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恭喜呀,恭喜!”
廷尉张鸥一脸喜悦的从府外快步走了进来,还没等韩安国反应他就激动道:“恭喜大人,陛下批准了,批准了。”
“什么?”韩安国顿时感动的快要落泪,再看看自己受伤的手臂,心中不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比洪平、田他们幸运得多。
亭台楼阁,绿树阴阴,一阵风吹来刮去了韩安国脸上的惆怅。
韩安国与张鸥坐在楼阁处小饮畅谈。
张鸥对韩安国的走既高兴又惆怅,高兴的是,现在终于有一个位置可以一步登天,终于有一片事业可以让他自由发挥,惆怅的是,韩安国既是他的上司,也是他的老师,张鸥在韩安国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不舍。
即将离开,让韩安国对自己这几年在朝廷中的挣扎可谓感慨万千,为何要说挣扎?还得从他这几年的经历说起。
前任丞相田死后,刘彻正需要选一个自己人掌权来斗窦氏的党羽,但刘彻除开几个当太子时的玩伴,在朝廷没有一个心腹,最后,刘就选中了韩安国这个中间派来当百官之首,韩安国以骑马摔伤为由拒绝了刘彻的任职。
在王太后的举荐下,薛泽担任了丞相,同样,没有朝廷心腹的刘彻又选中了韩安国来清理和监督百官,遂又任命其为御史大夫,可韩还是不想牵扯朝中斗争,最后被刘彻死拉硬拽上位当了这个号称大汉刽子手的御史大夫。
任职之初,由于刘彻大量精力被屡战屡败的抗胡战争所牵扯,加之战败之后刘彻对朝廷对国家逐步失去了掌控信心,所以,虽然他有强汉梦想,但无从实施,更在百官面前抬不起头来,最后刘彻开始培养张鸥。
事情的转变就在龙城之战,这场战斗的胜利让刘彻信心大增,而且在朝中也挺直了腰板,说话也比原来硬气,以前敢想不敢干的事他也敢干了,最后的最后,大家就知道了,短短的时间杀的官员总和可以与先帝整个时期媲美。
而这个刽子手正是韩安国。
前面说了,御史大夫这把剑用好了,杀人,用不好,自杀。
如今年事已高的韩安国能最终得到这么一个结局,他内心是感激的,是感恩的,对三公降职也是满意的。
“来来来,韩大人,张鸥敬你一杯!”张鸥放下筷子端起酒杯道。
韩安国脸色的笑容越发灿烂,举杯痛饮道:“你我共事一场,现在这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本官相信,在陛下的带领下,大汉将走向辉煌。”
“干!”
韩安国特别高兴,与张鸥谈完之后,就开始吩咐张瑜等人收拾行囊准备赴任汝南郡,更把自己三天前遭遇刺杀的事情忘得九霄云外。
而面对明日的早朝,韩安国更想好了一流串的离职肺腑之言准备呈上。
~~~~~~~~~~~~~~~~~~~~~
次日,
早朝的时间有些推迟,文武百官在殿内候旨已久,直到天亮才开始朝会。
刘彻昂首挺胸阔步走向龙椅坐下,群臣跪拜。
刘彻扫视了一圈文武百官,丞相薛泽、御史大夫韩安国、车骑将军卫青都站在第一排,脸上似乎都很凝重,似乎都知道刘彻要宣布大事。
“韩安国!”刘彻面无表情的瞪着韩安国。
韩安国快速反应走到殿**手道:“臣在!”
刘彻停顿了一会儿,忽然脸上带着一丝的笑容,这笑容很奇怪,半响问道:“你,你不是病了吗?今天怎么还能早朝?”
韩安国顿时感到这话似乎带刺,听后有些别扭,于是拱手道:“陛下,老臣老了,身体的毛病确实说不准,请陛下恕罪。”
“哼!”刘彻一个冷笑,而后对各位大臣道:“各位爱卿,知道朕为什么今天晚起吗?因为几天前朕收到了韩御史的辞呈,让朕非常感动。”
韩安国听后内心喜悦,还不忘上前一步道:“臣惭愧。”
刘彻听后还是一个冷笑:“韩御史是两朝元老,信中说要以李广为榜样,下去当太守,言辞恳切,朕读后甚是感动,朕准了,批准了。”
刘彻说完就挥了挥手示意太监将竹简给韩安国。
韩安国接过自己的辞呈,欣喜的又看又摸。
刘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眉头紧锁,无奈的挥了挥手掷地有声道:“带着你辞呈和官文,北上赴任去吧。”
北上!韩安国总感觉刘彻这语气不对,于是将竹简打开。
这一看不知道,看了确实吓一跳,重大惊喜。
刘彻没有在辞呈上御批,而是将“汝南”改成了“渔阳。”
“陛下!”韩安国顿时心灰意冷,不由得大呼出声。
渔阳!
这是一个地狱般存在的地方,几乎年年都要受到匈奴人南下的侵略,百姓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它位于匈汉边境,大汉抗胡的最前沿。
而渔阳的旁边就是右北平,李广下去任太守的地方。
汝南郡和渔阳郡,一个天堂一个地狱,韩安国楞是没有反应过来。
刘彻见韩安国跪在地上大喊后就没了动静,于是掷地有声道:“还不谢恩?”
韩安国呆若木鸡大声呼喊:“老臣叩谢圣恩,叩谢圣恩,叩谢圣恩。”
三遍叩谢之后,韩安国感觉眼前忽然变暗了,有些头晕眼花,他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起身,而后向殿外走去,脑袋一片空白。
看着韩安国那步履阑珊的影子,刘彻顿时心情舒畅,内心一遍又一遍的骂韩安国:老东西,中间派,想溜之大吉,朕就偏不让你跑。
“韩安国!”刘彻大声喊道。
韩安国听到喊话,前进的脚步停下,缓缓转身看向盛气凌人的刘彻。
刘彻嘴角微微上翘大声道:“朕告诉你,强汉,谁也不许当逃兵!”
韩安国听懂了,刘彻这是在告诫和警示自己,要是自己在渔阳干不好,可就不是步李广后尘了,而是步洪平、田的后尘。
当然,刘彻这句“强汉,谁也不许当逃兵!”同样也在警示满朝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