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虚云一下点开,素问立刻放松下来,自己这两天执念确实有些太深了。
接下来素问不再去考虑每个人身上的因果,每日只是处理着寺中事物,劳作,修行。
带领僧团将种植入常米的田里都放上稻草人,中间拉上布条与铃铛。
期间素问与其他寺院通了几个电话,经过这些日子的准备,几乎各宗的道场住持都已经知道了佛协的事情,大多数寺院都对佛协的事情表态支持。
就连黄教与红教之间都已商谈完毕。
而帝都的分寺,也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
再有半个月,就是分寺全部结束的时候。
而素问与其他寺院也做了通知,半个月后帝都聚首。
这是佛门百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入帝都,素问也准备提前几天过去安排。
因此他出行的日子也定了下来,就在一周之后,到时还要觐见陛下,将这次的事情通知于他。
毕竟佛门这么大的行动,一点都不知会一声,多少有些不合适。
出于表面上的尊重,也要打声招呼。
定下了出行的日子,素问就遇到一件事情。
三个僧人风尘仆仆赶到净心寺。
一个老僧,大概六七十岁的年纪,两个二三十岁的和尚。
僧衣都是百衲衣,密密麻麻的补丁,脚上是开了胶用绳子捆上的布鞋。
最重要的,这几人是禅宗弟子。
真正流落在外的禅宗弟子。
素问一听到这个消息,连忙下到山门去迎接。
素问到的时候,几人已经进了山门,正在四处打量,两个年轻僧人都是满脸的好奇和艳羡神色。
那老僧倒是稳重。
“阿弥陀佛,见过这位老法师。”素问迎上去合十见礼。下意识用宿命通看了一眼老僧,心中一惊,这老僧此生只沾了一点业力,还都是无心之失。做过帮助其他人的事情多不胜数。
而且前世,前前世,竟然也都是僧人,而且一直都是在一个寺院,圆寂后转生再次回到那个寺院,一连三世。
“阿弥陀佛,不请自来,还望住持勿怪。”那老僧平和说道,口音很重,像是从西南面过来的。
“哪里,求之不得。”素问笑道。
“请问前几日是哪位大德离去?”那老僧开门见山问道。
“是本寺道济大德。”
“可惜,未能当面耳闻。”老僧惋惜道,随后对素问道:“老僧虽然是在穷乡僻壤,消息不便,却也听说过贵寺的名字,兴我禅门。虽然早就有心前来,只是一直少与外人接触,安心呆于寺中,虽然贫寒,但也自得其乐。
前些时日感受到有大德离去,才惊醒,一时懒惰,未能当面聆听大德教诲,深深感到遗憾。
贵寺能有大德落座,佛法当不是我等山野之人能比的。这才带着弟子前来,想要闻听真法,还望住持行个方便。”
素问听了这话,当即笑道:“几位如何称呼?还请几位随我入寺。”
“老僧海平,两个弟子湛通、湛永。
礼佛之后,素问带几人往后山走,才问道:“几位是我禅宗一脉,不知道师从如何?”
“早先的事并不清楚,建寺祖师未曾多说。本寺建立一千三百年,一直都修禅宗法门,少与外人打交道。”老僧道。
素问点点头,山古寺当年被毁,弟子四落,有的人意图在其他处再传禅法,不过最终都消散在历史之中。
有的人躲在偏僻地方建个小寺,一心清修,并未多想其他,却是将这禅宗法门传了下来。
素问与海平一边闲聊,一边用宿命通看了另外两个弟子,这两个弟子倒是有些意思,都是颇有慧根的人,不过一肚子花花肠子。其中湛通还总是惦记着山下村里的一个姑娘。
这就沾了因果,被素问用宿命通看到。
而另外湛永倒是看起来老老实实,但背地里着实给他师兄出了不少馊主意。
以素问看来,这两人日后恐怕有些苦头吃。
“老僧有个问题,还请住持不嫌叨扰,寺中可还有大德在座么?”海平问道。
“还有怀素大德、慧寂大德与虚云大德。”素问答道。
老僧听了素问的话腿一抖,差点从台阶上栽下去。
本来就是想着求法,千里跋涉从寺中来到这里。
当初感应道济离开的时候,他已经是吃了一惊,没想到竟然有禅宗大德存世。方才的话只是姑且一问,如果还有大德那就最好不过了,也符合他的预期。
毕竟他来的这一路上,已经听了不少有关净心寺的消息了。
作为千年来禅宗唯一颇为兴盛的寺院,净心寺如今的情况已经让他深感佩服了。
而有大德在座,更是为他指明了禅宗之路所在,不是没有终点的。不是如同他寺中那样,一千三百年来未出现一位大德,让他有时候也不知道禅宗法门一直走下去究竟如何。
有大德在座,说明禅宗并不弱于其他宗门,他这些年的心结也算解开了。
可没想到的是,净心寺竟然这么多大德?
刚刚离去一个道济,还有怀素、慧寂、虚云三人?
一个寺院就这么多大德,实在让他难以想象。
“不过几位大德的法名……”海平有些疑惑。怎么几位大德都不是一个辈分的,而且以70字排名来看,相差极远。
“都是我禅宗前辈,如今禅宗大兴在即,想要出一份力,因此暂时留于寺内。”素问解释道。
“几位大德之心,让老僧佩服。”
海平这才恍然。
不过能吸引几位大德落座于此处,净心寺也算是了不起了。
将海平三人安排下来之后,没过两日又有几人到此。
同样是禅宗一脉,同样流传在外。
同样是感受到道济后赶来净心寺。
素问这才发现道济离开之时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当初法海回归之时,虽然影响也是不小,但只是各宗高人有点察觉。
远不像道济离开的时候,哪怕西南偏远地区,也都能够察觉。
新来的是两个僧人,一老一少,老僧与海平年纪差不多,年少的不过二十出头,唇红齿白。
老僧叫如果,弟子叫海宁。
任八千用宿命通看了一眼,发现这位“如果”原本竟然是个劫道的强人,后来混不下去了,才出家当的和尚。由于他悟性极好,这么多年下来,竟然也修为不错。
而海宁倒是从小出家,一心修行,没沾什么因果。
当海平与两位弟子见到如果与海宁的时候,就差点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