生息等待援军。
两国能够攻入中州府实际上伤亡也是十分的惨重,毕竟晋国全力防守起来很难攻入城去,最后基本上靠的都是消耗和强攻,而晋州府作为都城更是易守难攻,仅靠当前的兵力估计没有机会,不得已只得再次调兵遣将前来。
两国从攻城以来这差不多也是第一次彻底的停下来休息,这也给了晋国喘息的机会,趁着这个机会晋王书信三封赶紧让人加急送到另外三国王上的手中。
三国君主很快收到这封书信,但是却让三人极其的为难,晋国面临的情况他们自然也是清楚的,虽然晋王所说的代价十分的让人心动,可是在面对齐越两国的时候让他们不得不掂量几分。
再有就是齐王之前就派人前来告知过三人,可以不参与攻打晋国但是也不要参与帮助晋国,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于这样的威胁三国君主也有底气不理会,时候齐王也说只要攻下晋国即便是他们没有参与也可以前来分享,齐王的这番话他们知道不会不认的。
这样一来他们三国在不参与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胜利的果实实在是美哉。
不过现在晋王所开出的条件让他们又心动不已,信上面明确的写着只要将两国军队打出晋国就可以得到一州三县四座城池极其城内所有的一切,单单在两国之后分享果实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东西,甚至连一半都不到,这样的选择让他们很难做出决定。
信上面也很明确的写着三日内必须要有答复,而三国君主此刻想要共同商议是没有时间的,没办法晋国的时间不多三日已经是极限,毕竟前来支援也是需要时间的,还需要在两国的援军到来前赶到才行。
一时间内卫,蜀,鲁三国的君主陷入了沉思,最后不得已只得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此事,只不过在选择上面各位大臣都有不同的意见,短时间内很难有最终的结果,就算有只是晋国等待不了如此的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