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有个事儿提前说下,在医院人多眼杂,有些不方便,需要把你嫂子接出来。
最好到其家里,这样都是自己人,听到、看到什么影响也不大。”
在去医院的路上,郑玄忽然想到医院人多眼杂,不方便行事、消灭鬼物,就对着开车的钱城道。
“行,到医院后,我就先把嫂子接出来,完事儿之后再送回去。”
正在开车的钱城,听到郑玄的要求也能理解,毕竟这样的事儿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看到的好,就对郑玄回道。
“嘎吱。”
“我就不去了,在车上等你。”
十几分钟后,两人到达医院,钱城停下车,喜好清净的郑玄对着钱城道。
“好,那我过去了。”
听到郑玄要在车上等,钱城答应一声后,也就自己向医院内部走去。
可是也就五分钟左右,郑玄就看到钱城一个人走了出来。
“怎么回事儿?”
看到自己一个人出来的钱城,郑玄自然问道。
“这……,唉!
嫂子已经被我侄子先一步接走,回青林村了,因为我侄子找了一个道士。
郑兄弟,这事儿怪我,我也没想到他……
但你能不能跟我去看看,我侄子那人你也知道,他找的人我有些信不过,如果没解决,惹我哥生气,那……”
原来是有抢生意的。
听到钱城的话,郑玄也知道了怎么回事儿,不过对抢自己生意的那位郑玄倒也有些好奇,其是不是也是同自己一样的修炼之人?
想到这里,别说钱城让自己去看看,就是他不说,自己也要去,所以郑玄也就对着钱城道:“行,走吧!”
接下来两人就又马不停蹄向青林村赶去。
还真是热闹。
来到青林村,到了钱城嫂子家,郑玄看到其院子中正围着一些人,在人群,也是院子正中则是一个道士在那准备着什么。
而随着两人下车,分开那些应该是看到有道士作法来看热闹的村民,走进院子后,郑玄也真切看到了钱城侄子请来的那个道士。
其在30岁左右,头挽道髻,身穿八卦道袍,留着一缕长须,正在那布置开坛做法所需,别说,远远看去,还真有些高人风范。
“怎么样,郑兄弟觉的那人如何?”看到郑玄看向那道士,钱城问道。
“如果你描述的事情经过没错,那我想晚上就有好戏看了。”
听到钱城问,郑玄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了钱城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对于郑玄这似是而非的答案,钱城没有听的太明白,加上这时两人也来到院子正中,钱城也就没在多问,而是给郑玄介绍了一下同样在人群中的其侄子和侄媳妇,以及坐在轮椅上的嫂子。
在知道郑玄也是来捉鬼的,其嫂子倒没什么,其侄子脸色却是有些不好:
“叔,我请的青阳子道长在咱们县,甚至市都是有名的大师,你怎么又找了其他人,你这让我跟道长怎么交代。
万一道长生气走了,事情解决不了,你还要看着我继续受罪吗,并且这年头骗子可不少,你小心不要被骗了。”
说完之后,其也没等钱城说什么,让妻子扶着就走到了一边。
“你……”
听到侄子这么说,钱城脸上有些挂不住,用手指了指他,可又气的不知道说什么,只得转身向旁边的郑玄解释道:
“郑兄弟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啊,我之前也说了,我这个侄子就这样,要不是看在嫂子面子上,他是死是活我都懒得管他。”
钱城之所以跟郑玄解释,倒不是知道了郑玄有真本事儿,怕得罪郑玄,而是因为郑玄是自己带来的,两人之前又认识,现在侄子这么说,让他面子何在。
“呵呵,没什么,我不在意,我岁数小,被人当成骗子很正常,加上这几天的事儿,估计他心情也不好,如果这样能让他顺心一些也不错。”
听到钱城的解释,郑玄则是呵呵一笑,表示不在意。
其实郑玄也真的不在意,他说他的,随便说,身上又不会少块儿肉,只不过在鬼物到来,出手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顾及他了。
就这样气氛有些尴尬的到了中午时分,人群散去,那个道士的法坛及相关准备也已完成。
其在知道郑玄是被请来的同行儿后倒没表现有什么不满,反而主动上前,打了个辑手,与郑玄攀谈起来:
“道友有理了,贫道青阳子,青阳观观主,不知道友可有道号,仙居何处?”
“道友好,要说道号,我还真自己取过一个,自号‘玄阴散人’。
不过道友叫我郑玄或是玄阴都可,至于住的地方,倒是不远,就在隔壁青山村。”
郑玄本来没有道号,但听到青阳子问,一时兴起,也为了以后方便,就现给自己想了个。
说起来“玄阴散人”这个道号还真不是郑玄随手瞎起的。
自己名字里有个“玄”字;
修炼的是阴属性功法;
自己又想逍遥自在,做个散人;
这个道号正适合自己。
只不过听起来不像什么正派人士而已,但郑玄也不在意,自己听着合适、舒服就行,何必在意他人想法。
“散人好啊,参乾坤、龠万物,方寸之际,浩浩落落,不可规模,不可揣度。
道友以散人自居,定是那一心向道,追求逍遥自在之人了。”青阳子听到郑玄自称散人,夸赞道。
“道友谬赞了,我只是一个闲散无用之人,那里有道友说的大境界。”
看这青阳子出口成章,郑玄谦虚的道。
“道友过谦了,在庄子的思想里,无用恰恰是好事。世间人物,皆以有用害其生,唯无用者得以全其生。
在我们道家看来,世间万物皆以有用累其生,是故有道者,不求有用于世,而求逍遥于外。
世间再大的功业,再好的学问,都于自己的性分无关,不能增损一份,反而劳神苦形,所以看似无用,实则有道!”
“在下那敢称得上有道,道友才是博览古今,学问渊博之人,在下不及也。”
郑玄看一个“散人”之称,青阳子又是庄子,又是道家的。
不管是其为了显得学识渊博,维持高人形象,死记硬背的一些道家相关典故,还是真有学识。
自己确实不如人家知道的多,同时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讨论,就同样对其称赞道,也算是商业互吹了。
“两位就不要互相谦虚了,两位都是有本事的人,比我们这些普通人不知强了多少,并且也都是为我们家的事来的。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买了些吃食,两位还请上坐,晚上就要多多仰仗两位了。”
这时,眼看中午,去买了些吃食回来的钱城,听到郑玄二人的话,客气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