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落魄而来,陈故笑道:
“孔明过关了也未?!”
诸葛亮强笑道:
“果真是才华横溢,某甘拜下风。”
“可愿娶之?”
诸葛亮脸色一红,道了声“好”。
陈故哈哈大笑,便对黄承彦道:
“黄公,与公道喜了。”
黄承彦捋须而笑:
“由此佳婿,自然也是某的心愿!”
诸葛亮登时脸色涨红起来。
不一会儿,有军士上前来,道:
“帐中姑娘送出鹅毛扇一把,要送与诸葛先生!”
陈故道:
“看来黄氏也有心意,孔明,便收下这定情信物吧!”
孔明大窘,不过还是收了扇子,远远道了声谢。
陈故当即请水镜先生算了佳期,敲定了娶亲的日子。
眼看一切半个时辰便敲定下来,诸葛亮如同在云中雾里,有些轻飘飘起来。
陈故看一切安排妥当,便道:
“诸葛子瑜、孔明,君等二人,都是胸有大才,如今我主刘丞相,正是用人之际,堂堂大汉,亦是用人之际,还请二位不要推辞,出山入仕来吧!”
“山野之人,恐怕不知礼节,难堪大用。”
“孔明不必谦逊推辞,某能在这里等候如此长时间,若是君等都没有本事,那岂不是证明某的眼光实在太差劲了?!”
陈故呵呵笑道,
“元直、士元都拿了某的书信,愿意去京师等候丞相安排。
不知孔明想要如何?!”
“呃,某愿意躬耕南阳……”
“孔明,你看我这虎贲之士,能不能劫了你上马?!”
陈故笑着说道,
“既然你不愿意自己选择,某便替你选了,你便随在某的身边,做一个随军主簿吧,等回到徐州,便到无名书院与某一起教学。”
陈故两眼放光的道。
“……如此,孔明只得从命了?!”
“虽然劳累,但千百年盛世,可能就在孔明手中!”
陈故笑言道。
这一句话,便让诸葛亮暗暗叫苦。
果真不出所料……
“若不从命,荆州士族便慢了数十年,呵呵,孔明想好了再说!”
陈故无赖道。
诸葛亮闻言不由一惊,随即叹道:
“……都督这是以势压人……罢了,孔明听从都督吩咐便是……”
以一人绑定荆州士族,这般下来,诸葛亮可不想成为荆州罪人。
“哈哈!别说某手段下作,某也知道比言语机锋,某可不一定是孔明对手!哈哈,今日能得荆州诸位贤才,此行不虚矣!”
陈故朗声一笑,当即吩咐拔营。
回到樊城,陈故派一队军士护送庞统、徐庶进京师,独留下诸葛亮在身边。
二人但真是寝则同室、食则同案,诸葛亮也将陈故的展望了解了个清清楚楚……
“都督果真已经规划完毕了……某只需萧规曹随便罢!”
诸葛亮感叹了一声,既有叹服,也有失落。
“若是如此,许多人都能做了。”
陈故道,
“某之所以要将此事交给孔明,便是要孔明既往开来,不光是填补漏洞,还要引申发展。”
陈故说完,顿了一顿,忽然饶有兴趣道:
“有传闻,孔明精于易数,不知道可曾推演身后天下?”
诸葛亮抱拳道:
“易学一道,深奥难明,亮虽然有些许所得,亦不敢演算后世。”
“哦?!”
陈故一笑,
“那我来给孔明说个故事可好?!”
“亮洗耳恭听。”
陈故默了一默,开言道:
“这个故事么,不是我们这方世界之事。强要对比,却也很是相像。
话说故事里有个大朝,也如大汉一般,亦有黑巾起义吧……”
陈故便将原来的汉末三国大略一说,从关键的“诸侯讨董”到诸侯分立、天下纷争,到“刘备”屡战屡败遇到“诸葛亮”,再到天下三分、后蜀归魏,最终三家归晋说了一说。
诸葛亮是何等聪慧的人物,陈故这边说起,他早已将故事与现实对照了起来,心底禁不住大为惊骇,这才知陈故恐怕早就已经演算天机甚至于逆天改名了!
“晋朝暗弱,诸王争雄,中原失德,胡人逞凶……
而后中原一统,数朝迭代,总计历两千年……
最终么,呵呵,那就不是现在要说的了。”
陈故笑着看向诸葛亮,道:
“孔明觉得,这个故事好不好?”
诸葛亮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心中如惊涛骇浪!
原来,陈故早已经能推演两千年的国运变迁了!
自己还曾为了自己小有所得的易道推理而沾沾自喜,如今一看,当真是自己小瞧了天下人了!
“亮……只觉得……这里面波澜壮阔,好一番江山社稷的变革图!”
陈故呵呵一笑,笑容里竟然有些寂寥的意味:
“某还有许多东西未曾解说明白,今日便与孔明讨论官职体系吧。
等这个问题讨论的明白了,还有许多要与孔明说。”
陈故看着诸葛亮脸色忽然一惊,定定的看着自己,不由一愣,旋即笑着摇头:
“不是孔明想的那样,某又不是交代后事。只是啊,好不容易寻到一个千百年难遇的聪慧人,恨不得将这万里江山上的故事都于你说个清楚才好,也好让世间最良善的华夏子孙,少受一些磨难……”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避席施礼道:
“亮愿随都督学习易道,借以祛错扶正,免去生民无妄之苦!”
陈故扶起他来,笑道:
“哪有什么易数,只不过是个故事罢了。孔明愿意听,我便多与你说,日后回到徐州,我便拆分细了,讲与你听。”
二人重新坐下,陈故便将故事里出现的朝代中的官职体系,大略讲了一讲,听诸葛亮对这些体系的分析。
“……以都督的故事来说,百姓的构成两千年未变,依旧是士农工商四大类,由此可以说明,天下百姓依旧是同样的百姓,只是管理天下的官吏有了区别。
大朝与我大汉一般,也是察举制。到了魏晋,便是九品中正制了。而后的隋唐,科举制度是选官的主流……”
说道这里,诸葛亮顿了一顿,想到了无名书院。
陈故含笑点头,示意诸葛亮继续说下去。
“……但每个制度,都有一些不足,综合来看,还是选举制更为先进一些!”