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当日献降。
事实上,蔡瑁本身是不愿降服的,但诸葛亮拉着蔡瑁说了几句话,蔡瑁当即表示,荆州献降利国利民。
至于原因,自然是大汉水军总都督的位置比较吸引人罢了。
陈故跨江而来,进得城中,好生安抚荆州官吏,对刘表以国家为重的识大体、重大义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与赞赏。
襄阳即降,荆州郡县登时降服!
陈故当即发布数条命令:
第一,张榜安民,表达朝廷大义,令各地解散援军,安抚百姓。
第二,荆州官员各自各安其位,不需慌张。
第三,速招长沙中郎将黄忠、襄阳校尉魏延来见。
命令发出,荆州上下登时安心。
只有老将黄忠、城门校尉魏延心中纳闷。
魏延就在襄阳城中,因此早一步来见。
陈故看着魏延,只觉得当真是一条雄壮的汉子,相貌堂堂,至于诸葛亮所说的反骨,倒是看不出来。
“文长,某军中缺一个裨将,文长可愿屈就么?!”
魏延先是一惊,继而大喜道:
“延,多谢都督提拔!”
陈故笑道:
“无妨,文长之才,裨将又何能贴切,只盼日后文长多多建功,未来朝堂之上,当有文长一席之地!”
魏延欣喜难表,单膝点地:
“延必然不敢辜负都督期望!”
陈故笑笑,便叫魏延去跟张辽报道。
其后数日,陈故一边将荆州各郡情况统计,一边上报刘备。
等到老将黄忠到了之后,陈故大为欣喜,拉住黄忠的手道:
“汉升年老,尚能饭否?”
黄忠被陈故问的傻了,略一停顿才反应过来,当即大声到:
“禀都督,日食两斗,尚觉不饱!”
“哈哈……”
陈故笑着拍了拍黄忠肩膀,道:
“老将军老当益壮,还要为大汉出三十年力!黄老将军乃是中郎将,某先任将军一个裨将,将军莫嫌弃官小。”
黄忠脸色隐隐涨红,当即抱拳道:
“不敢!老将黄忠能得都督看重,必不使都督落了名声!”
“好!黄将军且去太史慈麾下领职!太史慈年岁虽然轻了将军几岁,但勇力不输将军,弓箭之道亦可与将军相较,你二人日后当同心协力,再立大功!”
“必不负都督看重!”
黄忠领命而去!
诸葛亮看了,不由好奇,等室内无人之后,当即问道:
“这两员大将,都督早就识得?!”
“闻名久已,初次见面。”
诸葛亮皱眉道:
“寸功未立便胜任裨将,恐怕士卒非议。”
“呵呵,这二人的能力,怎么会降服不了士卒将校?!呵呵,孔明且看去吧,这二人都是难得的将才,日后开疆拓土,功勋必然不少。”
呵呵,这两个人进了军中,还用担心将士不服?!
荆州即下,刘备与朝中威望大增!
至此,南方五州尽在刘备手中!
陈故等到刘备派来接任的官员,便交了督战荆州之令,将麾下众将都交还给刘备之后,独领了徐扬都督之职,回到徐州。
诸葛亮自然同行。
刘备接见了陈故推荐的徐庶、庞统,有了陈故之信,刘备又亲自考校之后,登时大喜,深知这两人都是王佐之才,世间难遇的大贤!
当即便任命为军师,负责参议政令、军命。
这个军师集团,可以说是刘备的人才夹带,等到空缺出来,刘备自然就能有人可用。
当然,目前各处官员都已经满额了,刘备觉得陈故的精简官员的建议很是合适,因此暂时也不需要从夹带里抓人。
等到黄忠、魏延跟随太史慈、张辽交令,刘备更是大喜!
陈故这些年识人从不出错,此番又荐两员大将,必然都有特长!
在让二人演武之后,刘备大喜,深感陈故眼光之毒!
荆州事了,各地大军各回本位,刘备便依陈故建议,令各州郡休养生息起来。
而陈故也终于又回到了家中,扑在了无名书院之内。
建校舍,招老师,陈故忙的不亦乐乎。
建安五年秋,又一轮的书院招生开始了。
这次的报名之人就更多了,寒门之人也占了绝大多数!
这些年,总归是百姓的家中日子更好了,读书识字,也就提上了普通家庭的日程。
而无名书院的校舍又大建了一百余间,宿舍一千余间,足够招收四五千名学子了!
这一次,考核通过的送到中级班,未曾通过但识字的,安排到了初级班,不识字的,安排到了蒙学班!
只是此时却不再是免费教育了,要交纳学费、书本费!
对于家庭条件不甚好的,学院里拿出基金来资助,并不歧视摒弃。
教习们都有工资可拿,根据教学成绩好坏,还有奖金发放!
一时间徐州各地都是文风大起!
当然夜学也开始加紧进行,关羽手下将士享受第一批福利。
其后,还会有其他军中将校分批来徐州学习。
这也是大势所趋,早与刘备禀报过的。
而陈故,就亲自担任教习的教习——专门培训数学教习。
诸葛亮担任助教,并兼职文科教习。
除了徐州各地这一阵求学骚动之外,其他刘备治下,大都安静下来。
张飞担任荆州军事都督,每日操训士卒,暗暗防备蜀地。
转眼间一年过去,建安六年春,司隶校尉钟繇收拢了,流散人口,重新开荒种田,整个司隶渐渐向着回复生气而去。
夏,冀州匪乱被剿灭干净,袁绍也终于放下心来,这一口气泄了,也就到了油尽灯枯之时。
刘夫人在袁绍弥留之际,出声问道:
“三子袁尚,可为继乎?!”
袁绍艰难点头,溘然长逝。
于是审配、逢纪连夜起草文书,快马发往朝廷!
刘备得书之后,暗暗叹息一声。
庞统划策道:
“应同意表文,册封袁尚为冀州牧,继承袁本初爵位,则不出一年,袁氏诸子必然相斗!”
刘备叹道:
“某本不欲如此……”
“主公,此时用策,乃是为了日后长治久安!”
庞统再谏。
刘备遂点头同意。
表文递到天子驾前,天子看都不看,盖了大印,便发往冀州去了。
“呵呵,孔明想要去冀州一行么?!因为前番劝降荆州之事,主公那里,还给你记着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